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零担快运市场风云变幻,相较于继续苦海挣扎的同行们,安能物流却再次迎来了一个丰收大年。
过去一年,安能的零担货运总量来到 1415 万吨,同比增长 17.5%;日夜兼程的付出,换来了首破百亿的营收,涨至 115.8 亿元;及大超预期的盈利,经调整净利润 8.37 亿元,激增 64.2%。
为以上业绩提供稳健支撑的是,安能不断打强的基层网点以及坚持如一选择安能的客户。
2024 年,安能的网点数来到 33000 家,全国乡镇覆盖率达到 99.3%,即便是在珠峰大本营也能实现 " 送货上门 " [ 1 ] ,堪比快递市场的邮政。
稳步提升的终端客户,与高密度的网点覆盖遥相呼应,2024 年,涌向安能怀抱的中小企业客户跃进至 630 万,同比增长超 80 万。
而不论是货量、营收、利润的 " 三线超预期 " 战绩,还是更多人选择加入、使用安能,都共同标志着一件事情,在行业竞争加剧和普遍陷入 " 增量不增利 " 的背景下,安能已走出一条独属于自己的高质量增长之路。
潜力更大的物流生意
2019 年前后,头部快递均磨刀霍霍,申通在义乌一度 9 毛揽件,目的打完最后一场淘汰赛,形成寡头垄断。
但遗憾的是,倾泻数百亿的价格战打到现在,除了极兔借收购取代百世以外,市场的竞争格局几乎没变。更具体点说就是,顺丰与 EMS 牢牢占据时效件市场," 三通一达一兔 " 瓜分电商件,京东物流则仍是大树乘凉。
稳定的市场格局背后,除了行业整体天花板影响之外,也有各家经过激烈竞争后,均已建立足够的大规模优势,最晚入场的极兔,去年日均订单都已超过 5000 万单。
相较格局稳定的快递,安能所处的零担快运,具备两大显著特征:一、行业规模更大;二、龙头集中度仍然较低。
站在更高的公路货运视角来看,快递与零担快运属于近亲,一般来说,体积或重量较大的货物适用于零担快运,如家具、家电等电商产品,可简单理解为 " 大号快递 ",此外制造业、批发零售端等商家的货物运输也选择零担快运。
在物流货运行业,收费通常与货值高低与重量大小紧密相关。相较于 "9.9" 遍地走的快递市场,重量更大、货值更高的零担市场在体量端具有天然优势。
事实也是如此,快递在 2021 年才勉强突破万亿,而零担快运则早在 2015 年来到 1.1 万亿,目前则正在向着 2 万亿发起冲刺。
除规模抬高了天花板以外,零担快运还处于行业整合出清的早期,对享有 " 快运之王 " 之称的安能而言,也将在规模优势的加持下,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沿着堂兄弟快递过河,份额向规模更大平台集中已是无需证明的公理。2018 年,随着通达系纷纷跨过 " 日均 2000 万单 " 的临界点,国通、全峰、优速等中腰部快递,在成本的绝对劣势下开始纷纷退场。
2019 年末,后知后觉的唯品会发现,选择自家的品骏快递履约成本反而更高,最终只能将份额让给通达系。
头部品牌的成本优势,在零担快运市场也正在复现,即使抛开尾部小玩家,不少中腰部品牌,仍然没有积累出足够的规模来摆脱亏损泥潭。
而反观领头羊安能,其货运总量不仅已经超过 1415 万吨,盈利能力也不断提高,全年毛利率来到 15.9%,同比提升 3.1 个百分点。
本质上而言,不论是更大的市场规模,还是行业尚处于整合出清的前夜,揭示的都是同一件事情:在 5 万亿的公路货运市场,零担快运有着更强的潜力。
安能是快运行业第一家做加盟制的企业,遍布各个乡镇的 " 门店 ",既是以上潜力最重要的载体,也构成了自身最深厚的护城河。而深谙于此的安能,早早多举措并进搭建出一张高密度、强稳定性的网络生态。
共同富裕式扩张
过去加盟制的快递快运企业,对网点的主要管理方式就是 " 以罚代管 ",而这正是平台与网点双向奔赴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前者寄希望以此解决物流重人力特点下的低效问题,后者则被琳琅满目的罚款指标绑住了手脚。
也正因如此,网点流传最广的调侃段子是:即使是研究生也无法研究明白货量、运营等罚款指标的计算规则 [ 3 ] 。
搭建出更好的网络生态,是安能近几年改革的核心方向,目的是与加盟商共同富裕。
2023 年 6 月,安能不仅率先打破惯例取消网点货量考核罚款,主动松绑加盟商货量紧箍咒,还将变相给加盟商压货量的包仓费,由必选转成了可选。
主动释放加盟商货量压力,是安能摒弃 " 以罚代管 " 的切面,除此之外,安能也主动将稽查、综合 KPI 考核等 50 多项罚款,全部变成过去式。
巅峰时期,安能的罚款性收入一度高达 3000 万 / 月,而随着罚款的取消,网点的成本压力快速下降,部分中型网点每月经营成本能直降数千元 [ 2 ] 。
除了着力降本外,安能还推出充满竞争力的产品,以及多种切实可行的赋能方式,来不断增强网点的成长性和经营创收能力。
前者体现为 "3300 王牌产品 " 的升级,重点推出与同行差异化的 "0 加收 " 政策,具体而言为 300 公斤内的货物,特殊区域(保税区、电商仓、大型超市、偏远乡镇等)全额免除加收费。此外,在产品收转运派签各环节发力,提升服务,比如推出 "9996" 时效标准,满足客户的更高时效要求。
高性价比的产品 + 稳定的预期,不仅让电商、中小企业、个人等客户主动向安能网点投怀送抱,简洁明了的计费方式,也减少了发货的沟通和协调成本,提高了整体运营效率。
后者则是通过首创 " 销售 + 运营 + 客服 " 三位一体服务网点的 " 铁三角 " 团队,直接将资源与服务下沉至一线。这种扁平化模式使决策更贴近市场需求,增强了网点的自主性与灵活性。
此外,安能还搭建 " 安能学堂 " 总裁班,将平台总结的经验、积攒的网络势能传导给网点,目的是在激励竞争的市场中,快速帮助网点补足短板。
2019 年开业的长葛后河网点,专注于浴室柜等家具产品的运输,其去年的蜕变具象化展现了以上举措给网点带来的帮助。
2024 年,在 " 铁三角 " 全方位赋能支持下,该网点二级门店数量激增超 20 个,同时依托 3300 产品系列 "0 加收 " 等差异化市场政策,发货量实现近 3 倍的增长,成为当地卫浴货运市场的头部。
从本质上来说,不论是主动摒弃传统 " 以罚代管 ",还是赋能网点突破收入天花板,都从最底层重构了网点与平台的关系。更具体点说就是,将原本 " 平台与网点 " 的敌对关系,变成了一个风险与收益共担的共同体。
新型的关系也在无形中不断反哺、增强着安能网络生态的实力:过去一年,安能全国网点净增超 5000 家,7 成以上都来自同行,头部网点留存率 97%。
而更高的头部网点留存率和不断涌入的同行,都在为安能 " 量价齐升 " 的有效规模增长打下更加坚实的地基。
碎片化下的戴维斯双击
物流作为商流的载体,后者在历史进程中的转变,往往会为前者带来巨大的机会。
快递是最为显著的例子,此前其使命基本只限于录取通知书、发票等特殊价值的物品,但随着电商将鞋袜、零食等日常商品线上化后,便开启了一段长达十几年的激烈变革。
这种变革的力量正在迅速向零担快运市场涌来。以常见的大件电商为例,最近五年,线上家电、家具等商品的线上渗透率提高了 20-30 个百分点,原本只能在角落 " 捡瓜落 " 的全网型零担,开始走向舞台中央。
原因在于,曾经此类大件商品,通常会经传统批发渠道才能辗转到消费者眼前。这种商流模式,品牌方只需将商品用专线物流转运给省代,省代再通过区域性物流交给门店,门店上门交付完成最后一公里。
从全局来说,大件电商渗透率的提高,只是商流碎片化的一部分,在近 2 万亿的零担市场上,前两大 " 金主 " 制造业和批发零售,均在从大批量、少批次向小批量、多批次转型。
转型的原因也不复杂,当下市场变革太快,小批量、多批次的发货模式,既能降低存货风险,也能更加灵活应对市场的变化。
随着商流碎片化浩浩荡荡向前,安能所处的全网型零担,也成为了最大潜在受益者。
区域型、专线型和全网型,共同支撑起了近两万亿的零担市场。三者的核心区别为网点分布不同,前两者的核心优势为不涉及转运,因此成本更低;而全网型的网点覆盖更全,因此拼单能力更强。
但随着大件电商渗透率提高以及小批量的转型,专线型与区域型的生存空间都在不断被压缩。原因在于,两者受限于网络覆盖面,在既定时间内完成拼单的难度会不断提高。
事实也是如此,据艾瑞咨询统计,全网型快运市场规模由 2018 年的 300 多亿来到 1500 亿附近,而区域型、专线型则均有不同程度的萎缩。此消彼长之下,全网型的市占率也快速抬升至 16% 上下。
另一方面,随着龙头规模越做越大,加之企业内部精细化运营降本,原来相对弱势的成本优势,也逐渐显现出来。
行业龙头安能的财报完美呈现了这一点,在 " 聚焦有效规模增长 " 战略下,得益于优化分拨结构、拉直干线,提高人车场效率,推动成本持续节降。同样是发一车货,2024 年的运输成本、分拨成本仅为 301 元 / 吨、102 元 / 吨,同比降幅分别 5% 和 16.5%。
言而总之,在商流碎片的大趋势下,全网型龙头安能极有可能迎来,收入规模不断扩大,盈利水平也不断抬高的 " 戴维斯双击 "。
目前,全网型零担已有整合出清迹象,前五名市占率已经超过 60%,而以成熟的美国市场为镜,其零担头部公司 ODFL 在行业整合阶段,不仅拿下更多市场份额,盈利能力也不断提高。
2010 年,美国零担完成初步整合,此时 ODFL 营收不足 15 亿美元,但凭借成本领先与差异化服务,2024 年稳步增长至 60 亿美元附近,净利率在这一过程中也由 5.1% 大幅跃迁至 22%。
同样的剧情也在国内上演,过去几年,龙头安能的营收增速也一直都领先行业整体,换句话说,市场的份额正在稳步向安能集中。
另一方面,安能的盈利能力,也随着更赚钱的小票占比提升大幅提高。2024 年,在商流碎片化的助推下,迷你小票增速高达 30%,几乎是营收增速的一倍,顺利撬动经调整净利率由 5.1% 增长至 7.2%。
处于行业整合初期的零担快运,龙头安能不谋而合的与海外优秀同行,迈出了同样的步伐,正确道路上稳健前进的寓意不言自明。
更为重要的是,国内 5 倍于美国的零担规模以及自身尚未破 10% 的净利率,清晰的描绘了,当安能沿着此道路前进后,所能期待的巨大潜力和美好未来。
来源:远川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