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90后CEO汪洋:靠做“秤”竟拿到傅盛百万投资专栏

/ 杰夫 / 2015-12-08 17:16
一个25岁的年轻人,从被中学数次“劝退”,到历经三次创业的起起落落,再到收获互联网大佬傅盛的投资。这背后,是怎样充满波折的奇妙经历?

 在如今移动互联网和智能化的浪潮下,尽管浪潮之巅仍然矗立的是70,80后的精英企业家,但一批又一批90后创业者不断涌现并闪光,使得外界惊呼:“属于90后的时代正一步步走近了”。

  

  汪洋(红衣男子)和他的云麦小伙伴们

  “你很难去为这批新崛起的90后CEO画出近似的个体画像,他们每一位的个性和兴趣点,几乎都是独一无二的。”我的朋友,一位资深投资经理如是评价。

  也有人认为,“90后创业往往容易浮躁”,比如频频见诸报端的马佳佳、余佳文,他们自身极具话题性,但似乎很少看到其产品的开花结果。毕竟,极佳的营销手腕或者演讲口才,也只是创业征途的辅助工具,最终还是要靠产品说话。

  当我想写一篇关于90后创业的文章时,我更愿意去寻找一些镁光灯之外,不露锋芒的创业者,尽可能平实地还原他们的创业轨迹。经朋友的辗转介绍,我结识了一位智能硬件创业方向的90后创业者——云麦科技CEO汪洋。他打造了国内领先的智能体脂秤,公司估值过亿元。不过,这位低调的创业者背后,其实藏着比同龄人更为曲折的经历。

  退学少年的早期创业

  创业和退学一定不会是等号,但生于90年的汪洋,却和比尔盖茨、理查德·布兰森等人一样,都被贴上“退学族”的标签。只不过,他的退学经历发生在更早的中学时期。

  “中学被劝退四次,那个时候非常调皮,我觉得收拾包袱走也是很酷的事情。最后一次被劝退的时候,我父亲把我从学校接回去。在路上他就把车停在了路边,非常非常地沉默,一句话也没说,然后就大哭了一场,我站在旁边不知道说什么。从那一刻开始,我就感觉到这样下去不行了。”

  当时,年仅16岁的汪洋浸淫在互联网世界不能自拔,他最大的兴趣就是做各种小网站,完全靠自学。他决定开始认真对待。一年之后,他竟然真得做成了一个超过20万会员的游戏社区,在他的恳求下,妈妈答应他购置一台服务器放在家里。

  不过在爸妈的坚持下,汪洋依然读完了高中,并考上大学。但在他大二的时候,他希望可以坚决地开始一次彻底的创业。2010年,19岁的汪洋创办可及公司,主要是做PC端软件商店。那个时候,PC的入口地位依然强势,仅过了一年多的发展,可及应用商店的用户规模达到百万级别,包括腾讯、360、猎豹等互联网公司都表达了浓厚的收购意向。

  最后,可及公司被猎豹移动全资收购。用汪洋的话说,主要是当时和猎豹老板傅盛聊得颇为投缘,他对于收购也表示了足够的诚意。

  从被数次劝退的“问题少年”,到借助PC互联网攫取人生中第一桶金,汪洋的两段早期创业经历,或许可以反映出这个时代的一批同龄创业者相似的曲折。

  被猎豹收购 结缘傅盛

  在汪洋眼中,当时的傅盛是“一个看起来不怎么聪明的胖子”(翻看当时的照片,如今身材上佳的傅老板当时确实属于微胖界)。不过汪洋或许万万想不到,这个胖子会再次成为他今后创业道路上的“贵人”。

  随着公司并入猎豹,汪洋也由一名草根出身的CEO变成猎豹旗下核心的产品经理。在猎豹的三年时间里,傅盛会时常找他来聊产品、聊人生,这给汪洋很多的启发。由于两人身上有许多共同的兴趣爱好,汪洋把傅盛不再看成单纯的BOSS,而是难得的“良师益友”。

  然而,汪洋的内心似乎仍一直深埋着创业的种子,他在等待一个新的机会。

  第三次创业:做一杆不平凡的秤

  2013年初,汪洋偶然在海外的网站上看到了一杆秤:这杆秤仅仅比普通秤多了一个蓝牙模块,价格却到了800元人民币。加了蓝牙模块后,它既可以涉及通信,也支持储存数据,这杆秤的高配版高达1200元。

  “我当时觉得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我就开始思考,我能不能为互联网做这样一款秤,外形极漂亮,功能又很强大,性价比超高的产品。”汪洋心想。

  年轻人说干就干。他先后从美国、日本、荷兰买了十几台秤反复研究,后来发现这些秤有两个共同点,第一个特点是完全不适合中国人使用习惯,第二个特点是它们有一项技术叫做生物电阻测量法,这项技术一旦被装载在秤里,不仅仅测体重,还可以测成分,还有水分、肌肉、脂肪。

  “那一刻开始我意识到,秤未来一定不仅仅是秤,一定会成为家庭健康的入口。”

  后来的故事情节应该不必赘述,汪洋说服了几位好友一起出去创业,他们中有软件开发大牛、有顶级工业设计师、也有硬件发烧友等的。最后,团队在珠海找了一家可以做秤的代工厂,后来花了四个半月研发出第一代的体脂秤。

  我在此把傅盛特意拎出来讲,是因为他在听了汪洋的产品构想和创业计划后,不仅爽快地放手汪洋去创业,还“近水楼台先得月”,第一时间决定投资汪洋团队,成为云麦科技的天使投资人。

  傅盛看准的是,汪洋作为天生的产品经理对智能硬件行业特别的嗅觉和观察。在汪洋决定以体脂秤切入智能硬件的那一刻,他想到的最关键的点,就是如何解决秤的几大痛点:环境、单位、价格和连接。

  当时,市面上的秤普遍无法在软质地面上精确使用,为此,云麦好轻不仅在秤的传感器部分加高,还附载四颗地毯角垫,不需要在软质物下面垫玻璃板,直接就可以使用;为符合中国人的习惯,云麦好轻把“斤”作为单位,这在之前是绝无仅有的;云麦还实现了产品和手机的极简连接,用户只需要打开APP和蓝牙,不需要任何配对,秤和APP就全自动同步连接,站上秤用户的数据就立即显示在手机上。

  云麦最颠覆的无疑是价格,云麦不是中国第一个做智能秤的公司,但第一款产品云麦好轻却在做到行业顶级水准的情况下,把价格砍至同行对手的三分之一,只有199元。2014年双十一,云麦好轻在没有花一分钱做推广的情况下,卖了5000台,销量是当时所有同等竞品的总和还要多。

  突围小米包夹

  如今,云麦全系列产品包括三款:售价199元,定位于高端的好轻;99元起售,共有白、金、蓝、粉、黄、绿6种颜色的青春系列好轻Color; 以及售价仅79元,更轻更薄的好轻mini。

  据汪洋介绍,好轻的产品定位是“年轻时尚的健康品牌”,希望具有高性价比。所以,目前的产品定价几乎都是在贴钱销售,没有任何利润。截至目前,2015 年好轻全系列产品总共出售近 50 万台。这帮助云麦强势保持着智能体脂秤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

  我曾向汪洋咨询过这样一个问题:“小米布局体重秤之后,对云麦的影响有多大?” 其实我的潜台词是,小米做智能硬件有巨大的品牌优势,云麦的销量应该会有所下滑了,然而汪洋的回复出乎我的意料。

  他透露,小米在2015年4月8日米粉节正式发布“小米体重秤”,比好轻color大约晚2个月,价格都是99元。就在小米体重秤进入市场之后,反而教育了市场,很多人比较了小米和云麦之后,发现前者单纯是“测体重”,而没有脂肪、肌肉、基础代谢率等8项身体数据的测量。故而在同等价格下,云麦受到不少新用户的青睐。

  在刚过去的全网双十一活动中,云麦共售出9.86万台智能体脂秤,位列全网销量第一,并且荣登智能硬件类第七位。一家成立不到两年的创业公司,能在小米、华为等智能硬件品牌的夹击下漂亮地突围,实属不易。

  互联网创业有BAT三座大山,智能硬件则有小米和华为。在这种大环境下,汪洋建议创业者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要在巨头进入之前迅速找到垂直领域,找准后 去做。仔细想来,这和傅盛倡导的“边缘切入,单点极致”理念不无二致。

  汪洋认为,智能硬件最大的壁垒不在于制造,最缺乏的是极致的产品体验。所以好轻系列不仅有顶级的工艺和外观设计,通过生物电阻测量为用户提供8项甚至10项的身体数据,可以让用户更全面的了解自身健康。在APP连接等软件交互上,云麦也费了很大心思。

  二、掌握核心供应链优势。在云麦的产品体系中,供应链核心元器件都掌握在自己手里,硬件方案、软件方案、云端也在自己手里。这样可以从根本上减低成本,同样一个方案云麦能做到一美元,竞争对手可能要做到二三十块人民币。

  秤为入口 扩张生态边界

  其实,汪洋和云麦希望以秤为入口,去切入更加富有想象空间的“大数据+健康”领域。

  云麦的天使轮投资方是傅盛和明势资本,而领投其A轮融资的则是微梦创科(微博旗下独立公司)。据汪洋介绍,微博看重的主要是秤作为健康数据的切入口,并且认可云麦在智能体脂秤领域的市场地位。

  我们也看到,云麦也在积极扩张其生态边界,包括和微信的合作。据悉,微信硬件团队目前正在研发智能体脂秤连接模块,其中连接方案是由云麦团队提供技术建议及支持。

  与此同时,国内市场的成功也让云麦有了进军海外的底气。汪洋把海外市场首站选在邻近的韩国,这是一个庞大的健康消费需求市场。汪洋透露,云麦在韩国已出货20000台好轻系列智能体脂秤,预计好轻顶配版也会率先在韩国上市。

  截至目前,云麦智能体脂秤累计售出超过50万,好轻APP的用户量则突破100万。云麦下一步要做的,是探寻出有效的盈利模式。在汪洋看来,未来的智能硬件盈利点不在于硬件本身,而是会集中在“服务项”,比如增值减脂等服务项。

  云麦比较大的一个优势是,它纪录并保存的用户各项数据,与健康本身息息相关。随着用户规模的持续增长,云麦健康大数据的样本库也会更加强大,通过更精准的用户画像,就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服务。未来的健康市场是“十万亿级”,而“智能硬件+健康”有望达到千亿甚至万亿级别。

  写在结尾

  这就是我所了解到的这位90后的奇葩创业经历,不到十年时间的三次连续创业,铸就了汪洋坚毅内敛的性格。有人喜欢光环,有人喜欢默默地做自己喜欢的产品,汪洋正是属于后者。甚至对于拿到傅盛和微博投资的故事,汪洋也很少对外界主动说起。

  不可否认,面对国内外众多智能硬件大牌公司和产品,汪洋和他的团队,以及好轻,还像个幼嫩的新芽。尽管在体脂秤领域脱颖而出,但好轻尚未真正走入智能硬件的中心舞台。这一点,汪洋比外界更加心知肚明。

  趁年轻,正上路。我甚至愿意把汪洋比作年轻版的王兴,他们同为技术出身,连续创业甚至中途卖出过自己的公司,他们也更愿意藏在产品背后。王兴说,他现在的成功是“九死一生”。年轻的汪洋,要走的路还有很长。(本文首发iDoNews专栏)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