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晚间,通化东宝宣布已于近日收到印度尼西亚共和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的药品注册证书,这是继公司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在缅甸获批后的又一重要收获。
据了解,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也是东南亚最大经济体,总人口2.81亿(2024年),为世界第四人口大国。近年来,印度尼西亚医疗需求持续提升。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发布的全球糖尿病概览第11版(2024)数据显示,2024年印度尼西亚20-79岁的糖尿病患者规模上升至2042.64万人,20-79岁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0%,当地糖尿病诊疗存在显著缺口,未被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占糖尿病总患病人数的比例高达73.2%,患者人均糖尿病相关年度支出金额为308.2美元。公司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在印度尼西亚获批上市,将为当地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改善治疗可及性,满足当地不断增长的糖尿病治疗需求。
作为国内胰岛素领域的龙头企业,通化东宝近年来积极推动出海战略,凭借灵活务实的区域策略与快速落地的执行能力,今年以来,通化东宝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进展频频,布局遍布中亚、东南亚、北非、欧洲、北美、拉丁美洲,产品也从单一的人胰岛素原料药扩展到胰岛素类似物注射液和GLP-1注射液。这些突破性成果的取得,证明通化东宝的出海战略并非停留在蓝图阶段,而是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业绩贡献。随着已获批上市国家的 开拓和新市场的持续拓展,海外业务有望成为公司越来越重要的增长引擎。
通过梳理发现,通化东宝的出海之路并非简单复制国内模式,而是深入分析目标市场的政策环境、竞争格局和患者需求,量身制定出高度差异化的进军路径。
在新兴市场,由于主要是国家医疗保险,胰岛素销售更多通过政府招标采购的形式,公司更注重产品的注册和准入、以及价格竞争力,以适应当地市场的需求和经济水平。在欧美等成熟市场,由于其商业保险较为发达,胰岛素在零售渠道占比较大,公司可能更注重通过合作伙伴在当地的市场销售经验和注册能力,来迅速进入并拓展市场。除此之外,部分国家或地区则希望能够进行技术转移,公司则侧重于与当地的合作伙伴资源共享、 合作,把先进的生产工艺带到相关国家,通过胰岛素的本土化生产来拓展当地市场。总之,公司通过原料药出口、原料药+技术转移、制剂出口等多种方式,通过不同的策略覆盖不同的国家。
通化东宝的出海征程展现了中国药企国际化的新思路——基于对各区域市场的深刻理解,制定精准的进入策略;不满足于简单的产品出口,而是追求质量体系、技术标准和品牌形象的全面提升。这种务实而富有远见的出海策略,正推动通化东宝从一家中国领先的胰岛素企业向全球重要的糖尿病治疗方案提供者转变。随着公司国际化布局的进一步深化和落地,通化东宝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海外收入的高速增长,为中国制药企业的全球化之路提供又一个成功范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