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纺织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与合作伙伴联合打造的 “AI+纺织联合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 AI 技术与传统纺织产业的 融合迈入实质阶段。作为此次合作的核心硬件合作伙伴,SEAVIV 希未 参与创新中心的算力体系建设,其明星产品 AideaStation R1 迷你 AI 工作站凭借与 AMD 锐龙 AI Max+395 处理器的 适配优化,成为支撑学院 AI 教学、科研及纺织行业智能化研究的关键力量,为校企合作注入核心算力动能。
此次联合创新中心的成立仪式上,校企双方及合作方代表共同见证合作启动,标志着 “AI+纺织” 领域的产教融合项目正式落地。作为核心硬件支持方,SEAVIV 希未的核心产品 AideaStation R1 融入合作核心体系 —— 这款专为端侧 AI 场景打造的工作站,不仅是创新中心首批引入的核心算力设备之一,更凭借搭载的AMD 锐龙 AI Max+395 处理器精准匹配学院 “AI+纺织” 研究需求。
武汉纺织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胡新荣院长在仪式中提及此次合作的设备支持时表示:“联合创新中心引入的高性能 AI 工作站,将为学院学生提供更先进的学习和实践平台,同时也为我们探索用 AI 助力纺织行业的技术创新与升级提供了关键支撑。” 而 SEAVIV 希未 AideaStation R1 作为核心算力设备,正是院长所指 “先进实践平台” 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的本地算力,将直接服务于学院 AI 教学与纺织智能化研究。
作为 SEAVIV 希未面向端侧 AI 场景的旗舰产品,AideaStation R1 此次与 AMD 锐龙 AI Max+395 处理器的协同,真正实现了 “算力与实用性” 的双重突破。依托处理器集成的 16 个 “Zen 5” 架构 CPU 核心、40 个 AMD RDNA3.5 图形核心,以及高达 50TOPS 算力的 NPU,AideaStation R1 可轻松应对复杂 AI 加速工作负载;同时,工作站支持高达 128GB 统一内存,能动态分配至高 96GB 显存,彻底解决了本地部署超大模型的 “显存焦虑”—— 针对纺织行业可能用到的 MoE 架构大模型,其可实现 Qwen3-235B 端侧推理速度 14 tokens/sec、GPT-OSS-120B 端侧推理速度 40 tokens/sec,且兼容超长上下文,为学院探索 “AI+纺织” 的技术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算力基础。
更重要的是,AideaStation R1 的 “空间友好、数据安全、成本更优” 特性,完美契合高校科研与教学场景需求:紧凑机身可灵活部署于实验室、教室等空间;本地算力支持避免了数据外传的安全风险;相比传统大型 AI 服务器,其成本优势能让更多学生接触到高性能 AI 设备,实现 “AI算力普惠”。
对于武汉纺织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而言,SEAVIV 希未 AideaStation R1 的价值聚焦于 “教学实践” 与 “产业研究” 两大核心:在教学层面,学生可借助这款工作站深入学习 AI 技术,通过实际操作提升实践操作能;在科研层面,学院可依托工作站的稳定算力,开展纺织行业的 AI 端侧解决方案研究 —— 例如运用 AI 算法优化纺织生产流程,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纺织行业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此次合作,是 SEAVIV 希未 “以算力赋能产业与教育创新” 理念的生动实践。作为端侧 AI 算力工作站领域的创新者,SEAVIV 希未始终聚焦 “算力如何更高效地服务于实际场景”,而 AideaStation R1 与武汉纺织大学的合作,正是这一理念的落地 —— 通过联动芯片企业(AMD)与高校,构建 “硬件 + 芯片 + 场景” 的协同生态,让先进算力真正融入教育教学与产业升级的核心环节。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 SEAVIV 希未 AideaStation R1 在创新中心的 应用,这场 “校企协同、算力赋能” 的合作,不仅将结出丰硕的科研与教学成果,更将为 AI 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提供可借鉴的实践样本,成为行业内的创新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