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呐,在“黑市”上我就值3毛钱业界
“先生,需要贷款吗?”“女士,新开盘的***考虑吗?”“阿姨,我们新推出了一款理财产品……”每当接到这样的电话或者短信时,我们已经自然而然的意识到,自己的信息已经成为了流通的商品,你会好奇自己的信息卖了什么价格,你更会回忆自己近期又在哪里留过电话。然而,近日这种事情又出现了升级版,刚刚出生的婴儿竟然也成为了受害者。
事件回放:
近日,合肥一位年轻母亲发现,包括自己孩子在内的近6000名婴儿的影像资料被上传到了一家商业网站。这次意外的发现,源自这位年轻母亲的“自恋”和无聊。她闲来无事在百度上搜索自己的名字玩,竟意外发现自家宝宝在保温箱里的视频,被放到了商业网站56网上。当一个母亲,发现自己的宝宝出现在商业网站,并且“病区”、“入院号”、“姓名”、“性别”、“年龄”一应俱全,她收获的并不是和别人分享的喜悦,而是震惊、愤怒和不解。
那么,个人信息泄露情况严重吗?
中国互联网协会在2016中国互联网大会举办期间发布《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6》称,54%的网民认为个人信息泄露严重,其中21%的网民认为非常严重。84%的网民亲身感受到了由于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不良影响。
生了孩子就被推销母婴用品,买了房子就有推荐装修服务,买了 马上有人兜售保险,网民们已见怪不怪。据补天平台(大型漏洞响应平台)统计显示,仅在2015年该平台收录的可造成个人信息泄露的漏洞就多达1410个,涉及网站1282个,可导致泄露的个人信息量高达55.3亿条,这一数字较2014年的23.6亿条翻了一倍多。如果按照中国网民总数为6.5亿计算,这一数字也就意味着,仅仅在2015年这一年,平均每个中国网民至少可能泄露了8条以上的个人信息。更为严重的是,信息泄露还会造成网民的经济损失。2015年,因个人信息泄露、垃圾信息、诈骗信息等问题导致网民总体损失约805亿元,人均约124元。
网络个人信息不仅是个人的事,更是是国家关键战略资产
网络个人信息累加起来,可用于分析并定义一国的社会组织结构形式、集体行为趋势、人种生物特征、经济活动方式和经济运行趋势。网络个人信息的价值早已超出识别信息所有人的简单功能,从其被赋予流通功能并和现实经济活动结合在一起开始,网络个人信息便具有经济资源的天然禀赋,这使之演变为企业数据、行业数据、政府数据和国家数据等各种形式的数据资产(data assets)。因此,个人信息与商业数据、政府关键信息数据等数字资产一起,成为网络时代国家关键战略资产的共同组成内容。
那么,在国家政策法规层面是如何保护个人信息的?
2012年出台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确立了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政策的基础,以此为依据,工信部2013年制定了《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结合业已颁布实施的个人信息保护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我国形成了个人信息保护政策的初步框架。
但是,随着网络应用快速发展,个人信息泄漏方式呈现多样化趋势,防范难度增大。
目前,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的形式主要有个别商家盗卖、网站数据窃取、木马病毒攻击、钓鱼网站诈骗等,也就是多数都与网络安全有关。有些信息甚至可以通过网络公开购买、查询、下载等方式获取。据报道,网上有不少出售个人信息的QQ群,个人信息明码标价,比如只有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信息的,一手资料2元/条,二手资料0.3元/条;一般加上银行卡号后,一手信息会升到一条5元,二手信息也升到0.5元一条。
应该说,获取个人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发生信息泄露的隐患大大增加,即便是对于公安机关来说,调查难度也非常大,更不用说公民个人了。取证、举证的困难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违法成本,这与背后巨大的经济收益共同形成了违法交易个人信息的巨大驱动力。
预防个人信息泄露“八项注意”
个人的电子邮箱、网络支付及银行卡等密码要有差异;
掌握公民个人信息的网站或单位要对用户信息加密并采取分级查看的权限设置;
增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不要轻易将个人信息提供给无关人员;
慎重参加网上、网下调查活动;
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
投简历只提供必要信息;
在网上交易需要到正规的交易平台网站,同时要注意鉴别网址真伪;
只要掌握了苹果ID对应的电子邮箱的账户和密码,就有可能修改苹果ID的账户和密码,苹果用户要加强苹果ID和关联电子邮箱账户密码的保护,慎防账户密码数据泄露。
个人信息泄漏后如何维权?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遭遇信息泄露的个人有权立即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有关信息或者采取其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
向公安部门、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协、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比如,国家网信办所属的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专职接受和处置社会公众对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的举报。【举报热线为12377,网址为www.12377.cn】
依据《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遭遇信息泄漏的个人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进一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要求侵权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等。
【来源:蓝鲸TMT网 作者:潇洋】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