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未来产业新范式:国际医疗器械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端医疗器械创新高地

互联网
2025
10/28
10:19
分享
评论

在北京昌平,一片现代化的产业集群正加速崛起:120余万平方米的建筑群中,在图湃(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全球总部的生产车间里:机械臂精准作业,工人们正聚精会神赶制发往全国的眼科医疗设备,这家核心技术脱胎于清华大学科研成果的企业,开发了多项全球首创技术,改写临床指南,用7年时间完成了从微型创业公司到年营收2亿元规上企业的跨越。—— 这里便是北京昌平国际医疗器械城,一座正在成型的 “中国医疗器械硅谷”。2025年,随着国际医疗器械城斩获“中国特色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优秀案例”称号,这座未来产业高地的创新密码正被逐步揭开。

产业集群成势:硬核企业构筑创新矩阵

走进国际医疗器械城东区,企业的创新活力扑面而来。爱博医疗的全视多焦人工晶状体、图湃医疗的400K超高速眼科OCT等“硬核”产品已打破国际垄断,销往全球30余个国家。

如今,这样的创新企业在园区已形成集群效应。爱美客、佰仁医疗、威高、唯公医疗、清瀚医疗、新云医疗等高精尖企业在此扎根,覆盖类脑智能、植介入器械、高端诊疗设备等细分领域。截至 2025年6月,昌平区医疗器械领域已聚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8家、专精特新企业78家、上市企业9家,2024 年产业年产值突破 144.5 亿元,占北京医疗器械规上企业总产值的 40%。

生态闭环发力:全链条服务加速成果创新

“医疗器械研发周期长、转化难是行业痛点,我们的核心解法是构建全周期生态服务链。”相关负责人道出了园区快速发展的关键。2025年3月,国家药监局器审中心创新服务站北京站与中国高端医疗装备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交流中心 “双落地”,为企业提供从技术研发到上市审批的全流程指导,搭建产、学、研、用、金、医、展、销等的全要素创新生态,促进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助力中国医疗器械产业迈向更高水平,截止目前,中国高端医疗装备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交流中心已建成试运营。

在制度创新层面,园区依托北京市医药健康统筹联席会机制,推行“项目制”管理模式,明确临床前研发、临床试验、审评审批等各环节职责分工。配合昌发展医疗器械CMO平台,创新医疗器械平均上市周期已缩短30%,实现了“实验室成果”到“临床应用”的加速跨越。

资本与人才的支撑同样坚实。昌平41所高校构成的“环高校创新圈”提供源头活水,而“科创产业母基金群+专项直投基金”的资本矩阵,覆盖企业从孵化到上市的全生命周期,有效缓解了科技型企业的融资焦虑。

联动布局:剑指全球创新集聚地

当前,国际医疗器械城的建设正呈现“东西联动”的加速态势。东区43万平方米载体已高效运营,已斩获中关村特色园区、未来城市大奖新质生产力园区等多项荣誉;西区80余万平方米的项目正在加速建设。

按照规划,西区将重点布局高端医疗设备、高值医用耗材,强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与东区形成互补。以昌平 “132”产业体系为核:以脑机接口为代表的1个尖端领域,体外诊断、植介入器械、医美器械组成的3个优势板块,高端诊疗设备、生物医用材料构成的2个特色方向,形成梯度发展格局。

更深远的布局在于全球协同。园区通过出海服务中心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标准互认机制,图湃医疗扫频 OCT 设备等产品已成功打破国际垄断,走向全球市场。“我们要打造的不仅是产业集群,更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集聚地。”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打破国际垄断的核心产品,到全链条的创新生态,再到全球布局的产业雄心,北京昌平国际医疗器械城正以“昌平模式”解码未来产业,一座“中国医疗器械硅谷”正在悄然崛起。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