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的大时代才刚开始,为什么有的公司看不到未来业界
在2016年11月的第三届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百度李彦宏很令人惊讶的下了这样一个判断: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结束。而相应的依据是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阶段,互联网人口渗透率已经超过了50%。但事实上恰恰相反,正因为互联网人口渗透率已经超过了50%,这说明移动互联网的大时代才刚刚开始。
移动互联网:由量变逼近质变
11月16日,就在第三届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召开的同时,腾讯发布了2016第三季财报,其中QQ 智能终端月活跃账户达到 6.47 亿、微信和 WeChat 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 8.46 亿。而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换言之,中国主流的消费者已经完成了移动互联网化,且绝大部分聚集在腾讯平台。
而在使用移动互联网成本来看,根据《2016年世界互联网发展乌镇报告》,移动蜂窝网络已覆盖95%的人口,预计2016年底,全球移动宽带用户数将达到36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有75%和50%的用户带宽达到10Mbps。截至2015年底,全球大多数发达国家、83个发展中国家和5个最不发达国家,都已实现宽带委员会提出的价格可承受性目标。
再看移动网民的使用习惯,根据企鹅智酷与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媒体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新媒体趋势报告(2016)》,2016年日均使用移动终端(手机及平板电脑)的用户超过了81.5%,在3小时以上比例的用户占46.6%,这意味着网民对移动终端的依赖与日俱增。
所以,首先是50%的网民完成了互联网化,其次是主流消费者还完成了移动互联网化,再次是移动互联网的使用成本还在逐日降低,这一切都导致用户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停留时间越来越长。而这一切,都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现在,我们正在逼近质变的临界点。
以腾讯18年的历程为标志,我们已经完成了从PC互联网基础设施和设备向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和设备的过渡。尽管根据腾讯最新的财报,目前QQ 月活跃账户数仍高达到 8.77 亿,但QQ 智能终端月活跃账户已经达到 6.47 亿,这说明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基础已经非常牢固。但目前移动互联网的技术与商业模式仍然是简单照搬PC互联网的模式,从腾讯财报可以看出游戏和广告仍是两个主要支柱型收入项,百度也没有摆脱搜索这个单一主要收入源。
那么,2017年以后的移动互联网可能会很不一样。因为一旦用户对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使用和停留时间达到相等,继而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时间超过PC互联网,那个时候一切将大不同。
移动互联网与PC互联网的本质区别
移动互联网与PC互联网的本质区别主要体现在技术基础、用户行为和商业模式有极大的不同。而一旦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模式占据了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主导地位,不但将导致现有产业和经济格局的重大洗牌和改变,也将出现新一代的移动互联网之上的独角兽以及伟大的企业。
首先是技术基础不同,导致移动互联网的软件思想与PC互联网有本质不同。这主要体现在智能手机的屏幕远小于PC、笔记本或平板电脑,也缺乏键盘、鼠标这样PC互联网常用的人机交互方式,这就要迫使面向移动互联网的软件设计思想必须做出根本性改变。而这根本性的改变,则体现在软件的规模、功能、效率以及交互等方面。
在谈到软件设计思想的根本性改变之前,要强调一点即现在的智能手机的硬件性能已经不亚于PC终端。特别是近两年来随着硬件的快速进步,以及ARM、NVIDIA等生态的快速繁荣,智能手机的配置在CPU、GPU、内存等方面,已经可以等同于笔记本或高端平板电脑,但智能手机的硬件配件更为丰富,无论是触屏、摄像头还是各种传感器,都比PC或笔记本更为多样化。因此,现在的问题不是智能手机的硬件性能不够,而软件跟不上硬件的发展速度。
再回过头来说智能手机的小屏设计思想,这是变革传统PC互联网软件的根本所在。诞生于PC互联网时代的软件,其最大的问题就是功能冗余、臃肿,最典型的莫过于微软的Office软件,绝大多数用户可能最终也就使用了不到微软Office软件20%的功能,但Office却变得日益庞大和复杂。再有就是整个Office是根据PC大屏幕设计的交互界面,不论是菜单栏还是功能键都复杂、全面但过于“肥胖”。
移动互联网的小屏就不一样,因为屏幕小就天然导致能展示的信息有限,这就反过来倒逼软件要在保持小巧、精简、“瘦身”的同时,还要能满足主要的用户需求。这将导致软件设计大为简化,80%的精力用于把20%的常用功能做深做透,要能满足移动互联网大规模并发使用,同时对于80%不常用但有可能用的功能,或者通过插件的方式随需供应,或者通过与其它软件协作形成一个分布式在线软件生态等。而对于搜索这样的互联网功能,则通过数据分析和人工推荐的组合即能满足精准命中小屏实时搜索需求,最后才是用到人工智能的方式。
人工智能之于智能手机软件和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现在主要集中于人机交互和搜索推荐。人机交互主要用到了语音识别和视觉识别,搜索推荐则通过学习使用者的历史数据来智能推荐相关的内容与功能。因为人工智能所采用的算法对于硬件有特殊的要求,因此适合在智能手机等终端上运行小规模的人工智能算法,然后通过相互连接起来协作完成更大规模的任务。因此,类似蜂群的群体协作化智能更适合未来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应用。
为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而生的软件,还需要与社交功能天然结合在一起,这就说到了用户行为。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让用户永远在线,无论是通过Wi-Fi还是通过手机蜂窝网络,极大的强化了社交和游戏属性。为什么呢?社交和游戏是连接“有用时间”和“无用时间”的最佳连接器。在PC互联网的软件中,几乎没有出现社交和游戏的属性,这是因为PC互联网软件往往以实用功能导向,即使是游戏软件也以娱乐功能导向。而结合了实用功能、社交机制和游戏原理(例如红包就基于种社交+游戏的原理),才构成了移动互联网软件的基因。
当然,由于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基础,用户行为还有其它显著的不同。例如,在用户在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上可以广播式与成千上万人有效地沟通,也可以点对点私密地一对一沟通,既可以实时同步沟通,也可以异时异步沟通,还可以混合方式沟通。划屏、图片、视频、语音等方式也远远丰富于PC互联网,这些用户行为都从根本上改变软件设计思想。
随着软件设计思想发生根本性变革,商业模式也势必跟着发生颠覆性变革。而在考虑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时候,不要忘了还有一个消费升级大趋势即将扑面而来。2016年11月初,经济学人智库发布对中国未来15年的消费市场预测,预计到2030年中国将有近35%的人口(4.8亿人)符合中高收入和高收入人群的定义,这一群体的个人年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0,000美元,这是一个总计高达30万亿人民币的消费市场,而今天这一人群的比例仅为10%。
所以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远不止于游戏、广告、搜索、电商等现有的模式,而即使是这些现有的商业模式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为什么他们看不见未来?
为什么李彦宏会做出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结束的结论呢?原因很简单,百度不掌握用户数据。百度搜索作为一个基于PC端的泛媒体业务,不知道搜索的人是谁、为什么而搜索、搜索的目的是什么、如何才能提供更为精准的搜索结果等,所以现在用百度搜索基本上很难马上精准命中目标页面。当然,PC互联网的搜索也有数据,是所有搜索行为汇集在一起的开环大数据,缺乏移动互联网的精准用户数据。
什么能让你看到未来的具体模样?小数据可以,即与用户个体行为紧密相关的闭环小数据,从移动互联网足迹到最后的支付所形成的闭环小数据,可以看到用户的行为以及相应可能产生的商业模式。如今,BAT中百度的商业化才刚刚起步,未来要怎么走,百度自己还看不到,因为它只有开环的大数据。
阿里和腾讯都先后做成了支付业务,而且腾讯能够后来居上,主要是微信掌握了闭环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小数据,但微信的商业化其实也刚刚开始,支付仅仅是第一步。阿里掌握了ToB的闭环小数据,腾讯掌握了ToC的闭环小数据,二者各看到了一半的未来,这两个小数据要合并在一起再发生化学反应,才能看见真正的未来。阿里在突破电商、腾讯在突破社交与游戏,两家都不约而同想到了云服务,但云服务在全球来说也只是起步阶段。
看不到移动互联网未来的还有微软和联想。微软虽然在云计算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Windows Phone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只占1.7%(Gartner, 2016Q3)。虽然Surface业务相当成功,但Surface本质上属于PC业务。另一家在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上也不成功的公司就是联想,尽管联想的高层想了很多办法,但联想手机的业务最终可能还是无法取得根本性突破。
为什么他们都看不到未来?这些传统互联网、传统IT和传统PC公司,除了大公司病、难以走出舒适区、原有业务的路径依赖等等外,让他们看不到未来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按《失控》一书的说法即低等人类文明(PC互联网)无法看到高等人类文明(移动互联网)的未来。而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未来才会一步一步展现自己的模样。
如果说移动互联网是人类的高等文明状态,处于PC互联网这个相对低等文明状态的人们,是无法通过想象未来而进行顶层设计,再一步一步实现未来。现在的传统企业都在努力想象未来,然后试图进行顶层设计,再期望通过一步一步实践顶层设计,来达到那个想象中的未来。遗憾的是,其实谁都想不到那个移动互联网的未来。
一个移动互联网大时代的未来到底是什么样子?《失控》一书提供了一个答案,微信之父张小龙说,谁读完了《失控》肯定录用。当然,张小龙的弦外之音是读完了还要读懂。《失控》一书到底说了什么?后文分解。
总之,移动互联网的小时代即将结束,移动互联网的大时代随后开启。我们今天正处于这样一种社会技术基础设施、继而是人类文明的转换结点和过渡期。
【来源:钛媒体 作者:吴宁川 】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