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奥克斯空调的科技向善与智能有爱

互联网
2025
11/13
14:47
分享
评论

火星1号基地、新华社直播、世界纪录……都共同指向同一家企业,这不仅是将坚持“品质与创新”31年的奥克斯空调,推向了时代和产业变革的风口浪尖,也将隐藏在奥克斯空调发展背后的科技向善力量与智能有爱关怀,推向产业发展变革的C位。

奥克斯图7.jpg

日前,在火星1号基地,奥克斯空调发起了一场全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挑战赛,并通过新华社直播间接受来自全球用户的公开检验。众所周知,火星1号基地代表着中国航天人对于未知世界,对于火星探索的渴望与憧憬。新华社作为国家级通讯社,见证奥克斯空调的世界纪录挑战,更是对于这家行业领军者科技创新实力和面对未知世界主动探索精神的认同和嘉奖。

奥克斯图2.jpg

对于奥克斯空调而言,长达30多年“品质与创新”双引擎的驱动体系,所构建的科技创新实力和智能关爱体验,在这一刻得到了具象化的落地。对于空调产业而言,随着巨头时代的到来、头部阵营的扩容,这不只是意味着产业竞争步入了一轮以综合实力较量的持久战打响,还表明随着AI技术、行业垂直大模型带来的人机语音交互等应用加速落地,一轮属于行业的科技战悄然引爆。

创新者奥克斯的科技新竞赛

从2022-2024连续三年智能语音空调全国销量第一,到今年凭借省电侠Ultra智能省电科技发起吉尼斯世界纪录挑战赛……今年以来随着空调产业面临新一轮市场洗牌与秩序重构,奥克斯空调正凭借对用户价值和利益的持续 洞察,以及“全球化布局、全生态构建、全产业链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四全能力构筑的差异化科技壁垒,推高空调产业门槛并构建“科技+用户”新引擎。

从智能省电技术的创新,破解空调使用过程中用户最本元的痛点和烦恼;到智能语音交互的引领,驱动空调从家中冷冰冰机器向情感交互和用户产爱的功能价值与情绪价值的跨越。

这不只是智能科技在空调行业的全面落地,更是奥克斯空调作为行业创新驱动和发展代表的实力释放。过去30多年来,面对时代更迭、产业洗牌和市场白热化竞争,奥克斯空调始终稳居行业领军地位不动摇,除了品质坚守的初心赢得用户,还有直面未来的科技创新主动探索和试错精神的持续赋能。

依托科技、生态、服务三重壁垒,奥克斯空调已经完成从“产品创新”到“价值引领”的跨越,既拿创新破解用户核心痛点,更拿科技引领空调行业从价格向价值、从单一功能满足转向全场景生态服务的深层次变革,最终基于环保节能国家战略的企业探索和实践。

智能省电背后的创新实力绽放

对于空调来说,最近40多年的市场化普及过程中,特别是空调成为众多追求品质生活家庭的标配之后,省电则成为所有用户选购、使用空调“绕不开”的焦点。

最近两年来,随着AI技术井喷,以及智能芯片、垂直大模型等技术成熟,空调节能再度迎来了“智能省电”的升级新风口,这也成为一场中外行业巨头主导并参与的“科技创新竞赛”。

作为中国空调行业第三家实现“核心部件+整机”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奥克斯通过与日本松下的战略合作,掌握压缩机自研自产技术,不只是建立全产业链的一体化创新实力,还依托全球7大生产基地和3大研发中心布局全球研发资源的创新网络体系,实现了创新引领。

作为这次发起吉尼斯世界纪录挑战的奥克斯省电侠Ultra空调新品,具备行业独有的智能省电技术,通过智能控温、自动调节功率,特别是面对不同环境温度的自适应能力,让空调不管是制冷制热,都始终保持低能耗运行。

奥克斯图8.jpg

据了解,与现有空调节能技术相比,奥克斯基于“PID变频技术+自研AI算法智能控温”,再配合10.8CC大排量压缩机、优质紫铜双排换热系统,让空调就像“宇航服的温控系统”一样精准感知周围的环境变化,实现全程0.5摄氏度精准控温,以及智能调节运行状态,比常规空调省电性能高达48%。

对于用户来说,这一技术最直观的收获就是,寒冬制热时只需要4个小时就能比普通3级能效空调省出1度电,。更重要的是,用电量、省电效果,用户可以通过APP实时洞察,实现看得见与摸得着。

凭借对省电侠Ultra空调智能省电技术的底气,以及品质自信,奥克斯空调还专门针对这一产品推出“10年免费包修服务”,彰显企业对产品科技的极致追求,以及品质的十足底气,以企业一小步探索并推动空调业环保节能一大步跨越,形成“用户价值+行业价值+社会价值”的共生体系。

长期以来,空调行业竞争集中于制冷制热效率、外观设计等表层功能,甚至陷入低价内卷。此次,奥克斯空调以“智能省电”为突破口,精准切入用户“隐性痛点”——电费焦虑,将技术创新转化为用户可量化的长期收益。这一转变带动行业竞争逻辑升级:从“比参数”转向“比用户价值”,从“短期产品销售”转向“长期生活服务”,倒逼行业企业聚焦核心技术研发与用户需求 挖掘,推动产业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