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700米的大国重器有好消息!中微子实验首个重大成果发布

业界
2025
11/19
14:33
快科技
分享
评论

11月19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今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发布大科学装置——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式运行后的首个重大科研成果。

在这轮实验中,科研人员分析了今年8月26日该装置正式运行到11月2日之间共59天的反应堆中微子数据,并以此为依据测量了两个振荡参数。

据了解,这两个振荡参数既可以通过太阳中微子来测定,也可以通过核反应堆中微子来测定。

地下700米的大国重器有好消息!中微子实验首个重大成果发布

中微子振荡参数的拟合结果

此前,科学界用这两种方法的数据测量结果有大约1.5倍的标准偏差,被称为“太阳中微子偏差”。

此次江门中微子实验通过对核反应堆测量的太阳中微子参数,证实了这个偏差仍然存在,且测量精度相比以往国际上各类相关实验提高了1.5到1.8倍。

据介绍,中微子被称为“幽灵粒子”,是宇宙中最轻且最难以捕捉的粒子之一,江门中微子实验是为探测这些“幽灵粒子”而建设的大科学装置。

江门中微子实验的核心探测器设备是一个有效质量约两万吨的液体闪烁体探测器(中心探测器)。

其位于地下700米实验大厅内44米深的水池中央,直径41.1米的不锈钢网壳是探测器的主支撑结构,承载35.4米直径的有机玻璃球、两万吨液体闪烁体、两万只20英寸光电倍增管等诸多探测器部件。

地下700米的大国重器有好消息!中微子实验首个重大成果发布

【来源:快科技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中微子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据国外媒体报道,如果想要真正理解我们所处的宇宙如何运作,就需要对许多不同的物理量进行测量。然而,测量正是科学中最困难的任务之一。比如,科学家如何测量那些看不见的、能直接穿过固体物质的微观粒子...
产经

相关推荐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