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过了备案这关 就可以闭眼投了?新金融
01
今年网贷政策落地速度明显加快,各大地区验收细则出来,甚至有地区已经率先做了一些平台的验收工作,并公示了拟备案名单。
比如厦门,2017的年末厦门金融工作办公室公示了5家。
如果真落实下来:
如题所问:过了备案这关的网贷平台,可以放心投吗?
大家太过倚重“验收备案”,甚至将之打上“安全”“可信”的标签。因为这点平台也几乎军备赛的,全力进发备案。为了就是取得上岸的门票。
这里不得不泼点冷水,也提前打个预防针:备案不保安全。
虽然备案验收能对平台做多层审核。但能备案的,不一定安全。
这里跟大家拆解一下实际的备案。
备案监管看似上面一纸定夺,实际是个非常庞大复杂的工程。网贷又是个新生事物,当差的公务员可能都是现学的,懂的人可能都没几个。
何况金融办监管的业务范围,不仅有网贷、还有支付、互联网理财、网络信贷等等。
监管人力上非常不足。
因此,过去我们常常碰到新闻里引述“某金融内部人士”惊心动魄的判定后,多半都是虚惊。
也能看到出台的文件里,会出现很多“模糊”条款,甚至不能落地条款。是因为给备案的监管背后也只是一群凡人而已。
何况因为带金融属性的网贷,本身判定上有很强的不确定性。
那么,要怎么监管呢?
监管采取了非常聪明的博弈法则。将备案环节一一做了拆分,进行平台的一一过滤。
02
一:下放到银行,要备案必须上银行存管。
银行赖以生存的根本,就是信誉。监管博弈的就是:银行要接网贷平台的存管逐利,会经过甄选才予以放行。
即便监管给银行开了绿色通道,明确:P2P出问题,与存管银行无关。银行也必定爱惜自家羽毛,对网贷平台做一轮筛选。
这你可能要吐槽:很多存管雷啊。这没错,但也不能否认绝大多数银行存管平台有强得多的经受考验的能力。
无疑放松门槛,摊上存管雷的银行自食其果。投资人不认可,基本在行业内生意就衰了。
尽管银行的公关能力很强,但这种信誉的损坏,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修补。
监管博弈的就是这种:谨慎赚钱的自我约束。
二是:下放到律师事务所。
备案进程,必须有律所法律意见书。
那基本验收备案前,律所已经帮忙过了一遍。这种过滤靠谱吗?
这种事,给律所钱不就妥当了么?
怎么说呢?很微妙。
平台付费律所,辅助备案。律所其实是平台的利益关联方。总不能给了钱,最后出具的意见书是否定的吧。
说不好听的:律所有可能干着广告公司的事,尽帮平台做包装了。
其实,在笔者看来做什么样的意见书,不重要;甚至做包装都没问题。重要的是给出的意见,律所要为此负责、为此做信誉担保。
如果律所想要长期吃这碗饭,就不得不谨慎小心。尽量为减少自己的失信风险而督促平台,做最接靠近合规验收标准的整改、做最靠近自己所出意见方向调整。
毕竟除了律所过滤,最终拍板备案的还是监管层。完全不合实际的意见书,律所恐怕也没法这么赤裸的自我打脸。
因着这样微妙博弈,律所可能是整改落地到平台,重要的中间一环。他们都是监管政策下来后,第一批做细节解读的人群。
除此之外,验收备案的拆解,还有各种证书:网络安全等级证书、ICP证、电子合同签章等等。
这其中已经有不少已经沦为公开叫卖的增信工具,可信的不多。
03
当然监管备案的背后,还有更有强制措施与威严的经侦排查。细节公开的不多,但我们基本能了解:能验收备案,绝非政策出台-执行-验收这么简单。一定是过多轮过滤的结果。
但经侦排查,就会排除掉所有风险因子吗?不能的。同样也存在着权衡平台道德风险、真实业务占比、整体运营风险与造成社会不良等种种因素的博弈。
经过这么多层过滤的备案验收,实际多借他方增信博弈完成。
对于这,有预测2018年的备案,会出现“国资雷”“存管雷”这样的骗局。这或有不可避免。
但实际,别说“一条龙服务”的造假式备案、骗局式备案,就算是真正走流程备案的。也不一定长远安全。
一是备案本身是借多方之力,互相博弈的结果。
二是平台经营并非恒定不变,而是动态发展的过程。谁能保证平台操作上合规,经营和业务上不出现问题?
因此,安全投网贷仍然要挑着投。
但对于2018年,笔者认为情况要乐观很多。监管上来,骗局减少。新平台成立仍然有,平台总数量仍然足够多。
【来源:金评媒】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