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毫无疑问是Agent爆发年。
年初DeepSeek的横空出世,把整个行业从“堆算力”的竞争带入了“拼算法效率”的新纪元。AI的技术和价格门槛被一击洞穿,大模型第一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技术底座”。由此引发的大模型在规划、记忆、工具调用、行动四个维度的同时突破,也使Agent首次具备了端到端完成复杂业务流程的能力。市场研究机构Forrester将其列为2025年关键新兴技术之一,科技咨询公司Gartner更将其评为2025年十大技术趋势之首。这一质的飞跃直接将千行百业卷进了新的变革洪流之中,尤其是那些传统管理软件的大厂们。
根据Gartner测算,2024年仅约1%的企业软件内置AI智能体功能,但到2028年,这一比例有望飙升至33%,届时约15%的日常业务决策将可由AI自动完成。高盛预测,到2030年,AI智能体将创造约7万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其中相当一部分来源于效率提升。ERP、OA这些企业管理软件本就是企业数据与人、财、物的总入口,一旦Agent实现了对企业管理软件的升级,入口优势将被进一步放大,甚至可能颠覆现有的SaaS市场格局。可以说Agent这一“入口”将掌握未来20年企业操作系统的定义权。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国内头部管理软件企业们纷纷不遗余力地布局“AI+管理软件”,基于各自战略禀赋,在平台构建、场景深耕与能力升级上展开差异化竞逐,争夺下一个时代的门票。
近日,随着各家企业中报的发布,我们得以一窥这场暗战的阶段性成果。当下的AI生态环境下,“底层平台+工具链+上层应用”的架构策略成为管理软件平台们的共识。平台用来沉淀数据和工作流,工具链用来加速开发和应用落地,两者共同支撑上层应用的构建和使用。而在几乎相同的架构策略之下,各家却走出了大不相同的发展路径。而在诸多头部平台中,我们发现鼎捷数智的AI Agent布局似乎又有一些独特的差异化。
用友网络一直执着于构建其企业数智化平台用友BIP5的全栈平台化能力。数据显示BIP5已经融入了14类端到端业务流程、2500+ 流程场景,几乎覆盖了从财务、人力、营销、研发到供应链等所有企业核心业务领域。用友的这种“大而全”的产品策略,也确实带来了还算不错的表现。
另一家头部企业金蝶国际就选择了不同的路径。金蝶更聚焦于垂直场景的Agent开发,基于其5月份刚刚发布的统一底座——苍穹AI Agent平台2.0,金蝶推出了五大开箱即用智能体(如金钥财报、ChatBI),聚焦财务、供应链、HR等垂直领域。在垂直场景的Agent开发上,金蝶可以说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品矩阵。
而与前两家相比,鼎捷数智走出了一条既注重全平台能力和开放生态建设,又同时注重垂直领域和垂直场景的应用开发的中间路径。
“数智原生底座”与开放Agent生态
首先,鼎捷在把雅典娜数智原生底座建设成为企业数智化升级的核心“地基”这件事情上不遗余力。这个融合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大数据及知识图谱等技术的PaaS 平台,具备低代码、多端协同、云原生等多种技术优势。但雅典娜数智原生底座最为核心的能力,也是鼎捷率先在行业内提出的概念——“数智驱动”。让企业数据自主驱动决策,结合生成式AI出具解决方案,同时在持续学习反馈中,不断优化决策模型,将过去的“被动响应”升级为“主动决策”。同时,鼎捷还推出了由AI模型平台、AI Agent 平台(Indepth AI)等平台组成企业智能体生成套件,极大地降低客户的Agent开发门槛,为客户提供模块化、可复用的AI能力封装。
鼎捷数智董事长兼执行总裁叶子祯表示:“在鼎捷雅典娜平台上,客户只需给出任务目标,AI Agent即可自动完成整个任务流程,通过数据自决策与智能生成,一键达成目标。”他还将鼎捷雅典娜智能体比喻为指挥官,可以将多个不同智能体组合起来,将智能体从单元级扩展为系统级,发挥每一个智能体的专长,共同完成一个大的事项,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确如叶子祯所说,鼎捷不仅主动适配当前一众主流模型,如DeepSeek、GPT、通义千问、豆包等,今年鼎捷还发布了首个制造业多智能体协议—MACP协议,旨在让AI智能体之间实现沟通与协作。这种开放和兼容的生态架构,让鼎捷在AI Agent浪潮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深耕制造业领域和垂直场景
另一方面,与用友深耕央国企市场和金蝶聚焦的消费行业不同,鼎捷则更专注于制造业这一细分领域。其深厚的行业积淀和精准的场景化应用,使鼎捷在制造企业的AI升级中具备了不可替代的优势。
基于雅典娜数智原生底座的能力及对制造业场景需求的持续挖掘,鼎捷通过封装行业Know-How、推出行业大模型,针对制造业企业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质量管控、经营管理、服务售后五大核心价值领域,打造出了一系列如文生设计、配方生成、售后问答等多项 AI 智能体应用,并面向终端客户打造统一智能入口。基于鼎捷在在电子、半导体、装备制造、 零部件等垂直领域的既有优势,这些AI智能体应用的场景挖掘更精准,落地效果更显著。
中报称,鼎捷所推出的“文生设计”能够让单份订单图纸设计效率提升十倍以上;“预测透镜”通过AI销售预测驱动精准生产及备料,将长周期物料周转天数从300天降至108天,物料缺料率自34%降至0%,偏差响应周期从14天降至0.5天;“AI配方智能生成”有效降低了企业原材料成本约 15%,产品合格率提高 8%;“设变一点通”产品,减少了分析数据工作量 60%以上,变更准确率提升80%以上,工单物料的准确率从不足80%提升至95%以上,同时项目准交率提升 10%左右。
目前鼎捷雅典娜客户拓展情况良好,并沉淀了汽配、装备、电子、家电、化工等行业的可复制标杆案例,报告期内公司AI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125.91%。
结语:
站在2025年的分水岭回望,管理软件“AI+”的棋局已行至中盘:用友凭“大而全”的BIP5把央国企护城河挖得更深,金蝶借苍穹2.0的通用场景Agent组合把消费行业纳入囊中,而鼎捷则以“制造业老中医”的姿势,把AI熬进了每一道工序,他的“数智原生底座+垂直场景深耕+开放MACP协议”组合,既避开了与巨头的正面消耗,又找到了制造业Know-How这条极难复制的长坡厚雪。更重要的是,它把AI从“工具”升级为“指挥官”,让智能体之间可以对话、协作、自我进化。
随着2030年7万亿美元Agent经济列车鸣笛启动,谁能率先把技术转化为可复制的行业模板,谁就能握住未来20年企业操作系统的方向盘。鼎捷已经证明:在看似拥挤的赛道上,找准切口、做深做透,依然能够率先突破。下一步,当MACP协议成为制造业智能体互联互通的通用语言,鼎捷是否有机会跃升为行业标准制定者——届时,管理软件江湖的座次,或许就该重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