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13400吨生物航油从连云港港口驶离,这场由嘉澳环保主导的产业变革正式进入收获期。2025年第三季度,嘉澳环保以5287万元归属股东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17.07亿元营业收入、511.45%同比增速的超预期表现,从国内首家生物柴油出口企业到全球SAF赛道领跑者,嘉澳环保的转型轨迹折射出中国绿色能源产业的进化逻辑。
三季度营收暴增的产业逻辑链
财务数据的爆发式增长源于战略转型的精准落地,嘉澳环保生物质能源板块前三季度收入24.61亿元,占比达81.9%,其中生物航煤销售额激增是核心驱动。这背后是三条清晰的发展脉络:在技术端,连云港嘉澳拥有先进工艺制造,使油脂处理成本下降;在市场端,欧盟碳关税机制倒逼航司采购绿色燃料,推动国际订单增长;在政策端,“白名单”机制确保出口端的持续供给。尽管以前三季度来看净利润仍为负值,但生物航煤毛利率较传统生物柴油大幅提升,预示着盈利拐点即将到来。
破局者:国内生物航油出口第一单的里程碑意义
2025年5月6日,随着嘉澳环保13400吨生物航油的离港,中国生物航油产业首次打通国际出口通道,有着重要意义。技术层面上,公司完成了“地沟油预处理-到航煤适航认证”全链条验的证;市场层面,获得欧盟ISCC/DDC认证后,公司产品可直供满足相关需求的欧洲航司。有关数据显示,全球SAF需求从2025年到2035年将迎来井喷式增长,而中国产能的注入将有效缓解欧洲生物航油短缺的危机。
认证壁垒:适航审定打开全球市场空间
技术认证是SAF商业化的生死线。连云港嘉澳历时数年构建的认证体系形成了显著竞争优势:早在2025年3月公司即获得中国民航局适航批准,标志着产品达到国际标准;同步取得的欧盟ISCC(国际可持续碳认证)和DDC(双重计数认证),则扫清了进入欧洲市场的认证障碍。这种“国内适航+国际可持续”双认证模式,使嘉澳成为全球少数同时满足中国民航局、欧盟、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标准的企业。值得关注的是,其核心技术采用餐饮废油预处理工艺,GHG减排值较化石航煤有大幅提升,这种资源循环与碳减排的双重价值,正是国际航司采购决策的关键考量。
政策红利:国家战略将催生千亿赛道
中国对生物航煤的政策支持已逐渐形成完整体系。2024年5月国务院《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明确推广SAF,10月发改委要求“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航煤”,并启动长三角、京津冀机场常态化加注试点。地方层面,江苏省将连云港嘉澳项目列为重大工程,提供土地、税收等配套支持。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预测,2050年航空业65%的减排需依赖SAF,市场规模将达数千亿美元。在此背景下,嘉澳环保的37万吨年产能布局,既契合国家“双碳”战略,又精准卡位全球航空业绿色转型窗口期。
从“地沟油炼金术”到全球SAF供应商,嘉澳环保的转型印证出了,在碳中和时代,通过技术创新构建认证壁垒、借力政策红利打造产能优势、依托资本合作拓展全球市场,民营企业同样能实现从区域龙头到国际玩家的跨越。随着生物航油开始在欧洲空域燃烧,这家中国企业正在改写全球航空业的绿色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