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号转网试点近7年,全国普及才是百姓呼声态度
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号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的地位水涨船高,特别是从今年6月1日开始,注册使用Apps都需要实名制,手机号几乎绑定了你所有的银行卡、支付宝、微信各类Apps,从原来仅承载个人社会关系到现在几乎相当于另一个身份通行证。
这样一来,用户想要更换手机运营商或换号,就变得异常麻烦,银行卡应用等等,都需要解绑老号绑定新号,万一有遗漏,就可能造成财产损失。无需变更手机号就可以修改运营商套餐的携号转网,呼声越来越高。
其实早在早在2010年底,我国就开始了携号转网试点,2013年选择了天津、海南、江西、湖北、云南五省做两期实验扩大试点范围,这些省份的用户可以办理携号转网,这五省覆盖的手机用户约占全国手机用户数的11%,去年全国手机用户数超过13亿,试点服务覆盖的人群达1个多亿,可以说是很广了。
但是,根据工信部的数据披露,从开始试点实验到现在已经过去7年时间,截止2016年6月底,开展携号转网试点的五省(市)却一共只有超过45万用户使用了携号转网服务。相对于这几个省市上亿的手机用户,占比非常低。
为什么携号转网实际需求量很大,但是真正参与到携号转网业务的人这么少呢?主要还是携号转网在目前国内市场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所以不太适合全国推行。去年工信部官方在回复人大代表关于携号转网业务推行问题时,基本回答了为什么不能全国推行。
从答复里摘了几段:号码携带试验总体进展顺利,但通过试验也反映出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号码携带服务涉及大量第三方平台改造和系统内外协调工作,短期内全面完成号码携带全国推广工作难度较大。二是目前我国电信网络核心网正处于向基于4G网络的VoLTE演进升级转型期,对号码携带全网部署具有较大影响,需要平衡问题,把握节奏、同步部署。
回答比较书面化,结合用户的实际反馈给解读一下。第一个难题是携号转网在技术上的问题,短期内难以做到全国推广。不少办理了携号转网业务的用户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大多数的行业短信都收不到了。像是银行动态验证码,Apps的推送,购物提醒等等,基本都收不到。目前运营商们的解决方案是给用户一张新的卡,运营商承担月租费用,需要接收行业短信的都填写新号码,以短信呼转的方式发送到你转网的号码。但是不保证每条都成功,一般来说四大银行,航空公司,支付宝等常用行业短信可以收到了,就是会有一定的延迟,并且有时候应急方案的号码还会欠费,你需要打电话给运营商反映,提醒它续费。实际使用体验很差。
还有就是号码归属问题,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服务商可以实现转网数据的实时更新,所以在用户转网之后,按照以前以号段来区分运营商的方法就不适用了,比如联通的号转到移动之后,移动和联通的官网都没法认定这个号是不是自己网络下的。想要登陆官网修改业务,也要经历一波三折。原本是为了提升用户体验的携号转网,反而给用户造成了各种不便。
第二个难题是现在基于4G网络的携号转网在全国推行较为困难,因为移动,联通和电信三家运营商在4G的网络部署上,资源并不协调,如果全面开放携号转网业务,可能会造成某个运营商基建资源不足以提供高质量服务,而某些运营商却有资源闲置的情况。工信部考虑到平衡问题,如何促进良性竞争而不乱套,实际推进速度就慢了。
携号转网现在进度怎么样呢?工信部已经组织基础电信企业和相关单位成立了“移动电话用户号码携带工作组”,专门负责推动携号转网业务,还制定了《移动电话用户号码携带试验管理办法》,初步建立健全了号码携带组织协调机制。在工信部督促下,三家运营商完成了相应的网络改造工作和2万多项业务测试任务,确保了试验的正常实施。下一步工信部准备着力解决目前携号转网遇到的技术问题,并在现有的5个试点省市选择合适的开展基于4G网络的VoLTE号码携带试验,还要制定携号转网的全国推行计划,推动移动电话用户号码携带服务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不过这只是在规划中的工作,还没有落实到具体的执行时间上。可能还需要等很长一段时间。
如果携号转网最终能够解决目前的问题得以全国落实,对于用户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有了流通选择业务的自由,以前卖方强势运营商说了算的时代就要过去了。自由竞争的市场,不管是在资费还是在服务水平上,几大运营商都要展开积极的调整来吸引用户,最终不管是资费下降还是服务提升获利的还是消费者。
尽管当前的携号转网存在技术和资源配置平衡等问题,一开始可能造成通信市场的一定动荡,但充分自由的市场竞争最终可以自行找到平衡和解决方案。看目前美国和欧洲携号转网发展情况就知道了。不管是技术问题还是资源配置问题,在开放市场都不构成携号转网业务发展的障碍,希望携号转网能够早日落实,推广到全国市场。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