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险“高保低赔”的乱象频发,车主利益如何保障?

行业
2019
09/09
22:35
功夫AUTO
分享
评论

来源:功夫AUTO

近日,新能源车险“高保低赔”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一位北京消费者购买了售价为16万元的某品牌纯电动轿车,补贴后实际支付价格为6万元,并按照16万元的金额购买商业保险。

保险期间内,这位北京消费者驾驶该车辆发生单方交通事故,但保险公司仅同意赔付当时购车实际支出的6万元。

因此,这位车主感觉自己遭到了保险公司的“欺骗”。

而这个案例爆出后,一众网友调侃其为“霸王条款”,更有诸多新能源车主纷纷表示拥有类似“被坑”经历。

到底新能源 保险的“高保低赔”是行业常态,还是个别“套路”?而消费者自身的权益又该如何维护?

消费者“不满”,保险公司“委屈”,到底谁是弱势方?

很多新能源车主认为,目前保费金额和保险条款对于他们来说并不合理。

现阶段,多家保险公司都对新能源 实行“按购车补贴前的价格投保,按补贴后的价格赔付”的策略。

而由于这“不公开”的行规,车主既要承受较高的投保价格,同时在发生意外时,只能获得较低的补偿。

由于新能源 的补贴较高,与用户实际购车的价格相差较远,这样的“行规”似乎很难保障车主的利益。

同时,保险条款无法覆盖车辆可能出现的风险,且单车平均保费相对较高,因此,新能源 车主愈发不满。

而在车主“不满”之际,部分保险公司也大吐“苦水”。

“当前很多登记为家用车身份的新能源 ,其实是参与运营的网约车,由于使用频率较高,这些新能源 更容易出险。”一家财险公司理赔部负责人表示。

“从单车赔付价格看,新能源 的零部件更换及维修价格也要高出传统燃油车。”

此外,保险公司自身对新能源 的勘察、定损、理赔人员的培养也才刚刚起步,技术手段有限,且行业缺乏统一的操作流程。

基于以上原因,保险公司承担了较高的成本,这也是“高保费”的由来。

虽然两方都主张自己是弱势方,但部分保险公司在车主投保时,没有明确的告知用户其采取的是“高保险费低价格理赔”,显然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这不仅误导了消费者,也将风险转嫁给了消费者,导致目前新能源 车主成了被制约的一方。

功夫 认为,保险公司应如实告知投保人相关情况,尊重消费者的选择权、公平交易权。

乱象频发,车主利益如何保障?

随着新能源 行业的快速演变,“高保低赔”现象也成为现阶段发展的畸形产物。而在市场“乱象”频发的情况下,谁来保障车主们的权益?

或许,保险行业也必须针对新能源 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险种和理赔,才能保障双方进入良性发展的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至今尚未出台新能源 专属保险。而以往“强套”燃油车保险条款的做法,无疑会引发了消费者和保险公司在赔付责任上的一些分歧。

功夫 认为,在现阶段新能源 市场发展的关键阶段,相关部门应出台全国统一的标准,设计出一个适用于新能源 的“专属保险产品”。

譬如,其中不仅需明确规定按照补贴前还是补贴后的价格承保,还需明确赔偿界限,在车损险中对新能源 电池自燃、短路、碰撞损失等风险及其赔偿标准进行判定。

尤其是此前连续发生的几起新能源 自燃事件,更让社会对新能源 专属保险的出台愈发关注。

写在最后

当前,新能源 保险都是套用燃油车保险的设计思路,但其结构与燃油车有诸多不同,“生搬硬套”无疑会衍生一系列社会问题。

而“生搬硬套”的做法,更会在某种程度上破坏新能源车险市场的发展,甚至影响新能源车消费者的购车决策。

此外,监管部门也因对新能源 理赔一些不合规的行为进行“纠错”,进一步规范行业行为。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如今路上跑的车越来越多,道理也越来越拥堵,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我们在日常开车中也总会遇到一些不遵守交规的司机。特别是以下5种行为,虽然不违法也不违章,但却令人觉得非常恶心,看看...
行业
有人说城市道路过于拥堵,车子就算有再好的性能也发挥不出来。因此,经常在一些选车的平台下面看到很多人说,在城市通勤,不需要追求动力性能的观点。对此,老司机笑道称,排除价格因素外,动力当然是越强...
行业
对于国人来说,尤其是见证了新中国 发展的人们来说,红旗品牌成为了他们的骄傲,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红旗在市场上的表现却让他们骄傲不起来。
行业
提到他的名字,国内消费者或许会有些陌生,但是在欧洲,他早已是家喻户晓的MPV车型代表作,1984年就推出的它,称之为MPV的鼻祖也毫不为过。他就是今天的主角——雷诺Espace。
行业
在新车D60上市一个半月后,8月底,上汽大通为D60又举办了一次上市发布会。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上市的D60是“能够覆盖80%用户需求”的全民推荐款。
行业

相关推荐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