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经济”走红的背后:折射出怎样的教育现实?

21世纪经济报道 / 吴佳妮 / 2016-08-06 10:07
在近几年的暑期教育培训市场上,除了传统的培训机构之外,一种贴着“学霸”标签的家教方式走红,并逐步从最初售卖学习笔记的1.0版本,上升到兼职做教育机构教员甚至组建学...

ee159fb4b2104e6989db507282153f2620160731122337

“高考怎么破?学霸来帮你!”“这里既有高考文理全省前50的全科小能手,还有熟读语数英物化生史地政的单科小霸王!”……这些信息像强心剂一样,刺激着不少暑期备战的准高三的学生和家长们,抢着预约学霸进行辅导。

在近几年的暑期教育培训市场上,除了传统的培训机构之外,一种贴着“学霸”标签的家教方式走红,并逐步从最初售卖学习笔记的1.0版本,上升到兼职做教育机构教员甚至组建学霸家教团队的2.0版本。

“在高考中,我们发挥得还不错,说明我们的学习方法是有效的。当家教能够把这些鲜活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传授给有需要的同学。”福州一位已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录取的学霸教员表示。

伴随着高考制度改革、素养教育理念逐步传播,学霸标签为何仍被推崇?“学霸经济”走红折射了怎样的教育现实?又该如何理性看待这一现象?为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多位学霸教员、学生、学生家长和教育专家。

“学霸经济”扫描

高考结束后,昔日的一些学霸们又多了不少标签,“单科考试近满分”、“全市第一”、“全省前三”等等。这些身份让他们在教育培训市场上受到了追捧。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观察到,目前“学霸经济”的产物主要是以“学习笔记出售”和“面对面辅导”两种模式为主。

从价格来看,这些笔记售价在几十元左右;从内容来看,有重点难点的总结,也有解题思路的梳理等。甚至还有一些笔记在样式上进行了排版,分类更加清晰。

作者: 吴佳妮  

“这些都是学长学姐们的学习心得,比如说一道题目,不仅有写做法或答案,还会有难点、易错点的分析,这可以在自己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时作参考。”一位购买了学霸笔记的同学表示。

另外,从家教的情况来看,有学霸自身进行推销的方式,也出现了一些由学霸们组建的教员团队。其中一个重要的背景是,他们都来自当地的重点高中——这些学校在当地有良好的升学口碑。

比如说由福州当地的重点高中——福州一中的学霸们组建的“师兄在身旁”,就是其中的一支家教团队。“今年暑期居然接到了近200人的家教预约,比去年多了一倍。我们的学霸教员已扩充到了85个左右的规模。”其负责人林于洋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据了解,福州这支学霸家教团队于2013年组建,主要由当年刚结束高考的学生担任教员,其中不乏清华、北大学子和全省前三十的尖子生。

林于洋表示,我们会通过微博、微信家长群、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送包括学霸教员介绍、教学情况反馈等信息,不少家长会介绍家长过来。他自己接的咨询单里,就有很多家长重点关心学霸的相关信息,希望这些学霸能成为孩子的榜样。

福州一中的一位学生家长向记者表示,请学霸主要是想让他谈一些学习方法,教育机构或者职业家教未必能比学霸家教们给孩子带来更多收获,比如经验交流、学习兴趣、学习热情等。

相比学霸家教团队相对全面的学科选择和细致的运营分工,来自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的陈同学定位更小众,仅做地理学科的辅导。自我宣传主要是通过家教网外挂自己的信息、制作个人名片并在熟人圈进行转发。

“浙江的高考改革后,孩子想选择背诵内容少且又有点偏理的地理学科作为考试科目。但是目前市场上做传统意义的理综、语数外的家教比较多,做地理家教的比较少。这种地理成绩优异的学霸是不错的选择。”一位请了陈同学做教员的学生家长表示。

“学霸经济圈”的“生态”

贴了“学霸”标签的家教为何会受追捧?而对于学霸、学生和学生家长,这构成“学霸经济圈”的三方而言,他们各自又有着怎样的诉求?

“学姐学长辅导的话,更加有共同话题,有不懂的地方也能直接提出,而不是闷着不懂装懂。我们也互加了微信,还会聊聊其他方面的话题。”浙江一位今年请了学霸做家教老师的准高三的同学表示。

而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与这些学霸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高考成功经验分享和获取一定收入是他们从事家教的主要原因。

今年刚考入武汉大学的福州一中的钟姓同学表示,她参加“师兄在身旁”做教员,主要是觉得现在高考知识在高考后可以用上的很少,非专业的大部分会被遗忘,与其这样,不如把自己觉得好的方法教给下一届的学弟学妹们。

在上述陈同学看来,他比较倾向能够通过家教实践培养自己经济独立的意识,不太喜欢依赖家长。“我每个小时授课费在100到120元左右,7月份一共接了4位学生的家教,按照每位学生授课20个学时来算,能有近万元的收入。”

而从学生家长的角度来看,存在观念上的分歧。浙江一位为孩子请了学霸做家教老师的家长表示,她愿意请学霸来教课是因为这些学霸毕竟是刚刚从高考考场上下来的,能够设身处地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答题技巧。另一位学生家长则认为,一开始,学霸的标签确实会比其他招牌更有吸引力一些,但是在后面持续的教学中,更看重思路的表达和学习习惯的引导。林于洋也告记者,有些家长在预约家教时会出现一些盲目崇拜“学霸”的状况,一些则更看重教员的沟通能力。“在预约家教时,有一半的家长直接要求请学习成绩好的教员做自己孩子的家教,还有一部分家长会比较理智,会要求比较善于沟通的教员,并且根据孩子具体的情况对教员进行要求。”

对此,一位研究心理学的专家表示,不同家长对待教育的眼光不同,这也决定了他们对于后代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对待各种教育方式的看法是有所区别的。

“学霸经济”能否持续?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曾在“中国基础教育打败西方了吗”的主题讨论中反思中国教育为何如此重视学霸这一现象时指出,“我们这个社会太追求成功,太相信学霸,结果成不了一个创新性国家。”

一个比较有趣的例子就是“第十名现象”,即五十人的班级,后来比较有出息的人通常在班中排在十名上下。这些学生用70%的精力考到了第十名,剩下30%的精力去玩自己喜欢玩的。许纪霖认为,比较起状元和学霸,他们才是最后的胜利者。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刘擎则在上述讨论中表示,中国教育有“遵从主义”的倾向,即特别强调有一个现成的标准,这个标准是权威性的,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找到这个现成的标准,去遵从它、与它相一致。“这种教育方式让我们赢在了起跑线上,但却输在了终点。”

对于学霸自身教育的反思,也拓展到了对于学霸教授他人的这种教育方式的反思。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多数教育工作者和专家对于“学霸经济”的价值和可持续性持怀疑态度。

上海一位一线教师指出,如今的在校教育提倡所谓榜样的力量的理念也在某些方面促使了这种社会风气的形成,家长和社会还是习惯只关注高考成绩。不少家长平时也很积极地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跟班上的学霸进行“取经”。

上海的一位高中校长表示,学霸家教可能学习的经验比较足,整理学习课程、笔记比较有条理,但是方式方法适合不适合就是一个问号了,因为从学生到教员,需要经验。家长请他们的心理,无外乎是让孩子跟着去学,但是更多的我觉得是心理上的暗示。

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看来,这是一种分数至上的理念,对于教育的理解过于单一。学霸的高考分数高,并不代表就能教好学生。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