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重构政务服务方式 360智语企业级智能体赋能公共数据服务创新

互联网
2025
11/26
17:53
分享
评论

新质生产力的跃迁,不仅来自企业自身的技术突破,也源于城市的创新土壤。在360企业级智能体创新实践中,和大庆华术四元算术平台的 融合,成为一个十分具有代表性的落地案例。

这种 融合并非简单上线一个应用,而是真正用AI赋能公共数据服务创新、重构了政务服务方式。”大庆华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崔良玉表示,以华术基于360企业级智能体搭建的智能数据调用系统为例,就将政务服务中的事项搜索精准度提升70%,“一次不用跑”事项比例从30%提高至62.57%。

破解行业痛点

AI驱动政务数据治理创新

部门间系统独立运行无连接、数据来源复杂格式不规范、政务数据治理缺乏统筹规划、数据安全风险增加,这些堵点与痛点不仅掣肘各级政府数据开放与共享,更严重制约了政府治理效能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以某省为例,全省直单位共有767个信息化系统,但仅11个部门的业务专网与省电子政务外网实现互联互通,仍有28家省直单位专网在独立运行 。基层政府若想使用这些数据,需层层审批,一级一级打报告才能获得使用权,极大降低了行政效率。”崔良玉认为,这些“堵点痛点”不仅影响政府内部工作效率,更直接关系到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据统计,2025年仍有约20%的政务服务事项需要企业和群众重复提交材料,平均办理时间因数据壁垒而延长30%以上,极大制约了政务服务效能的提升。”

作为大庆一家专门为政府提供专业化服务的软件商,华术选择和360联手,用AI技术赋能公共数据创新,推动政务数据治理与应用的 融合,可以说直击这些痛点的破局之道

崔良玉表示,智能体给政务服务带来了变革和机遇,华术在自有四元算术平台之上,结合360领先的大模型和智能体技术,不仅实现了场景化高质量数据标注,减少人工对数据治理的干预;更通过构建数据智能分析层,利用生成式AI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知识图谱技术等对政务数据进行分析与挖掘;最后,通过360企业级智能体平台快速搭建应用,并将治理好的高质量数据自动提交给智能体,极大地简化了数据落地流程。

聚焦场景创新

智能体提升政务服务质效

Agent+政务服务,能理解企业需求、能主动解决问题的“智慧数据治理系统”,正成为政务服务创新实践的“隐形引擎”。

“和360企业级智能体的 融合,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AI创新实例,其并非简单上线一个应用,而是重构了政府服务企业的方式。”

据崔良玉介绍,在和360的大模型和智能体技术 融合下,华术已经先行落地了三大政务场景

惠企政策精准推送:采用NLP技术对政策文本进行语义理解和分类,结合企业画像数据(如行业、规模、资质等),实现政策与企业的智能匹配。通过自动化流程,将匹配结果直接推送至企业,减少企业查询和申请的负担。政策匹配准确率提升至95%以上 ,企业政策申请时间从平均3天缩短至30分钟,企业满意度提升至92%。

扫码执法AI效能监控:通过二维码扫码即可实现执法过程的全程记录和监控,结合智能体技术对执法行为进行智能分析和评估,实现执法记录完整率提升至98%,较传统模式提高35%;执法问题发现率提升至85%;执法平均处理时间缩短30%;满意度提升至88%。

智能数据调用:系统基于高质量数据集,构建企业和群众的数字画像,记录历史填报数据,实现跨系统、跨平台的数据共享和调用。通过AI技术,自动识别用户身份和需求,调用相关数据,减少重复填报。事项搜索精准度提升70%、申报材料减免核验达1.88万份,办理时间平均缩短50% ,“一次不用跑”事项比例从30%提高至62.57%,“最多跑一次”事项比例从70%提高至99.73%。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