第三届数智交通创新发展大会|养路工数科书写公路安全“新答卷”

每日快讯
2025
11/06
11:37
分享
评论

在第三届中国数智交通创新发展大会“公路数智养护提升安全韧性创新发展论坛”现场,成都养路工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养路工数科”)以承办方身份精彩亮相。公司代表先后从战略愿景与技术实践层面发声,全方位展现企业以数智力量破解公路养护难题的实力,为行业高质量发展交出一份兼具创新性与实用性的“新答卷”。

大会锚定:直面行业痛点,明确数智变革核心方向

作为承办方,养路工数科首先以行业观察者与变革者的双重身份,精准剖析当前公路养护领域的核心矛盾。公司创始人、执行董事郑丁源在致辞中指出,我国549万公里公路路网是经济社会运转的“血脉”,但传统养护模式与“高质量发展”需求存在明显脱节——资金投入供需失衡、人工监测效率低风险高、经验决策导致标准不一、系统独立形成“数据孤岛”,这些痛点成为制约行业升级的关键瓶颈。

针对这一现状,公司进一步提出公路养护智能化的“进阶路径”:参考自动驾驶L1-L5分级逻辑,行业正从L1/L2”辅助智能“(如自动生成维修方案、检测报告,实现“问题找人”)向L3/L4”高度智能“(打造“建管养运”全生命周期“养护智慧大脑”)迈进,终极目标是实现L5“完全智能”(构建自我优化的“养护智能体”生态)。这一清晰的分级框架,不仅为行业指明了变革方向,更凸显养路工数科对行业趋势的 研判能力。

技术破局:构建“全链路智能闭环”,打造数智养护硬实力

为破解行业痛点、推进智能化进阶,养路工数科依托“深瞳析路(DeepRoad)”品牌,打造了以“经验+数据”双轮驱动为核心的“感知-理解-决策-行动”全链路智能闭环技术体系,形成多维度技术突破。

1.空天地协同感知:织密“无死角”监测网

公司代表强调,团队聚焦“微气象融合空天地协同感知”,构建起立体监测网络:高空通过卫星InSAR技术实现毫米级地表形变监测,精准识别大范围地灾隐患;中空依靠无人机搭载多载荷,完成桥梁、边坡的高精度巡检与风险预测;地面以智能巡查车、新型气象站、轻量化监测设备为核心,覆盖路面与沿线关键场景。这套网络实现了“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监测目标,为后续决策提供全面数据支撑。

2.核心技术亮点:破解行业技术瓶颈

在关键技术层面,养路工数科推出多项创新成果:其一,联合研发“养路工气象大模型”,以130亿参数量、3200亿tokens高质量数据训练,将预报精度从10公里网格提升至0.1公里网格,可精准预警特定路段、桥梁的结冰、大风、暴雨风险;其二,轻量化智能巡查设备采用云-边-端架构,搭载于普通车辆即可在100km/h速度下识别30余种病害,实现“AI平权”,让中小养护单位也能“用得起、用得好”;其三,桥梁集群化轻量化健康监测方案,融合数字孪生与气象大模型,实现72小时超前预警,可完成秒级应急调度与分钟级AI养护决策,破解传统监测“成本高、难维护”痛点。

3.全周期数据底座:打通“数据孤岛”

养路工数科搭建“全周期数据底座”,破解行业“数据孤岛”难题——通过统一数据标准、融合业务数据,真正回答“何时养、养哪里、怎么养”的核心命题。公司代表还补充,底座支撑下的多模态AI养护决策技术,预计能实现3-5年规划成本节约50%-90%,推动决策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

生态协同:共建数智新生态,抢占“十五五”黄金机遇

养路工数科深知,数智交通不是“独角戏”,而是全行业的“交响曲”。公司代表强调,“政产学研用”融合是推动行业突破的关键——目前已与西南交大等顶尖机构达成合作,联合研发机器视觉测量仪,持续突破技术难关。

面向“十五五”规划启航的关键窗口期,养路工数科明晰未来发展三大方向:一是丰富公路养护智能体矩阵,强化全链路智能闭环;二是联合行业伙伴建立数据治理标准,共建高质量数据集;三是推动公路数据要素化、资产化、产业化,打通全产业链堵点。

此次大会上,养路工数科通过“痛点洞察-技术破局-生态共建”的完整呈现,不仅交出了一份公路安全的“新答卷”,更以行业协同者的姿态展现责任与担当,为中国数智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