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复牌公司半数暴跌30% 增量资金、估值双重遇冷证券
据界面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6月份至今,共有34只做市股股票恢复转让。其中,29只个股在复牌后出现了下跌情况,复牌当日跌幅在30%以上的就有16家公司,占比近半。
对于复牌即暴跌的原因,联讯证券新三板研究院策略组表示,首先客观上新三板市场并没有设置涨跌停限制,情绪推动下个股大多一跌到位。而企业自身层面也缺少估值评判标准,“非理性估值报价成交很普遍,或是说当前新三板的行情就是非理性的。”
联讯证券新三板研究院策略组指出,在目前新三板市场遇冷,企业股价持续下行的情况下,复牌即暴跌正说明市场资金流出意愿明显,投资者在股票复牌后唯恐股价继续下跌,急于抛售。
科促会新三板研究中心副主任布娜新也表示赞同,“新三板二级市场长期低迷的走势也会造成投资者持币观望的心态,没有增量资金的捧场,下跌也合情合理。”
自今年6月以来的43个交易日中,三板做市指数仅有6个交易日上涨,指数走势一路下行,8月3日收于1096.24点,再创指数成立以来历史新低。
反观A股市场,个股复牌大多利好大于利空,即便重组失败,仍有部分企业股价上涨。而在上述34家复牌企业里,涉及重大资产重组事件而停牌的个股有24只。重组事项成功股价复牌后却依然下跌的有11家公司。
南方某上市券商新三板研究负责人表示,目前停牌即遭遇暴跌的个股中,不乏停牌时间较长的企业。新三板企业估值中枢今年以来下行明显。“去年很多选择停牌的企业是为了躲避股灾,而市场自他们停牌至今其实一直是向下走的,因此这些企业其实停在了一个相对市场高位的水平。”长期的补跌需求加之缺乏流动性,使这些复牌的企业即使重组成功也会出现暴跌。
另一方面,去年新三板火热时期,不少基金类产品进入市场。该负责人指出,去年新三板产品多设置为“2+1”的模式。在两年的封闭期结束前,多数基金就已经开始考虑退出方案,并逐步撤出资金了。而当企业重组失败,经过长时间的停牌传出利空信息,容易使这批资金自相践踏。
但除此以外,新三板市场缺少场外大宗交易制度,也是这些企业停牌即暴跌的重要原因。某新三板做市企业董秘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没有大宗转让交易制度,即便大股东自己想回购一部分,或者让做市商认购一部分,撤出的资金还是必须走二级市场,很难在不影响股价的情况下退出。
“券商资本金有限,也不可能大力接盘。”北京某上市大型券商新三板业务人士表示,所在券商目前推出了一项名为撮合交易的业务。凡是在券商做过持续督导、挂牌、定增业务的新三板企业,如存在老股东意图转让股票的情况,券商可以收取顾问费,以场内交易的方式帮助撮合买家,提高这类企业流动性。但目前只能对协议转让的企业服务。“做市企业因为制度的缺失导致资金撤出时股价暴跌,我们也没辙。”
联讯证券新三板研究院策略组也认为,场外大宗转让交易制度的缺失肯定是复牌暴跌现象的一大诱因。并预计在今年三季度与四季度之间,该制度将是接下来首先推出的政策红利。
(来源:界面 满乐)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