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号月壤中发现罕见陨石撞击残留物,为月球水来源提供新线索

业界
2025
10/21
10:55
IT之家
分享
评论

 10 月 21 日消息,据科技日报报道,我国科研人员在嫦娥六号月壤样品中发现罕见陨石撞击残留物,不仅证实了小行星碎片能够从太阳系外围“长途跋涉”至内太阳系,也为解释月球上水的来源提供了全新线索。相关成果于 10 月 21 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嫦娥六号月壤中发现罕见陨石撞击残留物,为月球水来源提供新线索

据IT之家了解,陨石被誉为“太阳系的信使”,携带着行星诞生和演化的秘密。然而,由于地球有厚厚的大气层,陨石坠落时大多会被烧毁或磨损,加上地壳运动频繁,陨石留下的痕迹也很难保存。这使得一种富含水分与有机物的珍贵陨石 ——CI 型碳质球粒陨石,在地球上极为罕见。而月球没有大气和地质活动,就像一个完美的“天然档案馆”,能将亿万年来陨石撞击的痕迹清晰地保存下来。

在这项研究中,由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徐义刚院士和林莽研究员领衔的团队,对嫦娥六号月壤样品进行了系统分析,成功识别出 CI 型碳质球粒陨石的撞击残留碎片。研究发现,这些碎片是该类陨石的母体撞击月表后熔融并快速冷却形成的产物。同时,研究人员还据此建立了一套有效识别地外样品中陨石物质的新方法。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锦团表示,这一发现不仅证实了外太阳系物质可以向内迁移,刷新了以往对太阳系物质运动机制的认识,也为未来月球水资源分布和演化研究提供了新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CI 型陨石的母体小行星主要分布在外太阳系,通常富含水与有机质等挥发性成分。统计分析显示,这类陨石在月球表面的比例远高于地球,说明过去碳质陨石撞击地月系统的贡献可能被严重低估。研究人员提出,此前在月球样品中检测到的特定特征的水,很可能就源自这类陨石的撞击。

【来源:IT之家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嫦娥六号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11 月 11 日消息,据央视军事报道,今天上午在第十五届中国航展现场,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的月壤样品在展馆亮相。
业界
北京7月1日电 记者7月1日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质地球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与法国同行共同组成的嫦娥六号任务中法氡气(Radon,Rn)测量仪合作团队,已顺利完成中法氡气测量仪的探测任务,完...
业界
6 月 25 日消息,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官方微博今日发布消息......
业界
6月4日消息,今天,嫦娥六号上升器携带月球样品自月球背面起飞,3000N发动机成功将上升器送入预定环月轨道。
业界
6 月 2 日消息,IT之家从国家航天局官网获悉,6 月 2 日 6 时 31 分,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在鹊桥二号中继星支持下,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
业界

相关推荐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