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车研究院:户均新增6.4万元存款,中国车市或迎“消费跃迁”窗口期

互联网
2025
09/18
17:48
分享
评论

2024年中国购车家庭平均新增存款6.4万元,总存款28.82万元,理论上中国车市将迎来高质量发展,摆脱内卷(恶性竞争)

当下中国车市的竞争激烈程度(内卷态势)显而易见,除了要求相关部门整治内卷,大家还非常关心中国车市的内卷会不会持续恶化。由于鉴于家庭支出是反映当下车市消费能力的重要指标,而家庭储蓄则是衡量未来车市消费潜力的关键要素,本报告将聚焦于家庭储蓄,着重探究中国车市的未来消费潜力以及内卷的发展演变趋势。

21世纪前二十年,中国购车家庭的存款普遍较少。这是因为当时车市的主要消费群体是青年用户,他们购车大多依赖父母的支持,且购车多是在结婚时。近年来,中国购车家庭的存款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2024年,户均新增存款达到6.4万元,在当时,这笔钱足以直接购买一辆星愿、海鸥、缤果等小型电动车。其中,没有新增存款的家庭占比仅为9.19%,新增存款在5 - 10万元的家庭占比最多,超过了25%,在当时,这个金额可以直接购买一辆秦PLUS、星舰7、朗逸等入门级车型。新增存款超过10万元的家庭占比大幅下降,其中10 - 20万元的占比降至10.64%,20 - 50万元的占比进一步大幅降至3.06%,50 - 100万元的更是寥寥无几,超过100万元的则少之又少。

2024年,中国购车家庭的总存款为28.82万元,比新增存款翻了四倍多,比当年中国乘用车市场(新车)的平均售价高出十多万元,在当时,这笔钱足以直接购买一辆宝马3系、奥迪A4L和奔驰C级等高端车型。其中,5-10万元、10-20万元和20-50万元的占比最突出,分别为16.80%、21.53%和24.10%,这三大储蓄区间恰好是同期中国车市的核心价格区间,分别对应入门价格区间、主流价格区间和高端价格区间。总存款超过50万元的家庭占比大幅下滑,50 - 100万元的占比降至13.95%,100万元以上的占比降至3.31%。

由于平均值存在“被平均”的情况,为了更全面、准确地反映整体水平,我们再来看看中国购车家庭的中位存款情况。2024年,新增存款与总存款的中位值分别为4万元和16万元,从理论上讲,日后中国多数家庭选购10万元上下入门级产品的潜力是完全具备的。

从家庭存款的中位值到平均值来看,理论上未来几年中国车市不仅具备全民普及的基础,还将迎来高质量发展的阶段。然而,近几年车市的实际表现却不尽如人意。疫情之后的中国车市,每年都需要依靠几枚强力政策来刺激市场、挽救颓势,车市销量甚至需要借助大量“零公里二手车”等奇葩数据来凑数。车企、零部件供应商、经销商等纷纷被迫裁员、停产和关店,整个车市一片惨淡,大家似乎对未来充满了迷茫,看不到希望。

工薪与青年购车家庭的总存款都近16万元,理论上紧凑型轿车、紧凑型SUV等入门产品将迎来新发展机遇,摆脱内卷重灾区

从新增存款与总存款的整体看,理论上中国车市未来可期,接下来我们再分析下储蓄能力较弱的工薪与青年两大购车群体,看看中国车市的未来可期是否具备普世性;

从财富看,中国购车家庭储蓄能力最强的当属富豪家庭,2024年新增存款22.08万元,总存款近百万元,中国富豪完全可以轻松购车,未来他们将持续为尊界S800、理想L9、蔚来ET9、享界S9、问界M9、坦克700、极氪009等众多全新豪华车型提供充足的市场试错空间,推动这些高端车型不断优化升级。中产购车家庭新增存款为7.41万元,总存款36.34万元。中国中产家庭同样具备轻松购车的能力,再加上其庞大的群体规模,未来将持续助力中国车市消费升级,不断夯实广大车企高端化战略的市场基础,为理想、极氪、腾势、方程豹、蔚来、问界、小米等一大批新锐高端品牌拓展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而规模庞大的工薪购车家庭则是关键所在,2024年,工薪家庭新增存款4.04万元,总存款15.83万元。从理论上讲,未来工薪家庭购买朗逸、秦PLUS、秦L、哈弗H6、瑞虎8、星越L等入门级产品相对较为轻松。

从年龄维度分析,中国购车家庭中存款最多的是中年用户。2024年,中年家庭新增存款与总存款分别为7.02万元和37.25万元,远超老年与青年家庭。未来,中年家庭同样会持续推动中国车市消费升级,不断巩固广大车企高端化战略的市场根基。问界、理想、坦克等新锐高端品牌的初步成功,不约而同地验证了这一观点。因此,未来车企在实施高端化战略时,不妨更贴近中年群体的消费偏好。老年和青年家庭的存款情况则各有特点,老年家庭新增存款少但总存款高,青年家庭则相反。2024年,青年购车家庭的新增存款和总存款分别为5.82万元和15.96万元。从理论上讲,这也有利于入门级车市的发展。

整体看,储蓄能力较弱的工薪阶层与青年群体这两大购车群体,在未来几年都具备助力紧凑型轿车、紧凑型SUV等入门级产品发展的潜力。然而,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近年来,工薪阶层与青年群体所在的两大细分车市,恰恰是中国车市内卷最为严重的领域。前者终端销量从1600万辆下滑至1200万辆以内,后者则从1600万辆下滑至800万辆。朗逸、轩逸、哈弗H6等代表性产品的价格体系纷纷崩塌。日后工薪与青年两大细分车市更是危机四伏,不少车企已经主动放弃或延缓适合这两大群体的紧凑型轿车、紧凑型SUV等入门级产品的更新换代计划。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