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为何走向冰火两重天?金融

i黑马 / PMnote / 2016-06-07 10:26
“热词”总伴随某些事件跳入到我们视线中,这次“分答”的出现又把众人的注意力从网红经济拉回到了共享经济。据说产品上线4天时间已有百万级的用户涌入,并产生20万条问答...

“热词”总伴随某些事件跳入到我们视线中,这次“分答”的出现又把众人的注意力从网红经济拉回到了共享经济。据说产品上线4天时间已有百万级的用户涌入,并产生20万条问答沉淀。不过,同样在共享经济领域中,也会不时传出那些曾被人津津乐道的产品,宣布转型或直接倒闭。

美食版Airbnb的私房菜预定平台“我有饭”近期已宣布转型至包桌业务、餐饮共享平台“妈妈的菜”也已转型为药膳菜品为主的平台,一度火爆的拼车市场也在一阵厮杀后沉寂,但为什么“分答”这样的产品在推出后就能火起来,而许多产品却变得举步维艰?决定成败的关键点又是什么?

不妨把焦点先收回来,看看共享经济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模式?

共享经济实际上是将闲置的资源高效地利用起来,你的钱你的知识你的时间你的物品都可以算,你有它的“拥有权”而将“使用权”交给他人,从而获得一部分“收益”。事实上这样的模式在很久以前就已存在,但为什么没有像今天这般发展的如此迅速。

那是因为共享经济是一种双边发展的模式,一方面他需要具备有需求的用户,一方面他需要提供资源的共享者;从前制约这种模式扩张的就是供需的用户量以及快速的供需匹配,而今日的技术发展给共享经济提供了一张温床,让他在近几年以非常快的速度,吸引资本市场的注意力并快速扩张。

共享经济平台最核心的工作是聚拢供需与匹配供需,所以我们看到共享经济的巨头们都在吸金补贴,疯狂扩张,因为唯有聚集起足够多的供需资源时,才有机会去匹配供需,但每个产品的使用频次和人群又不同,这就决定了一个共享经济产品的体量,低频次与人群的小众,分散是让一部分产品提前退出市场的第一要因。

在目前共享经济的形态中,可归两类,一类有形共享,一种无形共享。

我们先看第一种方式——有形分享

有型即以物品或技能共享为主,一些项目还有时间,俗称力气活儿;无形则以认识盈余分享为主,再加上时间,俗称脑力活儿。

Uber算是有型共享中的杰出代表,司机共享出他 中的座位与行车时间,为需要的人进行服务,赚取利益。出行打车是一项高频需求,之前一直被专业的出租车公司接手,如今是全民接客时代;有人说Uber就是黑车,这个我不能认同,说这话的人,你们一定没坐过漫天要价的真黑车,另外黑车只在特定的一些地点出现,与Uber相比完全是两种东西;在我看来Uber是将社会的资源合理利用,许多“闲置”的人通过Uber赚到钱,这样的业余化的工作行为正在一点点补充上专业化不足的那一部分。

再看看同为出行需求的顺风车,他在市区中的使用场景并不多,但需要付出成本却很多,市区中拥堵的路段很多,真正100%顺路的情况少之又少,谁会为了赚10块钱搭上自己宝贵的时间,而顺风车需求场景,更多出现在市区郊区通勤或返乡上,但是这样的需求量与频次又不是非常高;所以当用户面对高付出成本,低收益时,就会导致撮合概率与用户参与度降低,这就导致了顺风车从一个最“共享经济”的模式慢慢走向无人关注的原因之一。

在共享行为中“成本”对其结果影响很大,Uber、滴滴司机就是在“行车”中以“轻松”的方式赚去“可观”的收入;不难发现,共享经济的成功是基于在自然状态下,做出分享行为,并获得收益。如果在分享过程中,让分享者承受过多的执行步骤,那么很快就会让分享者丧失动力。

比如邻居阿姨做菜给周边上班族吃,涉及到的配送与客服售后服务,如果这些工作都落到了分享者身上,试想离开补贴的这些人还有多少动力参与呢?因为他的投入远远比收益要大很多,你见过Uber司机提供搬行李服务的吗?

邻居做菜这个逻辑中,阿姨闲置的其实是“时间”或“手艺”。那么平台就合理利用这些闲置,让阿姨来做饭。但配送环节呢?客户服务呢?这些都需要阿姨来做吗?若平台自建配送、客服团队,平台成本就会增高,若交给阿姨,那这时阿姨本身闲置的时间,突然变得异常饱满,在超负荷的付出成本后,收益不如预期就会很容易放弃。

在来看看最具有型共享经济的典型:以物品共享的共享平台。最经典是一个电钻的故事,毕竟是一个讲烂了的故事。

为什么电钻共享没有最成功,归根结底还是“成本”与“匹配”问题。一个“实用”的产品,人们会以便捷和他本身能起到的作用来衡量物品的价值,而当你在平台上搜索一个电钻时,你发现附近没有你想要找的型号,有型号的在3公里外的一个地方,你联系了主人,主人说10块钱借给你,但是他今天出差,明天才回来,而且无论是你过去取还是他送过来,都需要承担5块钱的费用和时间成本,这时候你会选择继续等,还是索性到楼下五金店买一个电钻呢?

但在有型共享中,我认为也有可以抛开“成本”去共享的东西,因为那些不是“实用”物品,他不能立马解决你现实中的问题,比如书籍、游戏光盘,蓝光电影碟这种东西,但这样的东西人们分享时的动机已从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变成了寻找现实中的共鸣。

当精神层面的收益够大时就会淡化利益在其中起到的作用,而转向以分享为主,经济为辅的模式。只是能够给人精神带来收益的实体物品并不多,就像之前说的人群体量若过于小众,分散,平台会很难发展,小范围操作可行性大,但是否能形成大规模共享仍是未知,至少现在还没有看到这方面的成功案例涌现。

再看另外一种分享形式——无形分享

早期大家喜欢说百科百科或Wiki是这方面的代表,后来有大神们存在的BBS也开始加入,再比如原来的VeryCD等等;如今我们习惯的案例是“在行”或“分答”。这些平台都是用户将一些虚拟的东西或个人知识进行分享,他们实际上做的就是将自己的知识或虚拟资源、闲置的时间进行了共享。这种依靠线上进行共享与传播模式的好处就是相对成本的降低,促使人们更有欲望去进行分享行为,但是劣势也很明显,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会受到表现形式的限制。

将线下作为共享行为场景的“在行”,需要供需双方付出最大的“成本”是“时间”,而真正的大牛时间又是非常宝贵,他们正是缺时间的一类人,闲置的只是他们的知识,而不是时间,所以其实这不是一个非常自然的状态;同时发起者也需承担约谈的费用,这就让约谈的那个“约”的动作成本走高。

我认识的一个朋友想要约“在行”中的一个老师,老师在北京,他人在外地,如果要来见一面,需要支付相当的费用,诚然就像我说的人们在精神层面收益大于付出成本时,会淡化付出,但对于一次约谈的成本与收益评估会让人纠结。

究竟是什么因素让“共享经济”走向冰火两重天?

而分答算“在行”的线上改造版,许多生活中的“小牛”“路人甲”也可参与其中,门槛比一直逼格高高在上的“在行”要低很多,共享的成本低,用户基数大,费的时间少,提问与回答双方都能获得收益,这就是他比“在行”能更快吸引更多人的原因之一;

相信未来一段时间里“分答”会成为“在行”的一种补充存在,而“类分答”的产品也将不断的涌现,它能不能靠大量的KOL打鸡血一般的撑过去,仍是未知数,曾经的微博就是前车之鉴,当太多的耀眼光芒覆盖长尾人群时,长尾人群变成了沉默者,而当鸡血打完,大V力量褪去还会有多少人涌入到分答中呢?但不能否认的是,提问与在线语音回答这种形式,让供需双方都能获得收益并付出的成本又低,恰恰符合共享经济的一些优秀特质。

其实说来说去,会发现共享经济中最主要的衡量单位就是成本。时间成本,知识成本,物品单价成本,所获得的收益,用户会在其中进行权衡后选择是否用这样的服务,所以当那些费时费力,收益不多,看似有情怀的东西脱离补贴与新产品上市热度褪去后,剩下的只能是抱着“共享经济”的大腿艰难行走。

大家都在担心,Uber在撤掉补贴后会不会没有人会再用了呢?我认为用户数量会下降但不会消失,在长期补贴下人们已形成依赖习惯,即便Uber的补贴在下滑,但我认为他会去试探一个零界点,让供需双方都能享受比从前出行方式上仍有优惠的价格。

有型分享不会因为没有补贴而消失,但会以更内敛的方式发展,我相信依然会有一群人可以用他们的力量,让人们产生信任,让分享行为胜过收益所得,从而开始享受分享的过程。我曾想如果一些以共享经济为出发点的公司,采取大规模协作方式会不会有改观呢,每个公司都把自己的产品当做类似API接口的东西,接到其他产品的一个环节中,比如互助保险,比如人人快递,比如食材供应,也许今天的共享经济平台就不再是今天的样子。

不是他不行,只是才刚刚开始。

作者:PMnote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