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下午,“京津冀融媒荟系列交流活动”AI赋能京津冀短剧产业合作研讨会专场在北京市美克洞学馆·SKY空间举行。本次活动由北京市广电局、天津市广电局、河北省广电局指导,中国(京津冀)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创新中心主办,北京广播影视协会、北京聚力维度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都市未来科技有限公司协办,标志着京津冀在短剧产业协同发展与AI技术融合应用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北京市广电局媒体融合发展处、河北省广电局媒体融合发展处相关负责同志出席研讨会。来自京津冀三地广电系统、短剧产业链、AI技术领域、融媒体中心代表以线上线下不同渠道参与了本次活动。

在活动现场, “京津冀AI短剧创新协作体”正式揭牌。该协作体不仅是以AI短剧融合创作为纽带激活区域文化产业活力、以政策协同引导为抓手升级产业发展生态的创新探索,更是响应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助力京津冀AI短剧产业协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

另外,现场还达成了两项聚焦前沿领域的合作。北京星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青瞳(北京)视觉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澜景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数字米仓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短剧基地虚拟制作工坊”建设合作协议。据悉,短剧基地虚拟制作工坊将通过资源整合能力,提升AI短剧的制作效率与质量,解决传统短剧拍摄成本高、周期长的痛点,为京津冀 AI短剧产业打造“技术+内容”融合的标杆案例。

同时,北京都市未来科技有限公司、芷在东方(北京)数字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发起全球首部中式科幻《中国2098》全球设计大赛。通过大赛选拔出的优秀作品,将有机会被改编成AI短剧,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视听体验。也将为中式科幻文化的传播提供新的契机,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地区乃至全球的AI短剧产业迈向新的高度,助力中式科幻在国际舞台上绽放独特魅力。

在主题分享环节,多位行业代表从技术研发、内容创作、跨界应用领域等维度,分享了京津冀AI短剧产业的宝贵经验。
中影人工智能研究院业务经理赵娜展示了“一言成影”AIGC短片创意系统,该系统实现了AI技术在内容生产端的突破。北京首创郎园品牌总监宋秀平介绍了为京津冀AI短剧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生态环境的平台——北京AIGC视听产业创新中心。博纳影业集团AIGMS制作中心副总经理王国良则以科幻短剧为例,探讨了AI在连续叙事中的创作潜力。此外,醉影场文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创建人陈敏提出,要依靠全产业链短剧基地推动数字新视听和AI短剧快速发展,从而在京津冀打造没有围墙的短剧影视城。北京聚力维度科技有限公司CEO赵天奇展示了AI 3D技术在短剧建模、渲染等环节的全流程赋能。北京澜景科技有限公司教培部总监鲁振伟介绍了与AI融合的虚拟制片技术如何赋能短剧创作,进一步释放短剧创作的视觉潜力。北京都市未来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高云鹏阐释了AI对文旅和影视行业创作的 变革,为各行业创新发展开辟了崭新路径。
在圆桌对话环节,北京星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著名编剧宫凯波,北京数字米仓科技有限公司CEO米春林,浙江象山灵时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制片人张力元,山东新视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铁兵,中国丝路集团有限公司数字事业部总经理吴强,以“探索短剧内容精品化及人才基地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为主题,从内容创作、资源统筹、技术攻坚、人才联动等具体环节探讨短剧高质量发展路径。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京津冀AI短剧产业交流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让“技术赋能内容、协同创造价值”从理念变为现实,进一步凝聚了三地AI短剧产业的行业共识,为破解产业发展难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方法,引领短剧产业走向新高度。
作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标志性实践,北京市广电局将以此次研讨会的丰硕成果为新起点,持续深化三地在技术创新应用、人才梯队建设、产业资源整合等核心领域的 联动,以AI技术为核心引擎,推动京津冀AI短剧产业从“协同发展”向“融合跃升”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