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特斯拉在电动车市场里处于标杆地位。
类市值全球第二,仅次于丰田 ;北美新能源车半壁江山的份额,属于特斯拉,欧洲最畅销电动车,特斯拉Model 3连续2年成为全球销量最好的纯电动车型,全球年销量超过30万台。
且,随着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的更新,特斯拉依然在刷新着自己的数据,3月10日,第100万辆电动车完成下线。
从销量成绩上,特斯拉已然在欧洲市场、北美市场、中国市场这三大全球顶级 市场站稳了脚跟。
却唯独,没有征服日本市场
2019年全年,特斯拉在日本市场的销量成绩在1200台左右,去年日本消费者购买的进口电动 中,大约90%来自特斯拉,而去年日本进口电动 销量总和仅为1378辆。
如果从特斯拉在日本所花费的心血,再对照埃隆马斯克曾经的预言-"日本将成为特斯拉的第二大销量来源",这样的成绩显然说明工作没有很好的完成。
2010年,特斯拉上市后的第二天,交付亚洲用户的第一辆跑车Roadster就已送去了横滨。2014年,埃隆马斯克向日本客户交付了第一辆Model S轿车。
以中国市场作为对比,虽然特斯拉方面没有公布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不过,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此前曾发布数据称,特斯拉中国2019年全年上险数为45372辆,其中Model 3为33903辆。
究其原因,可以总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1. 品牌认知度差,日本自身就是 大国,有丰富的成熟可选,且因为特斯拉一直奉行直销模式,罕有广告投放,于是认知度低的惊人这点很好解释。
2. 市场层面的封闭,日本对进口 施行免税政策,而美国却对 征收2.5%的关税,对卡车征收25%的关税。
3. 服务层面无法保障,缺乏适应本土的"白手套"。日本消费者买车不像买家电那样,在这里,经销商与客户的个人关系非常重要。买车时, 经销商通常会向买车人提供额外的优惠,比如免费保养和免费洗车,有些经销商甚至会定期上门拜访忠诚的客户。
4. 现实问题,充电网络的不完善,以及停车位不足,大多日本车主只有一辆车,购买电动车用于日常使用,风险太大。
从日本人不买特斯拉 看中国车企的新机会
一个成功者的失败案例,显然能带来非常多的启示,特斯拉在日本的销量萎靡,就是这样。
第1点, 品牌感知度差。在如今的中国 市场,特斯拉被认定为一个纯电 的豪华品牌,率先投放且售价不菲的Model S和Model X很好的完成了树立高端的任务,如今又靠着Model 3去刷新销量成绩和企业营收。
但,对于中国车企而言,特斯拉的品牌感知度并非不可击破。特斯拉的多变,包括交付车辆与实际信息不符、包括针对中国使用无钴电池等,正让它在消费者心中的可信度变低。并且,能看到蔚来、广汽新能源等车企,已经实现了抢夺特斯拉份额的任务。当后续传统车企吉利、长城等逐渐在这一领域加码时,特斯拉Model 3目前的地位并不稳固。
第三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短板。直销的理念,让特斯拉在服务端并没有那么贴心,如果从豪华品牌的角度衡量,特斯拉不仅比不过传统的豪华品牌奔驰、宝马、奥迪等,甚至距离蔚来还有很大差距。
至于第二点和第四点,中国市场和日本市场显然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中国市场的消费能力更强,且更愿意尝试新鲜事物。
对于中国市场而言,更大的不同在于,竞争对手远远多于其他地区。特斯拉既要面对传统的德系巨头,它们在品牌认知度层面和服务层面有着绝对的优势,要面对转型的日系品牌等,它们在新能源方面有自己的储备,并且认知度与服务表现都更好。
而且,还要面对中国自主品牌和本土新势力的竞争,它们能把成本、售价做到更加亲民,配置表现、豪华感营造做到更强,并且更新迭代的速度更快、智能网联的表现更丰富。
写在最后:
特斯拉,在中国的未来,实际上并不明朗。尽管它在电池核心技术、电池管理能力、动力方面、自动驾驶方面和车规级芯片能力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但,短板依然明显。
如果在服务层面、产品的丰富度层面不进行扩展,依然维持着直销的思路、依然只强调驾驶、自动驾驶能力方面,它会遇到大问题。
因为,中国市场的消费者,对于车辆的兼容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短时间内,特斯拉可以拿下小众市场的份额,但长期来看,它并非中国市场的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