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差问题多转型难,为何校园贷仍能融资?洞见
近日,有媒体报道,分期乐计划在美国上市,瞄准募集约6亿美元资金。在去年7月份,趣分期也启动了PRE-IPO轮融资,最终融得30亿元人民币。很有意思,那边人们还在谈论2016年校园贷重灾区,还在为那些深受其害的学生及家庭奔走相告,人大代表们还在讨论如何监管治理校园贷,这边的校园贷们却在准备上市了,难道是因为在美国上市不用顾忌其市场表现以及造成的社会危害?
整个2016年,因为校园贷的存在,造成了很多社会性问题。因为缺乏有效监管, “裸条”、“暴力催收”、“超高滞纳金”、“超额授信额度”、“超高手续费”等乱象爆发,严重扰乱行业以及社会秩序。当然,引发这些乱象的,更多的是违法校园贷企业,但是作为校园贷行业的头羊,分期乐与趣分期同样被用户频频起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了《2016十大热点被投诉互联网金融平台排行榜》,分期乐以39.65%的投诉量占比高居排行榜榜首,趣分期的投诉量占比为12.5%。
目前,这两家校园贷正在转型,包括优分期、名校贷也在转型。但是刚刚转型的校园贷,校园之外的业务能占多大比例?而转型进入新的消费金融领域,竞争或更为激烈。这种情况下,校园贷还能继续融资并积极准备上市,这是为什么呢?
校园贷频频发生问题,在于商业模式的缺陷
为什么校园贷会发展成现在的态势,造成了那么多的悲剧事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商业模式。与社会上的商业贷款相比,社会贷款只带给那些有能力还债的人,且还有相应的抵押。但是大学生贷款,第一是没有什么可以抵押,第二是没有经济收入使其还款能力太差。这两点,必然会造成坏账问题。
这种商业模式的主要问题在于无法实现闭环,只解决了资金流出的问题,但不能保证资金的回收。很多互联网属性的校园贷平台,只有放贷的能力,没有催收的能力,对于贷款之后的管理能力太差,以至于无法保证借贷人定期还款。如果遇上不具还款能力的借贷者,只能通过催收公司来催款。借收分离,是这个行业的特性。过度依靠催收公司来实现收款,势必会使成本的上升。据我所知,催收公司这样的组织一般都是颇具社会性质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只有坏账才会交给他们去收,分成比例可以高到五五开。催收公司不管借贷者是什么情况,以收回欠款的结果为导向,所以暴力催收是很常见的,他们往往会使用一些非常的手段以让借贷大学生心理难以承受,以致发生家破人亡的悲剧。
因为存在很高的坏账率以及不小的运营成本,大部分校园贷平台也将房贷利息提高了很多。很多平台其实在做的都是高利贷,有的年利息甚至高达30%以上。“分期乐”曾在2016年被中国电子商务中心指放高利贷,其销售的iPhone 6s,对大学生的分期利率高达20%。在很多裸条事件中,其周利息就能达到30%。
还有一点,校园贷平台为了抢夺市场,为了好看的数据以达到迅速融资的目的,大大降低了学生贷款准入门槛。很多人只要搞到学生信息就可以贷款,由此滋生了很多冒充以及诈骗事件,很多受害者接到催收电话时,都不明所以。
从商业模式上来看,裸持借贷算是让借贷人具备还款能力的方法。但在本质上,这种方式还是为了得到更多的用户与更大的市场份额。裸条倒是能保证借贷人还款,但是违法的,也是社会所不能容忍的。
为什么学生群体坏账率高,校园贷还要进入这个市场?
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大概有以下几点原因:
其一,校园贷瞄准的不是学生本人的偿还能力,而是学生家长的偿还能力。有追债人曾透露,在他承接的100个单里面,有85单是学生还不上贷款,要父母买单的情况。这意味着,如果不算父母还款,坏账率竟然超过了80%。
其二,某些校园贷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还不上,然后产生大量的利息,利滚利最后实现更大利益。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很多学生“拆东墙补西墙”最后负债累累,就是一些中介怂恿的。
其三,校园贷是最大化利用了人类的本性,准确击中了学生群体难以控制的贪婪等欲望,以各种诱惑诱导学生上套。试问,如果没有分期乐、趣分期这类平台诱导通过贷款购买各种消费品奢侈品的途径,学生们会走上休学停课卖房还债的不归路吗?
其四,黄与赌,已经发展成为校园贷产业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诱导学生借贷和还贷的重要手段。但凡是有色情与赌博存在的地方,就会有数不尽的财源。他们能创新裸条的方式,也就能创造更多花样翻新的还债方式。
其五,有催账公司在,即使有坏账,总有一部分能收回。拖欠时日越久,利息也就越多,不会赔本。有的非法平台,甚至会认为拖延还债时间,就为更多利息。对于催账公司的属性,很多人都说有很社会的性质,若真是如此,说某些高校乌烟瘴气,似乎并不为过。一本财经的采访撰文有个案例,某知名小额贷款平台,坏账率接近50%仍旧还可以月挣3000万。这个规律在校园贷同样适用,因为每个学生都关联着一个家庭,父母要为学生欠款买单。
发展困难重重,为何还能多次拿到融资?
分期乐成立于2016年6月,分期乐先后完成了5轮融资,其中包括天使轮未知规模、A轮数千万美元、B轮1亿美元、C轮未知规模、D轮2.35亿美元的融资。D轮融资以后,分期乐估值超200亿元。近几天消息盛传,分期乐分期乐计划在美国上市,融资约6亿美元。趣分期自2014年上线,目前已经融资7轮,最大的一笔是2016年7月的PRE-IPO融资30亿元,为其上市做准备。去年4月份,其估值也已达到150亿元。
校园贷,自去年被曝光了“裸条”、“暴力催收”、“超高滞纳金”、“超额授信额度”、“超高手续费”等多种乱象,今年必将迎来严厉的监管及政策。估值缩水,恶性事件频发,严厉监管将来,校园贷实则正在遭遇极重的发展困境,却仍能顺利融资,难道投资机构都是只求奉献不图回报的傻子吗?定然不是,投资机构看行业比谁都准。
事实上,校园贷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作为消费金融的垂直领域,是为了满足大学生消费需求而诞生的。若能良性发展并与完善的商业模式,未来的市场空间还是足够大的。另外,投资机构已经持续跟投了它们,自然是想其能够在短时间内上市,以尽快套现退出。而从当前校园贷的发展乱象来看,以后的严厉监管是必不可少的,还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政策。所以,在政策出台之前完成上市,是校园贷以及背后投资机构最好的选择。
目前为止,还在坚持运营的校园贷都在转型。现在来看,对于大部分校园贷而言,转型更多的是说法罢了。校园贷本就是一个互联网金融的细分领域,经营校园贷的企业因为在普惠金融等领域有一定的发展瓶颈,才会到细分领域创业。那些宣布转型的校园贷企业,无论进入那个互联网金融领域,都要面对与行业头羊的竞争。从行业规模以及商业模式来看,校园贷平台已落后于很多消费金融平台,如何与阿里、京东等巨头抗衡,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仍是问题。校园贷们能在这种情况下快速转型成功吗?显然可能性是很小的。
即便是在转型,业务刚刚开始,它们也不可能放弃原有的校园贷业务,毕竟抛弃原有的业务模式、风控模型、用户资源,无疑是相当于从零开始。同时,之前面向学生群体的房贷还没有收回,不可能立即放弃这部分业务。还有,不要忘了校园贷们目前所有的融资与估值都来自校园业务,放弃这块儿业务就等于没有了估值,又何谈上市?
去年9月转型后的趣分期(趣店),新定位是覆盖大学生、蓝领、白领的年轻人群。无独有偶,转型后的分期乐(乐信集团),未来发展目标也是实现对校园、白领、蓝领等主流移动互联网消费人群的覆盖。短时间内,它们仍然无法去掉大学生群体。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