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算力底座 华为携手伙伴加速千行万业智能化升级

互联网
2025
10/27
15:55
分享
评论

在AI重构产业格局的时代浪潮下,千行万业的智能化升级已从“可选项”转变为生存发展的“必选项”。在2025华为商业市场秋季产品方案发布会上,华为全球企业商业销售部部长张海平系统阐述了华为如何以全栈算力底座为支撑、以伙伴主导模式为抓手,助力海量商业客户突破智能化转型瓶颈,加速数智化升级进程。

华为全球企业商业销售部部长 张海平

打造全栈算力底座 精准适配商业场景需求

“华为全面智能化的战略本质是加速千行万业的智能化升级,其核心是打造一个完整的、先进的、领先的、ICT的算力底座,使能百模千态,为各行各业提供丰富的ICT算力。”张海平认为。这一战略并非空谈,而是建立在华为全栈式的技术布局与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之上,为商业市场的智能化转型奠定了坚实根基。

从技术布局来看,华为形成了覆盖数据中心场景的全栈产品体系。“华为最大的优势是产品组合系列比较全。”张海平坦言。从联接领域的数通设备与光网络到存储领域的多元解决方案,再到计算领域的通用计算与智能计算产品以及上层的AI使能平台,华为构建了端到端的技术能力。这种全栈式能力在面对不同行业的个性化需求时,展现出强大的灵活性与适配性。

随着DeepSeek等AI技术爆火,行业客户对智能化的期待持续攀升,但“兴奋与焦虑并存”成为普遍状态。张海平指出,金融、教育、医疗、政府等行业客户既兴奋于AI带来的业务提升潜力,又深陷技术落地难、专业人才储备不足等现实挑战。针对这一痛点,华为联合ISV伙伴推出软硬一体的“一体机”解决方案。这类“一体机”在出厂前即完成硬件集成与软件适配,客户可实现“开箱即用”,极大提升了部署与运维效率,让复杂的AI技术真正变得简单可用。

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是华为技术领先性的根本保障。“华为每年会把20%以上的营业收入用于技术、产品研发。” 张海平强调,这一比例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不同于以往研发资源更多聚焦于大客户对高性能、大容量、大带宽的需求,近年来华为针对商业市场特点调整了研发方向。“我们加大了对海量商业客户需求的洞察,产品从之前的‘高大上’,慢慢转向高性价比、开放性、易集成、易运维方向。”

正是基于这样的研发调整,华为此次成功推出了Atlas 300I A2推理标卡和Atlas 800I A3大模型一体机、鲲鹏920新产品及星河AI高品质数据中心网络等三大AI基础设施,以及覆盖教育、医疗、制造/企业、政府、金融等领域的18个场景化方案,形成“3+18”产品方案体系,精准响应商业市场核心需求。

在技术落地过程中,华为始终以客户痛点为牵引。以酒店行业为例,过去酒店网络仅能满足基础上网需求,而现在客户对智能联动、隐私保护有了更高要求。华为通过Wi-Fi技术创新,实现了与窗帘、空调、电视等设备的智能联动,“人来的时候自动打开,人一走所有系统自动熄灭”,同时还能自动识别偷拍摄像头,解决了行业一大痛点。这些创新方案的落地,既是技术适配行业需求的生动实践,也离不开华为全栈技术能力与伙伴软件能力的结合。

构建开放协同生态 伙伴主导共拓商业蓝海

我国规上企业数量超过五十万家。“这些客户要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光靠华为自己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 张海平直言。因此,打造伙伴主导的商业模式成为华为商业市场战略的核心,通过“伙伴+华为”的协同体系,延伸服务触角,覆盖更多客户,让智能化升级惠及更多企业。

为此,华为从人力、机制、能力、激励等多个维度推出系统性支持政策,确保伙伴有意愿、有能力帮助华为一起服务客户。

在人力支持方面,华为中国区已招募近两千名伙伴销售经理。“伙伴销售经理主要服务海量价值伙伴,帮助他们提升销售、交付华为产品的能力,快速解决客户问题。”张海平介绍,这一举措有效弥补了伙伴在资源对接与服务实施中的人力短板,搭建起华为与伙伴之间的高效协作桥梁。

合作机制上,华为通过优化报备政策解决伙伴信任问题。“中国区50万元以下的机会点,遵循‘谁先报备、验证通过后优先合作’的原则,且唯一与这个伙伴合作。”张海平表示,这种简单清晰的规则,能切实保障合作伙伴利益,让伙伴更愿意和华为合作,为生态协同奠定坚实信任基础。

伙伴能力提升是生态共赢的关键。“华为产品太多,客户需求越来越复杂,伙伴能否把产品差异化亮点讲明白、能否帮客户解决问题,变得非常重要。”张海平认为。为此,华为一方面加大对伙伴的赋能培训,另一方面开发了基于AI能力的IT平台,把华为的经验、能力固化在IT平台上,让伙伴免费使用,降低了伙伴服务客户的技术门槛,提升了问题解决效率,形成华为赋能伙伴、伙伴服务客户的良性循环。

激励机制上,华为通过联合营销等方式为伙伴提供支持。“像今天的秋季产品方案发布会,就是联合营销的重要载体,我们还拿出部分利润用于激励伙伴。”张海平介绍,华为还发布了“十亿众行”工作计划,与集成商伙伴组建联合战队,在商机挖掘、产品方案支持、项目复盘等方面全程护航,推动伙伴与华为共同成长。

“华为不可能解决所有的行业的细分场景的软件的能力,这就需要找到千行万业的有能力的ISV伙伴,和我们计算的、AI的硬件平台结合在一起。”张海平强调。

面向未来,张海平表示,华为将进一步加大对伙伴的赋能与支持,推动产品接口开放化,让伙伴基于华为平台“野蛮生长”,从而更好服务我国AI应用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和发展,支持AI产业的快速腾飞。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