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业已经加入"互联网+",但颠覆不了整个行业产经
平时说殡葬,读者会觉得晦气。所以只有在清明节来临之际谈殡葬,才「刚刚好」。记得去年的一篇文章《如果殡葬业也加入互联网+》火遍贴吧、微博、朋友,读过此文的人都会为脑洞大开的作者改变的广告词「滴滴一下,马上出殡」、「扫一下二维码,有机会免费火化」笑的合不拢嘴。但作为创业编辑的我正儿八经地回到一下该文章的题目:殡葬业已经加入「互联网+」。
与美国文化不同,尽孝是每个中国子女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父母的身后事也就由子女全权负责。而好面子的中国人,在父母生前不一定做到尽孝,父母死后一定要将葬礼搞得风风光光,以显示自己的「尽孝之心」。与此同时,殡葬业的商家利用「死者为大」「尽孝心不打折」趁火打劫逝去亲人的人们,久而久之,殡葬业显然已成为存在暴利的垄断行业。
创见之前的一篇文章《只有死一次才知道服务好不好,殡葬 O2O 能否颠覆暴利产业》中介绍的入驻美国著名种子孵化器 Y Combinator 的 Willing 就是加入了「互联网+」的殡葬业产品,它专门为客户提供免费遗嘱订立和死后葬礼规划服务,瞄准的目标是美国 200 亿美元的殡葬市场。它的产品理念是」生前规划好身后事,死后不麻烦后辈子孙「,所产生的费用也是客户自己承担,带有西方独有的契约文化。
但加入「互联网+」之后,暴力垄断的中国殡葬业能否有所改善呢?
破冰之路遥远,先活下来再做打算
殡葬这种自带阴霾属性的行业,如果不是家族企业,谁还会做?这造成殡葬业在中国成为既封闭又神秘的行业。虽然殡葬业受政府定价、政府管理,不以盈利为目的,但垄断的墓地开发资源给
一些殡葬管理者和领导者打开了做死者生意的通道,信息不对称造成天价墓地;而生者在为死者花钱时一向慷慨大方,造成包括火化费、遗体接运费等在内的殡仪服务消费上万块;再加上黄牛党趁机捞一把,死者有一种「死不起」的赶脚。
所以加入「互联网+」的殡葬业,必须解决价格不透明、收费混乱、殡葬从业人员稀缺且分散的痛点。
未上线就拿到 200 万天使投资的恩雪天使试图走 O2O 电商,将产品定位为「中国殡葬领域最大最权威的信息和交易平台」,服务殡葬领域众多商家和众多殡葬领域客户。但这家公司在上线一年后关闭。究其原因除政府管制外,不外乎有 3 个:1. 公司起步在柳州相对落后的城市,用户消费习惯一时半会适应不了互联网思维;2。线下的商家已经形成自己的用户群体,很容易被用户认可;3. 恩雪天使团队缺乏殡葬业前辈指导,进入殡葬业存在圈子壁垒,找不到合适推广渠道。
成立于成都梵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产品「存在」是以 O2O+B2B2C 的模式,从降低服务成本和服务标准化双向切入。在 B 端,整合线下零散的策划师、礼仪师、入殓师等人才资源,帮助殡葬服务公司转型;在 C 端通过微信服务平台以透明的价格提供殡葬相关服务。同时还筹备阳光会馆,直接为用户提供现代殡葬礼仪的全程策划、设计、执行,也包括绿色墓园的树葬、花坛葬、草坪葬、水葬、海葬等生态葬及艺术葬。但这只是存在的初步想法,日后还需要实践去证明能否行得通。
由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投资 150 万的「彼岸」,是在真格合伙人王强的建议下将「落叶」改名「彼岸」,取佛教这种「超脱生死境界」之意。而创始人徐毅最初打算做一网站,但深入行业调查之后发现必须开实体店,才能真正打通这个特殊的行业。通过网上明码标价将彼岸可提供的产品与服务消费透明化,对整个行业的影响非常大,招来传统店面的排挤,又因为线上根据浏览信息的推送遭到许多人的谩骂。虽然媒体报道过彼岸三个月实现收支平衡,但其生意并不好做。
2015 年 3 月 21 日在上海上线公测的「一空网」是国内首家后人生一站式服务平台,平台功能主要包括网上族谱库、捐献器官、网上祭祀、殡葬用品销售、全国墓地在线销售、资源搜索,线下则有入殓师服务、临终关怀与人才培训等内容。但作为平台,类似于淘宝,只是将线下的殡葬产品和服务搬到线上,让消费者在明码报价的服务下去选择,仍然没有完全打破殡葬业的暴利垄断。
可能是受 Willing 的启发,北京同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旗下葬服务平台「爱佑汇」与泰康人寿合作推出「生前契约」,即给自己买份保险,去世后可由爱佑汇全权代理殡葬服务,或由保险受益人领取保险额。看起来「死生契约」很有远见,但在中国人眼里,「身前怎顾身后事」的观念根深蒂固,只有那些不想尽孝之人才会说服父母去购买吧。
纵观以上 5 种产品,不难发现产品涉入殡葬业深浅不一,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例如传统店排挤、产品推广困难、市场前景不明等问题。但这些项目肯试水暴力垄断的殡葬业,值得表扬和赞赏。因此,不管最终结果如何,研究和借鉴恩雪天使的失败经验,先活下来再做打算。
颠覆不了行业,但至少可以撼动根基
毫无疑问,殡葬业在我国是朝阳产业。每年有接近 1000 万的死亡人口,并且死亡率又是以每年 7‰的速度在增长。伴随着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殡葬产业自然就呈现增长趋势。据统计,2015 年我国 60 岁以上的老人已超过 2 亿,老龄化人口的增速是 16.5%。民政部旗下中国殡葬业协会在 2014 年预测到 2020 年我国殡葬业消费将达到 6000 亿,到 2023 会达到万亿。
从以上数据来看,殡葬业可谓一片蓝海。但让传统的殡葬业吃这块肥肉,难免会让本来就暴利垄断的行业更加暴利更加垄断。因此,作为透明化、公开化的工具「互联网」必须想方设法地进入殡葬业,也算是为广大消费者造福。为此,我琢磨出以下几中互联网形态下的殡葬产品,供参考。
殡葬信业垂直媒体。殡葬行业之所以暴利垄断的关键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国家对殡葬服务业的管理办法和收费标准很少引起普通老百姓的注意,只有殡葬从业人员知晓这些信息。不计较殡葬服务价格的儿女们很容易被殡葬从业人员「挟尸要价」。若有殡葬业媒体,将国家有关殡葬信息的管理规定、殡葬行业的最新资讯、殡葬新产品、殡葬习俗、殡葬业排行等信息通过文字、音频、视频发布,从文化体验角度引导用户去了解和接受殡葬业。
殡葬从业人员培训。说句实话,以目前中国人的观念,在殡葬行业做培训肯定没有人报班学习。但随着人们观念的逐渐开明,当殡葬从业人员完全被人们接受之后,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参加殡葬从业培训的人肯定不是少数,毕竟殡葬从业人员的工资要比一般工作高的多。当然殡葬从业人员培训包括殡葬产品制作、化妆师、礼仪师、入殓师等。
风水大师。首先,风水不是迷信,墓地风水关乎几代人的命运我是不信的。在我看来,墓地风水是直接影响棺材能否在地下被保存的更久。试想一下,棺材埋在潮湿的墓地,三年之后还存在吗?但在骨灰盒的时代,风水大师被保留下来,成了一种殡葬习俗。风水大师是殡葬业比较注重的领域,而风水大师的一次出场费用高达几百甚至上千。因此,通过互联网做风水大师的生意未尝不可。
殡葬新产品、新服务开发。守着传统的殡葬产品和服务肯定没错,但总有一些思维超前的消费者总想看到新鲜感,因此有必要研发殡葬新产品和新服务。钻石骨灰盒和树葬、节葬就是例子。
殡葬电商。目前为止,国内的互联网殡葬项目做的最多的就是殡葬电商,此处不用多说,想必都会明白,殡葬电商包括殡葬产品和殡葬服务,这是刚需。但要做好电商,产业链条透明、产品特色化是关键。
祭奠扫墓。本来不打算写这段,但仍有一些人在做。这里的祭奠扫墓不是儿女去给父母祭奠扫墓,而是帮助在清明、忌日等时间回不去的人祭奠扫墓,即替别人做「孝子」。显然这不符合常规,但有市场需求,若有人尝试,可以将这些「孝子」组织到互联网上。
话说回来,殡葬作为一个特殊的传统行业,一方面历史悠久,它涉及民俗、文化、伦理等多个方面,接受新兴的互联网殡葬还需一个过程;另一方面,相对于外国人,中国人的死亡危机意识不强,一般是"人去世之后才购买殡葬服务「,而互联网殡葬服务不如家附近的殡葬服务来的快。这便是互联网殡葬无法代替传统殡葬的原因,即互联网颠覆不了整个殡葬业。
来源:创见 作者:忆默星辰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