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医院加码AI投入,这两项举措值得所有医院参考

互联网
2025
10/24
16:28
分享
评论

提起瑞金医院,大众最先想到的往往是其百年深厚历史与顶尖医疗实力——从成功救治 “烧伤总面积89.3%”的钢铁工人邱财康,到开创急性早幼粒白血病 “上海方案”等等,这家医院始终站在国内医疗技术突破的前沿。而在2025年瑞金医院118 周年院庆上,医院却将庆典打造成一场科技创新成果发布会,用一系列AI领域的重磅成果,向行业传递出清晰的战略信号:全力加码“人工智能+医疗”。

“我们正站在‘堡垒固守’与‘变革突围’的关键十字路口,若一味困守传统医疗模式的‘堡垒’,要么被技术浪潮击碎,要么在被动‘革命’中历经行业阵痛。”中国工程院院士、瑞金医院院长宁光在院庆活动中的发言,精准点出了当下医疗行业的转型焦虑。而瑞金医院近年来在AI领域的探索,恰恰提供了一套可落地、可借鉴的实践路径,其中有两大核心举措,尤为值得行业学习。

 “高质量数据积累” 筑牢 AI 根基:从 “数据量” 到 “数据质” 的精准突破

人工智能的核心是数据,而AI医疗的关键,在于 “足量且标准化的高质量数据”——这是瑞金医院AI布局的首要逻辑。截至目前,医院健康数据总量已达5PB,年均增量约1.5PB,更坐拥515万份标准化临床生物样本,构建起医疗AI领域罕见的 “数据富矿”。

尤为关键的是,瑞金医院并未止步于 “数据量” 的堆砌,而是聚焦 “数据质” 的深耕。以病理领域为例,2021年医院启动数字化智慧病理科建设,通过规范病理切片制备流程、统一染色标准、提升扫描精度,将传统病理切片转化为可量化、可分析的数字图像;2023年,医院牵头发布中国首本《数字化智慧病理科建设白皮书》,为行业提供了数据标准化的 “瑞金范本”。截至目前,仅病理切片一项,医院就已积累超百万张数字化图像,不仅让病理医生诊断效率大幅提升,更直接为后续病理大模型的研发,奠定了 “真实、规范、海量” 的数据基础。

 “垂直大模型落地” 激活 AI 价值:让技术 赋能临床核心业务

AI医疗的终极目标,终究是围绕核心业务实现价值赋能。在这一点上,瑞金医院也在深刻践行——联合科技企业紧扣临床真实需求,全力推动医学垂类大模型开发。今年2月,瑞金医院与华为 合作,基于瑞金数字化智慧病理业务流,以百万张病理全切片为基石构建病理大模型RuiPath。在覆盖广度来看,该模型已涵盖中国每年全癌种发病人数90%的19个常见癌种;就技术 而言,其实现了互动式病理诊断对话,且通过业界主流测试,已具备临床验证能力。

对AI医疗发展更具里程碑意义的是,今年6月,瑞金医院与华为重磅宣布开源RuiPath视觉基础模型——这一基于瑞金医院多年积累的高质量病理数据训练、精调而成的宝贵AI成果,能让头部三甲医院的病理诊断能力快速复制到基层医院,推动各级医院在病理诊断领域实现高水准 “齐步走”。

从百年前的 “广慈医院” 到如今的 “AI医疗先行者”,瑞金医院的转型逻辑清晰可见:不将AI视为 “附加技术”,而是以“数据为基、业务为核、开放为魂”,让技术真正服务于医疗本质。这种从“战略决心” 到 “落地实践”的完整路径,或许正是其给医疗行业带来的最宝贵启示。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