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智能驾驶 一场相互甩锅的无解之结

有态度
2021
08/22
21:43
雷锋网
分享
评论

来源:雷锋网

智能驾驶行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前脚刚有蔚来被曝半月内连出两起车祸,后脚又有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遭受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调查。

在这之前,智能车虽常有事故新闻见诸报端,但吊诡的是,这丝毫不影响各大车企以高阶辅助驾驶方案为新车的核心卖点吸引用户。

与此同时,车企间的自动驾驶功能量产内卷还越来越激烈,资本方、企业们普遍认为未来2-3年中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将迎来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一方面事故多见,一方面积极看好。当熊熊燃烧的火焰遇上冰冷的血水,随之也化出了三大疑问:

1、不断的舆论争议,会使一路高歌猛进的行业因此踩下刹车吗?

2、缺位的自动驾驶功能测试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会因此补上吗?

3、除了安全性问题,自动驾驶功能的量产上车还会遇到什么挑战?

反思:这是普通的车祸吗?

在8月14日知名企业家林文钦驾驶蔚来ES8 发生交通事故不幸身亡后,相比于一边倒地指责车企自动辅助驾驶功能的缺陷,有不少车主认为,这只是一场普通的电动车车祸,舆论对自动驾驶事故过度解读。

“在交警通告和视频都还没有出来的时候,其实可以再让子弹飞一会儿,就事论事就挺好。”一业内人士对新智驾如此表示。

理想 创始人李想则在事故发生后呼吁,媒体和机构需要统一自动驾驶的中文名词的标准,避免夸张的宣传造成用户使用的误解。

8月18日,一蔚来车主还针对林文钦发生车祸时开启的NOP功能发布了认知联合声明,表示他们清楚知悉目前蔚来的NP/NOP是辅助驾驶系统,而非无人驾驶系统,蔚来对NP/NOP的介绍、宣传未对车主构成混淆和误导,并呼吁媒体、自媒体在报道和评论前,能对基本的事实和概念进行了解和查证,截至发稿,已有超过500名蔚来车主对这一声明进行了实名接龙。

有意思的是,该联合声明发布后,不少蔚来车主表示自己不想“被代表”。截至8月20日12时50分,蔚来App显示,已有9721人参与#反对车主联合声明#话题。

车主们的临危站队暂且不表,这其中更深层的矛盾在于:车企们一面在媒体提出对辅助驾驶技术的质疑后,认为需要就事论事而不是过度解读;另一面则在享受了""自动驾驶""概念的光环后,指责过往媒体和机构因对相关概念不了解而出现了错误宣传,以此将自身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事实上在事故发生后,厂商们也并不能明确否定,是自身的辅助驾驶功能出了故障导致车毁人亡,目前整个自动驾驶行业也还没有统一的量化指标去衡量系统的感知结果精度。

当配置了辅助驾驶功能车辆的系统安全性无法衡量,辅助驾驶功能的规模化落地还是否有意义?

换句话说,我们还能将这些事故看作普通的车祸吗?

偶然中的必然:各方的无意识合谋

在英特尔高级副总裁Amnon Shashua看来,自动驾驶 规模化所面临的挑战,主要集中在成本、高精地图的普及以及安全性上,尤其是因感知系统故障而导致的交通事故。

自动驾驶感知系统无法识别某些特殊障碍物似乎成为了行业魔咒,技术仍是主要原因。

""其实无法识别某些特殊障碍物的问题,更多还是出现在采用纯视觉感知系统这样的车辆上会多一些,而如果使用了激光雷达,车辆对于某些特殊障碍物的识别率就会提高。""元戎启行合伙人、副总裁刘轩表示。

此前激光雷达派、毫米波雷达派、摄像头派各自争论不休,如今 制造商们更倾向于几大传感器融合的处理器感知系统。

Amnon Shashua则认为,仅是感知系统内部的传感器冗余并不够,为了实现自动驾驶MTBF目标,车辆还需引入系统冗余,即基于摄像头来构建完整的端到端自动驾驶,然后使用雷达/激光雷达构建完全独立的功能,凭借着两个独立的冗余子系统,来降低系统故障的概率。

但不管是从技术成熟度上来看独立的摄像头感知系统,还是从财务成本看车辆搭载两套独立感知系统的可行性,显然目前都还不是智能驾驶 规模化落地的成熟时机。

""前装量产车更关注经济效益,即如何能在相对有限的成本下,实现部分的辅助驾驶功能,这样消费者就能直接使用了。但因为成本的控制,这类车用的传感器相对便宜,以相机的视觉感知为主,很多车型目前也是不带激光雷达的,没有采用多传感器融合的技术,所以技术成熟度还没那么高。"" 刘轩表示。

辅助驾驶系统的安全性和其规模量产落地的经济性仍旧存在着不小的矛盾。

另一方面,此前国内外车企在车上升级自动驾驶功能时,仍未有统一的测试和考核标准,一般都是企业自主研发、完成内测后将其推向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带来了潜在的祸患。

一场场车祸对行业来说是警示,但更需法律上的震慑,这其中仍有许多问题比如交通事故责任、自动驾驶公司的测绘资质、数据隐私等都需要明确。

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长春、杭州、长沙等地各有一套智能网联 道路测试的管理方法,但还没有关于智能驾驶 在公开路段上路的相关规定,另外目前的相关政策也多为行政法、民事法方面的规定,刑事立法仍处于真空地带。

“用现在的刑法去规制自动驾驶的问题在于,自动驾驶技术在尚未到达高安全性的情形下,发生交通事故是不可避免的,而交通事故的责任主体在自动驾驶情形下将变得更多元,如果使用现有的刑法去评判交通肇事案件,可能会漏掉应当承担责任的主体,或者说让现有的刑法中已经规定的责任主体承担不适当的更重的刑罚。”

太琨律创始合伙人、太琨律(成都)四川琨爵律师事务所主任朱界平律师告诉新智驾,“驾驶人在驾驶车辆过程中即使使用了辅助驾驶功能,也应当随时保持谨慎和对车辆的掌控,如果完全不管控车辆,任由其自动驾驶应当属于危险驾驶。”

过往的事故常常将责任归为是车主误操作,但不可否认,成本制约、技术障碍、法律法规缺位等都是这一场场意外的隐形始作俑者。

补救:车企还应该做些什么?

武汉理工大学 工程学院副教授、东风 公司博士后杨胜兵则表示,自动驾驶事故是自动驾驶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问题,会通过仿真、行业交流、相互合作、示范园区运行、开放道路运行等环节来不断减小事故。

“同时,我们社会各界要充分认识自动驾驶这个事物,前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特别是年轻的用户和激进派需要防范重大事故风险,谨慎使用自动驾驶功能。”

蔚来事件第二天,网友爆出某车主在高速自动驾驶时玩游戏

但对于已拉弦上马的车企来说,目前更重要的,还是如何挽回潜在消费者对当前自动驾驶技术的信任。

“(这是)非常不幸的一件事,对行业有很大的震动。在辅助驾驶方面,我觉得最危险的就是人觉得系统是安全的,从而完全丧失了警惕,结果系统还有很大的隐患,然后就出现了问题。这也是为什么谷歌当初在做自动驾驶的时候,没有提出辅助驾驶的场景,而是认为无人驾驶才是真正的安全。”在8月16日的媒体沟通会上,无人驾驶公司轻舟智航创始人于骞表示,安全性是自动驾驶的红线,自动驾驶的提出主要就是为了解决安全问题。

2020年10月份,欧洲车辆权威机构Euro NCAP公布了针对多款车型辅助驾驶系统的评分,其中粉丝众多的特斯拉Autopilot评分仅为中等。

“特斯拉的辅助驾驶系统名称Autopilot是不恰当的,因为它暗示了完全自动化。特斯拉在宣传资料中说是自动化,在操作手册中又指出了系统功能的局限性,这会导致消费者混淆。”

在评估报告中,Euro NCAP还指出,特斯拉Model 3的状态信息很清晰,但却没有提供能让驾驶员在直接视线中看到系统状态的平视显示器。

另外,虽然Model 3配备了内部摄像头,但它却并不用于驾驶员监控,在驾驶员猛打方向盘时,Autopilot 更是直接下线完全不管了。

Euro NCAP认为,特斯拉Model 3在车辆辅助水平方面表现出色,但却未能在高水平的辅助驾驶功能支持与类似水平的驾驶员参与度之间取得平衡,这可能因此导致驾驶员对辅助驾驶系统的过度依赖。

与此同时,通过智慧芽全球专利数据库中检索可以看到,截止发稿,在专利申请总量、有效授权专利量和有效授权专利中的发明专利量来看,蔚来分别拥有4269件、2370件和364件,特斯拉的数量则分别是4011件、1458件和1150件,虽然二者在专利申请总量上不相上下,但是在有效授权的发明专利上,特斯拉优势明显。

另外从智能驾驶相关专利来看,蔚来(全球)“智能驾驶”相关的有效授权专利为155件,其中发明专利为75件,特斯拉(全球)“智能驾驶”相关的有效授权专利为1457件,其中发明专利为1150件。

这些数字说明,整体上中国新能源车企的技术储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最近的事件也是在让行业反思,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是否应该以安全为第一要素去考虑。这其实也是我们之前一直在思考的,包括通过路端和云端去做多套安全冗余系统,包括优先落地城市公共服务车辆,这些都是基于对安全优先的 思考。”另一业内人员对新智驾如此表示。

这些思考同时也应包括如何规范宣传措辞、是否应该增加激光雷达、车舱内的方向盘重力感应系统、对驾驶员的监控系统又该如何改进等等,但这些对自驾事故强制且被动的防范,远不及用户意识上的主动规避来得有效。

“辅助驾驶功能的真正用户对这项技术的期待和技术的发展其实是存在差异的,辅助驾驶要求乘客不能放开手,但接收到的信息误差,导致乘客相信他坐在车上可以完全不管车辆的驾驶,这最终一定会导致不安全风险的存在,这也会对行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

刘轩认为,企业和用户对辅助驾驶的技术发展程度必须要有更透彻的理解,包括这项技术目前能提供什么功能、存在哪些风险、什么地方又必须人工来干预等,这样才更有利于行业发展。

某车企的新车宣传语

某车企的新车宣传语

对此理想 创始人李想也在社交媒体中提出了统一""自动驾驶""中文名字标准的必要性。

“L2 、L3 什么的用户听不懂,建议统一名称:L2 = 辅助驾驶;L3 = 自动辅助驾驶;L4= 自动驾驶;L5 = 无人驾驶。一个多余的中文字也不有,避免夸张的宣传造成用户使用的误解。在推广上克制,在技术上投入,对用户、行业、企业都长期有利。”

量产之路

多名专家和业内人士都认为,偶然的自动驾驶事故不会使自动驾驶量产时间延长。

""即使特斯拉在美国有相当数量的事故发生,但它的 交付量在这几年仍在不断上升,市值也一路飞涨,原因在于这种辅助驾驶功能确实能在很多地方解决民众出行中的问题,比如在高速公路行驶时,能减轻很大压力,消费者是有需求的。""刘轩认为。

一自动驾驶赛道投资者也同样坚定,自动驾驶是大势所趋,并不会因为一些事故而影响趋势,目前还没有看到立法约束自动驾驶行业的苗头。

另一车企高管则指出,目前的舆论,对辅助驾驶功能和安全、便捷(自动刹车、泊车辅助等)相关的方案影响不大,对解放司机注意力的功能和方案可能会有一定影响。

自动驾驶赛道依旧火热一片,未来2-3年快速铺设规模成为趋势,厂商们则将步子迈得大又快,生怕落后一步。

今年1月9日,蔚来发布其智能电动旗舰轿车ET7,预计在2022年一季度开启交付。根据当时的介绍,蔚来ET7最大的亮点就是自动驾驶技术,这款车基于NT2.0平台开发,搭载NIO Aquila蔚来超感系统、NIO Adam蔚来超算平台等,号称将能逐步实现高速、城区、停车、加电等场景下轻松安全的点到点自动驾驶体验。

而为了按时交付,8月13日,一反众车企同期在国内进行高温测试的惯例,蔚来在其官方微博宣布,蔚来ET7在新西兰完成了为期一个月的冬季测试。

蔚来还在其8月11日发布的财报中透露,2022年蔚来将提供基于NT2.0的三款新产品,ET7是其中一款车型。

“随着电动 在全球的采用开始达到临界点,我们认为必须加快新产品的推出,为全球市场不断增长的用户群提供更优质的智能EV产品。”蔚来创始人李斌表示。

另外,其他车企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也在不断迭代。

今年1月份,小鹏正式推送XPILOT 3.0 公测版,在智尊版车型中,小鹏P7开放了高速NGP(Navigation Guided Pilot,自动导航辅助驾驶)功能,其特点是在高精地图覆盖的区域,车辆可以基于用户设定的导航路线,实现从A点到B点的自动导航辅助驾驶。

理想的最新一次OTA升级在今年7月份,针对2020及2021款车型进行了辅助并线的功能优化。特斯拉则在6月底通过OTA升级,召回28.5万台车辆,进行主动巡航控制相关的逻辑及提醒方式优化。

一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车企并非不想确保辅助驾驶系统的安全性,但无奈受当前技术水平限制,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只能先量产再迭代。

主机厂对相应政策的呼声也很高,诸如广汽、长安已做好自动驾驶车辆的量产准备,一旦L3级相应法律法规明确,相信赛道玩家们亦会随时跟进。

技术成熟度、成本接受度以及法律法规的容忍度是影响智能网联 量产的三大主要因素,其中技术成熟度是核心,直接决定着后两者的进展。

“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肯定首先要确保自动驾驶是安全的,他才会批准这项技术的逐步测试、示范运营,到最终完全推向市场。自动驾驶成本一方面指制造成本,比如硬件设备、软件研发,另一方面则是运营成本,如果技术成熟了,做到了更先进的优化和改进,就意味着用更低成本的传感器、计算设备,自动驾驶功能就能做到同样或更高的安全性。”刘轩认为。

目前自动驾驶有以Waymo为首的跨越式技术路线,还有以特斯拉为首的渐进式技术路线。跨越派认为辅助驾驶场景的安全性远不如人类驾驶的高,因此选择先进行算法迭代、优化,待技术成熟了再发布产品,推向市场,渐进派则选择先推出产品,借此搜集数据,再进行迭代、升级。

二者各有利弊,跨越式路线确保了安全,但面对一直可以进行完善、升级的技术,却遭受着经济、信心的考验,渐进式路线技术产品化压力更小,却对系统安全性、用户对技术的理解、后期硬件的改造升级、数据利用率有着更高要求和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技术路线不同,最终谁能成为主导目前难以预料。

总 结

可容许风险理论则认为,将某种新技术给社会带来的大幅收益与无可避免的损失相比,损害不可避免时是可以不予归责的。

“新事物商业化的过程,就是需要通过不断地试错来完善,这个规律在手机、电脑行业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只是 行业比较特殊,它的很多错误常常会通过血的教训来验证,但这并不会使自动驾驶的量产时间延缓。” 行业分析师张翔也对新智驾这样表示。

面对事故,业内的人不断提到自动驾驶仍在发展之中,许多方面都待完善。

但其实目前看,这些自动驾驶事故并非无可避免。

过去一年,自动驾驶赛道融资案例一个接一个、金额不断加码,辅助驾驶功能还在马不停蹄地上车量产,消费者对此技术也期待值涨满,但不管是车企、政府、媒体、机构,还是消费者本身,或许都应该在烈火烹油的当下,适当慢下来一点,思考到自身的责任。

有车企高管就对新智驾坦言,目前智能驾驶行业无论在技术上还是营销上,确实是冒进的。

""有点像互联网行业的打法,就是比如一个产品只做到60分就投入运营,然后慢慢迭代,因为如果等我做到90分再去运营,市场份额可能就被抢光了。""他进一步指出,目前自动驾驶L2级以下的都比较成熟,但城市公开道路L3级以上的,在车型、车道线、行人、天气、光照等不同的路况方面都有待改进。

那么,自动驾驶的未来该怎么办呢?

恐怕还是得一步一步走,经历一个必不可少的历史发展进程。

智能驾驶的缺位、错位与归位第二问

智能驾驶因事故陷入争议,但新事物的诞生与成长总是与风险相伴。回顾与反思是必须,向前与展望也同样必要。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互联网的增长红利耗尽了。
态度
有赞可谓是 " 成也 SaaS,败也 SaaS"。
态度
被网友心疼而一夜爆红的鸿星尔克,还在“野性消费”着。
态度
在传统的观念中,人们总喜欢给年轻人下定义。试图用一个词、一个场景,去唤醒同一时代的记忆。
态度
2021 年,世界首富的宝座几经易手,但超级富豪们都有着共同爱好,不少人热情投入航天事业,将巨额的财富倾注其中。
态度

相关推荐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