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IDC最新发布的《中国超融合市场跟踪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超融合市场规模达到2.33亿元人民币,国产厂商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报告指出,国产化浪潮加速推动技术自主可控,TOP5厂商中,中国产厂商已占据69.1%的市场份额。
在这一市场格局中,青云云易捷 作为国内超融合领域的佼佼者,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对行业需求的精准洞察,以10.2%的市场份额位列前三,展现了其在行业细分场景中的技术突破和市场影响力。
场景化能力成市场分水岭
随着超融合市场进入成熟期,厂商之间的竞争已从单一的技术指标转向对行业核心痛点的解决能力。IDC指出,场景化能力正在成为市场分水岭。
1. 制造业边缘场景:抗断网能力实现生产数据零丢失
在制造业场景中,工厂车间网络抖动可能导致生产数据中断,影响业务连续性。某厂商通过边缘集群的断网续传技术,成功解决了这一痛点。某大型制造企业通过该技术实现了生产数据100%零丢失,同时将IT利用率提升至85%,并降低了40%的年度运维成本。
2. 医疗场景:90微秒的性能突破
在医疗领域,PACS影像调阅的延迟问题直接影响诊疗效率。某厂商通过分布式存储协议的 优化,将关键影像调阅延迟稳定控制在≤90微秒(行业平均>500微秒)。某三甲医院通过该方案实现了30科室/156台设备的统一纳管,并将新科室系统上线周期从7天压缩至1天。
3. 能源场景:等保三级合规基座
在能源行业,关键设施需满足国家等保三级认证要求。某厂商通过内生安全架构,成功帮助某国家能源集团实现分支机构IT的集约化管理,并满足等保三级合规要求。该方案不仅保障了业务连续性,还降低了40%的运维成本。
四大核心技术壁垒,构建行业差异化优势
IDC核心洞见:场景能力成市场分水岭
“随着市场进入成熟期,解决行业核心痛点的场景化能力成为厂商竞争的关键。某厂商在医疗低延迟、制造业抗断网等场景的技术锐度,已构成实质性竞争壁垒。”
——IDC中国企业级基础架构研究总监
青云云易捷:场景化能力的行业标杆
在上述案例中,这家厂商正是青云云易捷 。作为国内超融合领域的佼佼者,青云云易捷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对行业需求的精准洞察,在多个细分场景中实现了技术突破和市场引领。
如果您正在面临以下挑战:
l 边缘站点网络不稳导致数据中断
l 医疗/金融等业务受性能瓶颈制约
l 能源/政务面临强合规压力
选择青云云易捷技术领先,场景化能力突出青云云易捷通过高性能存储、边缘高可用、极简运维和信创生态四大核心技术壁垒,为不同行业的核心业务场景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业务效率的全面提升。行业标杆实践,验证技术实力青云云易捷已成功服务多个行业的头部客户,包括制造业、医疗和能源领域。其解决方案不仅帮助客户解决了业务痛点,还显著降低了运维成本,提升了业务连续性和安全性。全栈国产化,助力数字化转型
青云云易捷全面适配国产芯片、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助力企业实现技术自主可控,满足信创要求,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基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