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机场休息室到 AI 生态平台:龙腾出行定义行业新范式

互联网
2025
09/24
11:45
分享
评论

2025 年上半年,北京首都机场 T3 航站楼的人工通关通道前,不同肤色的外国游客排起长队,商务客拖着行李箱匆匆而过,背包客举着手机记录场景 —— 这一幕与 2019 年入境游鼎盛时期几乎重叠。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我国入境外国游客达 1916 万人次(不含港澳台),其中 71.2% 通过免签政策入境,规模已逼近日本同期 2151 万人次的入境游客量,远超韩国、泰国等东亚及东南亚热门旅游目的地。

“航司现在靠入境客源盘活了不少航线,一条航线若能整合全球客源,利润能从几百元提升至几千元。” 某国际航司销售人员的感慨,道出了入境游复苏带来的连锁反应。这场 “悄悄热起来” 的入境游,不仅让边境城市吉林珲春因俄罗斯游客激增焕发活力,让四川雅安因日本 “熊猫朝圣团” 成为新热点,更给旅行服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带来了全新机遇。

其中,已成立 20 年、从机场休息室服务起步的龙腾出行,正凭借 “平台化 + 全球化 + AI 化” 的战略布局,从行业 “隐形冠军” 转变为全球旅行和生活方式服务的 “智能引擎”,承接入境游红利。

入境游 “破局”:从 “流量回归” 到 “需求升级”

入境游的复苏并非简单的 “人数反弹”,而是呈现出三大结构性变化,为旅行服务商带来新的市场空间。

图片1.png

其一,客源结构多元化,近邻成主力。与大众印象中 “金发碧眼游客为主” 不同,2025 年上半年入境游客中,韩国、日本、泰国等周边国家游客占比超六成。以张家界为例,韩国游客占外籍游客总数的 71%,上海海底捞门店晚间半数以上客人为韩国游客,他们或打卡网红餐饮,或学习汉语,或开展商务活动。这些 “黑发黄皮” 的近邻游客,虽因外貌与国人相近易被 “忽略”,却构成了入境游的核心增量。

其二,出行目的场景化,“非传统游客” 崛起。免签政策扩容催生了 “商务 + 旅游”“学术 + 体验”“医疗 + 休闲” 等混合式出行需求。某外资药企 HR 透露,其公司高管每月都会借商务会议之机,前往故宫、颐和园等景点游览,“行程不走旅行社,但餐饮、交通、景点服务的消费实打实”。这类游客虽不依赖传统旅游团,却对 “碎片化、高品质” 的旅行服务需求旺盛。

其三,消费需求个性化,“ 体验” 成趋势。日本游客为看归国熊猫 “香香”,从东京直飞成都再转高铁前往雅安;俄罗斯游客专程奔赴珲春体验边境风情;欧美游客则偏爱老城区胡同、地方特色美食等 “非网红” 场景。这意味着,入境游服务已从 “标准化景点打卡” 转向 “定制化生活体验”,对服务商的全球资源整合能力、跨场景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入境游的核心机遇,在于能否读懂‘沉默的游客’—— 那些不穿‘游客装’、不走传统路线,却有高频服务需求的群体。” 龙腾集团首席增长官兼北亚区总裁苏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龙腾二十年的发展,正是围绕 “满足用户多元场景需求” 展开,而当前入境游的结构性变化,与龙腾 “全球旅行和生活方式平台” 的定位高度契合。

龙腾二十年:从 “休息室服务” 到 “全球生态平台”

从 2005 年聚焦机场休息室服务,到如今服务覆盖全球 140 多个国家和地区、4000 万会员用户,龙腾出行的成长轨迹,正是中国旅行服务行业从 “单一功能” 向 “生态化” 发展的缩影,也为其承接入境游红利奠定了基础。

图片2.png

2005 年,龙腾出行以 “解决商旅用户品质出行痛点” 切入市场,首创机场两舱休息室 ToB 商业化模式,为银行等 B 端企业提供标准化权益服务,两年内便领跑行业。“当时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快速发展,但机场服务仍显单一,我们看到了‘让出行更舒适’的机会。” 龙腾集团首席增长官兼北亚区总裁苏俊苏俊回忆,这一阶段,龙腾通过 “权益聚合” 打开市场,成为连接企业与用户的 “服务桥梁”。

2013 年,龙腾启动全球化布局,依托 B2B2C 模式和标准化 API 接口技术,快速将服务拓展至亚太、欧美、南美等地区,海外业务逐步成为收入重要支柱。与此同时,随着高净值人群和中产阶级对 “品质生活” 的需求提升,龙腾从单一休息室服务,延伸至礼宾车、快速安检、餐厅折扣、健康服务等全场景,形成 “旅行 + 生活” 的多元服务矩阵,年营收突破数十亿元。

近年来,龙腾完成从 “服务平台” 到 “技术平台” 的转型,通过电子会员卡、在线预约、移动支付等数字化工具,实现 “从实体卡到智能化服务” 的跃迁。更重要的是,其从 B2B2C 模式升级为 “平台化商业生态”,以开放姿态整合全球 1400 + 休息室、600 + 城市礼宾车、1300 + 餐厅等资源,为金融、航司、通讯、OTA 等 800 余家企业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我们不再是‘卖服务’,而是为合作伙伴提供‘连接用户的能力’”,苏俊强调。

截至 2025 年,龙腾出行的服务网络已覆全球 14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服务节点,与入境游客 “跨境出行 — 国内落地 — 本地体验” 的全流程需求高度匹配。“入境游游客需要的不仅是‘一地服务’,而是‘全球连贯、本地适配’的体验,这正是龙腾生态的优势所在。” 苏俊说。

AI 战略:重构入境游服务 “新范式”

面对入境游带来的海量跨文化、跨场景服务需求,龙腾出行于 2025 年 9 月正式发布 “AI 驱动” 战略,推动 “平台化 + 全球化” 进入 2.0 阶段,以技术重构旅行服务标准,为入境游服务 “破题”。

入境游游客最核心的痛点,在于 “语言障碍”“流程陌生”“需求难匹配”。龙腾通过 AI 技术,将服务从 “被动响应” 升级为 “主动陪伴”:通过多语言智能助手,让全球出行不再困难;基于用户出行目的、偏好及实时数据,AI 自动生成定制化方案,并实现服务匹配;7×24 小时响应的 AI 管家,陪在用户身边提供专属旅行服务,并可通过聊天式交互帮助用户完成决策。

图片3.png

“‘丝滑出行’不再是口号,而是让每个国家的游客,都能在陌生环境中感受到‘贴心适配’的服务。” 苏俊表示,AI 技术让龙腾能够打破 “文化差异” 带来的服务壁垒。

未来:以 “生态” 承接入境游 “长尾价值”

随着中国免签政策持续扩容,入境游市场有望在 2025 年突破 3500 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对于龙腾出行而言,这不仅是 “流量机遇”,更是 “生态价值深化” 的契机。

苏俊认为,入境游的下半场竞争,核心在于 “谁能把‘一次性服务’转化为‘长期用户价值’”。龙腾的策略是持续深化 “B-C-S” 生态闭环:一方面,通过 AI 积累更多入境游客的行为数据,优化服务匹配精度;另一方面,开放自身技术能力与服务网络,构建 “全球入境 — 本地服务 — 用户留存” 的全链路体系。

“龙腾二十年,从机场休息室到全球生活方式平台,靠的是始终踩准‘用户需求’与‘时代趋势’的节奏。” 苏俊表示,入境游的复苏,本质是全球用户对 “中国体验” 的向往,而龙腾的目标,是成为 “连接全球用户与中国美好生活的桥梁”,“未来,无论游客来自哪个国家、带着何种需求,都能通过龙腾的 AI 生态,享受到‘既全球化,又本地化’的服务”。

在这场入境游的 “新机遇” 中,龙腾出行以二十年积淀为基,以 AI 技术为刃,不仅为自身开辟了新增长曲线,更在重构旅行服务行业的 “生态锚点”—— 当技术打破文化与地域的壁垒,“跨境出行” 终将成为一场无边界的美好体验。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