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IBM与AMD双方近日宣布将共同开发名为“量子中心超级计算”的下一代计算架构,结合经典HPC和新兴的量子计算机技术。
开发量子中心超级计算架构
两家科技巨头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进行量子中心超级计算的初步演示,在这项合作关系中,IBM、AMD将分别发挥在高性能量子计算机与软件、HPC/AI加速器上的领先定位,共同开发可扩展的开源平台,加速经典-量子混合算法的运行。
值得一提,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推动人工智能驱动的技术研发、工程实现、产品落地一体化协同发展,加速“从1到N”技术落地和迭代突破,促进创新成果高效转化。
意见中提到,支持智能化研发工具和平台推广应用,加强人工智能与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第六代移动通信(6G)等领域技术协同创新,以新的科研成果支撑场景应用落地,以新的应用需求牵引科技创新突破。
应用探索呈现多点开花
追根溯源,从费曼的构想到千比特量子计算机的诞生,量子科技通过“基础理论—技术验证—产业生态”的链式突破,已成为大国科技竞争的核心战场。
如今,量子计算正逐步应用各领域,能极大加速药物研发、新材料设计、金融分析、人工智能训练等领域进程;量子通信在理论上能实现无条件安全的保密通信;量子精密测量可以将对时间、磁场、重力等物理量的测量精度提升数个量级,带动工业、医疗水平的整体飞跃。
尽管量子计算目前距离规模化商业应用尚需时日,但其专用领域的价值探索正如火如荼展开。据预测,全球量子计算产业规模2035年将超8000亿美元,量子计算发展逐渐呈现一派蓬勃景象。
微美全息量子创新活力释放
与此同此,资料显示,微美全息作为量子科技概念股,近年来通过全产业链布局积极抢占技术高地,其创新活力体现在量子算法研发、硬件技术突破及场景应用探索等多个维度,汇聚了创新要素、培育量子科技新质生产力,是赋能未来产业发展的又一次重要实践。
在微美全息的量子科技蓝图中,依托微意识量子科学研究中心,聚焦量子信息产业核心技术,通过“产学研用管”协同模式推动基础研究向商业化应用转化。同步推进多团队的研发,加快量子计算前沿技术创新和未来产业培育,已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高度的并行性训练优势,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行业打造出“量子计算+”应用标杆。
结语
当前,全球量子计算竞争正处于战略“窗口期”,量子计算的硬件成本投入巨大,单台超导量子计算机造价可达数千万元人民币级别。量子科技被认为是通向下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钥匙”,发展伴随着极大不确定性与技术壁垒,因此,相关企业牢记需要多路出击、系统布局,才能底子扎实、基础牢靠,集聚效应明显,产品快速迭代,产业才能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