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用户眼中的微信公众号与思考(上)金融
/ 阿非不会飞 / 2014-12-05 11:44
移动市场的微信近6亿的用户无疑是一块非常大的蛋糕。达人,博主,企业,草根,品牌纷纷筑巢于此,公众号圈地圈粉丝的运动一片生机勃勃。今天站在一名普通用户信息被推送者...
移动市场的微信近6亿的用户无疑是一块非常大的蛋糕。达人,博主,企业,草根,品牌纷纷筑巢于此,公众号圈地圈粉丝的运动一片生机勃勃。今天站在一名普通用户信息被推送者的角度,看看这些公众号的运作。
让我关注你?给我个理由先。
运营公众号,吸引足够的粉丝是基础。作为运营者为此想出的各种方法,文案也好,活动也罢,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兴趣上面的。脱离不开的还是一个缘由:我为什么要关注你的公众号?
关注的招商银行,中国电信服务号是因为查账单查积分缴费还款方便;关注科技媒体,因为要获取互联网的要闻资讯;关注逻辑思维,槽边往事让自己的生活多点色彩多点思考;就算关注个美空,手机壁纸吧还是为了闲暇能看看美女图片养养眼呢
直白点讲他们都提供了我所需要的内容。我有需求,他们能很好满足。
这里就不得不吐槽一下有些运营者的定位了,制造理由以获取吸引,有粉丝就行么?
好比说一次在地铁站,某临时摊位旁边的KT板的二维码,“关注某个公众号可以领取IPAD壳”当时正好需要,顺手关注领取了一个。路上看了下公众号,跟自己关心不大,哦拜拜,对这件事除了一个普通的ipad壳,没有丝毫印象了。
整个过程我充当的角色跟一个僵尸粉没有太大区别。哪怕ipad壳上面带个LOGO,每天还能给我点印象,但它没有。典型的大海捞针型吸粉。即时成本不计,整个活动带来的正反馈量对品牌来说都是微乎其微。反之是我经常去的某火锅店,发现某天桌角印着关注公众号送豆浆,扫起来就很带感。豆浆物料成本低却在火锅消费中价格价值不低,我也算是该品牌的小粉丝一个,偶尔推送来的优惠券,食疗营养指南瞄一眼挺受用,也自然而然让自己吃火锅的时候会想起他家。
利益刺激作为吸粉的一个理由,实物本身就成本很高,设定利益点的时候应答思考对应痛点和收益,人群定位,扫码环境,营销价值,二次传播价值和后续服务如何关联跟进。这样一道一道筛选下来,才可能让对消费者在感兴趣的情况下获取他们所需要的。不然做出来的活动宣传,要打多少次折扣,拉来不感兴趣的多少路人甲乙丙丁,最终皮牌宣传和目标粉丝聚集都不得而知。最简单的就前期选择A/B测试,事后在线调查工具做作分析,可以一定量的对目标更好的思考定位并得到有效反馈。
长期内容质量与关注后的互动体验
有段时间对草根娱乐号很感兴趣,笑话,励志,鸡汤,养生多少都关注一些。单讲笑话这一类,几乎每个泛娱乐公众号都会不由自主加一条进去。但是每每出现在推送上的,不是陈谷子烂芝麻,就是大段文字配以不搞笑的图片,除了几个业界大号的社区笑话外,大都毫无交互可言。同时充斥着大量的图片标题党,一次次让自己满怀好奇点进去,索然无味退出来,一次一次受伤以后为避免麻烦,索性取关了事。加上现在广告主的出现,与自身兴趣点关系不大的公众号,也更让我没有打开的欲望。
相比较而言,某酒类自媒体的做法挺值得玩味的。推送内容几乎涵盖了各类洋酒,白酒,清酒等知识,酒类文化,酒吧故事,餐饮搭配,行业吐槽等等与酒相关想到想不到各种有趣内容。一年前偶然关注到现在念念不忘。自己偶尔喜欢喝点酒,但远非爱好者的地步,身边有对就感兴趣的朋友我都一股脑推荐过去,大家被他吸引的原因是蛮复杂的,内容一直是比较新颖而贴近生活,多为随性而做,酒类知识相关的有时爱点不点,宣传活动虽以美女与酒为噱头,最终执行出来却也可圈可点有图有故事血肉丰满,推荐的酒类价格品味分的仔细而实用,互动也能及时答复。总结下来,有趣体贴用心实在。运营者是花了一番心思在各个细枝末节之处的。
点对面推送主体上还是图文信息,多渠道信息获取的优势,很多人在一篇好文章阅读量暴增数倍于平常时才会明白。内容光靠着同类CV在未来路会越走越窄,找些圈子内看起来是新鲜的,值得传播分享的才行,再不济要在移动端大众视野下是不无聊,值得阅读的。也就是产品中所说的产品推荐指数。交互上即时客服难做到的话,起码的后续回复要有,简单用个小黄鸡聊聊天答复一下,或者公众宝在对话聊天时将留言单独分出去也可行。同样一个公众号推送一条图文出去,有人半小时有人三小时,凝聚的心血和后续的粉丝服务差距不是一星半点,虽然隔着微信,但最终带来的信任和关联度是不一样的。
下一期“作为85后的公众号粉丝态度”和“传播的价值VS推送的价值用户更关心什么”敬请期待。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