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防水是个伪命题专栏
近日,有媒体披露了苹果名为“从孔排液体”的新专利,专利中描述了一种如何将流入设备卡槽中的水排出的解决方案。
根据这个方案,如果iPhone耳机孔进水了,苹果将利用声音和特殊传感器来分析是否有液体进入设备中,然后会向位于插孔周围的导电材料提供不同电流,再通过释放正负电荷来排斥或者吸引流入耳机孔中的液体,这种充-放电操作就可以让耳机孔中的水在排斥力或者吸引力的作用下自动流出。
有传言称,苹果下一代iPhone7将运用这项专利,让产品具备防水功能。事实上,这并非苹果首个针对iPhone防水的专利。在今年3月,苹果公司就提交了一项完全防水专利。专利中提及,苹果将在iPhone手机零部件上喷洒一种疏水涂层,在利用电磁干扰场,达到防水功能。
从某种程度上,目前的iPhone已经具备了一些防水功能,不过苹果并没有将防水作为其销售iPhone手机的一大卖点。这是为什么呢?答案或许出人意料,但的确是不容置疑的事实---“手机防水是个伪命题”。
“三防”手机噱头大于实效
相比苹果阵营在防水功能方面的低调、内敛,安卓阵营可谓是大张旗鼓,什么“三防”手机比比皆是。那么,什么是“三防”手机呢?所谓“三防”,一般指的使具有防尘、防震、防水功能的手机,所以想来深受户外运动者的喜爱。但遗憾的是,市面上多数“三防”手机噱头大于实效,尤其是防水能力都不是很强,只是能防水溅而已。
以我亲身经历为证,手机防水实在是沽名钓誉。在使用某品牌三防版手机时,不小心将杯中的水溅落在屏幕上,即刻拆解擦干,最终还是难逃“洪涝”之灾。先是反复开关机,后来正常待机后,发现屏幕开关键无法正常使用。另外,自己使用的iPhone6不幸掉进水中,时间并不长,水位也不深。可没想到,主板接触水后就发生了一些化学反应,这些反应直接导致主板坏掉。在这里提醒各位果粉,苹果手机调入水后千万不要用电吹风,因为热风会烧坏主板上的电子元器件。
防水是一项系统工程
任何数码产品的防水,都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不仅仅是对单个部件的特殊处理。以手机做防水来说,按键可以在硬胶的部件上做密封圈,或者做成软胶材质来进行自封闭,而无论哪种都要考虑受按压后的均匀密封能力;另一个难点是电池舱,大部分手机还是电池可插拔的,传统工艺所制造的后盖安装方式很难做到受压后密封均匀,因此做防水就要改成侧压密封,对于整个产品的模具精度要求就很高。
防水并非“必需”功能
“为什么大部分手机没有防水功能”,不妨换个角度想一想“手机是否一定要有防水功能”?这也正是厂家在设计生产之前要考虑的,亦即寻找功能与成本之间的平衡点。
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手机防水”并不是必备的功能,因为他们的使用习惯和使用环境都对这个功能形成不了绝对的需求。iPhone 至今没有以防水功能作为卖点,但并不妨碍它畅销全球。
此外,手机防水主要是针对特定人群。无论结构功能在设计上与普通手机完全不同,甚至在成本上也与一般手机形成很大落差,因此市场很少有公司去下真功夫研发手机防水技术,去生产制造防水手机。
防水受价格和外观制约
市面上的大多数“三防”手机,貌似都是靠橡胶和防水槽防水的。如此一来,手机便薄就别想了,长相难看也会在所难免。功能和外观两相取舍,肯定是外观优先。连电池这么重要的东西都为外形让路了,更何况是“防水”这项可有可无的功能呢?
目前,市面上存在不同防水级别的手机,同样的产品做到不同防水级别的价格也不一样。因此,价格是防水功能是否能推广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一般手机防水镀膜需要上百元,但防水效果也难保证。试想,一款手机要真正实现防水功能,自然少不了购买专利、耗材成本、人力成本三大支出,其价格自然要比普通手机贵的多。
尽管“防水”专利频频被爆出,但事实是目前乃至5年内手机防水并不会真正实现,只能作为噱头过过嘴瘾罢了。或许,人人都需要一台防水手机之时,防水手机才会从概念转变成实践。
【每篇覆盖100万人的科技评论,微博@互联网分析师于斌,微信个人号117821818,订阅号『互联网分析师于斌 ityubin』】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