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设计美学变成一门生意,一位哈佛博士的创业攻略营销
无论在伦敦、纽约、东京还是巴黎的街头,充满设计创意的广告牌,永远是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
在消费升级大潮中,中国企业的品牌设计也面临着升级的机遇,中国的年轻消费者不再满足于粗糙而庸俗的广告创意,有趣、个性、时尚的元素,更吸引他们。
这是个新兴的市场,也是一门关于人性的经济。
哈佛博士生范凌3年前创建了特赞,他希望打通一个设计创意产业的供应链,让人工智能实现设计的定制化。
在钛媒体的采访中,范凌表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对传统企业的用人方式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他告诉钛媒体:
无论是小企业还是大企业,在越发残酷的商业竞争和越发复杂多变的消费者需求中,用更高效的方式对企业的创意劳动力进行配比,是企业占领高地所必须的能力。特赞希望服务那些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人,让他们更有价值。
范凌希望推动科技和艺术融合,他创建的特赞一个技术型提供设计创意解决方案的平台,企业发布需求、找到合适的人、管理项目,也让企业和设计师双方的沟通更及时和顺畅,节省额外的精力。特赞获得了数千万元级A轮融资,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领投,线性资本和Integral丰厚投资跟投。
设计是一门人性经济
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特赞服务了联合利华、 之家、优酷、伊利、东方航空、摩拜单车、优信等大型客户,完成了品牌、产品和营销等多方面的设计创意项目。
最近优酷通过特赞,在24小时内对接了9位风格、地域、年龄、粉丝群各异的插画设计师,制作品牌涂鸦Youku Doodle的创意,并在朋友圈病毒散播,为优酷获取了大量的年轻消费者。
仅仅发挥设计优势是不够的,特赞也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实用工具,辅助企业的市场营销人员更好地完成设计创意策划。
比如估价工具“估一个价”,让企业能在发布需求前就对设计费用有所了解,更好地规划营销费用,“营销日历”则解决了市场营销人员面临的找不到、找不准和错过热点的痛点。
在设计行业,有WPP这样的公司,从事创意服务的供给,囊括很多广告公司,这是以人和服务为中心的供给模式。此外还有创意内容的供给,提供做创意应用的软件、创意内容的社区,这是一千亿美金市值的市场,但是目前没有数据化。范凌想做这些服务的2.0版本,实现在线化、数据化、智能化。
把设计美学变成一门生意,范凌告诉钛媒体,智能的发展带来了“人性经济”,每个人回归到人,不再是一个标签,随着需求进化,我们发现代表一个人价值的属性,从“你原来能做什么”,变为“只有你能做什么”。范凌说:
“这就是超细分,人在社会上的价值由你的不可被区分性决定,超细分决定了你的能力多细致,多精准,有多不可被取代。平庸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都是特定的时代。只有这样的语境下才会出现一个强调差异化、非标准、非标准对接的平台,这就是特赞的优势。”
范凌正在尝试把设计美学变成一门生意
一个设计创意供应链是怎样的?
在范凌的架构里,特赞会不断为企业提供指数级的设计创意供应链。
在这个供应链上,首先是按需的人才云。
设计创意本质是一种文化,它的多元和多样非常重要。作为平台,特赞挑选上万名设计创意人,他们来自世界各地,具有不同的背景、故事、能力、文化和性格。通过特赞的平台,任何一个企业都可以像调用云服务一样调用这个丰富多样的设计创意人才云。
第二个维度是精确的人才数据化。范凌告诉钛媒体:特赞针对设计创意行业开发了一套人才数据化的算法,力求用数据对平台人才云的多样性进行描述。
首先通过大数据对设计师进行刚性和柔性的画像;并通过机器学习不断积累设计创意人的行为,从而挖掘他们的创作偏好和兴趣。在设计师的能力和热情之间寻找到一种平衡。
第三个维度是指数级的智能对接。
在不同时期和场景中,企业对创意人才的需求有高频和低频的波动,旧有的雇佣方式虽然有序,但不够灵活,也不够“经济”。通过特赞,企业通过智能匹配的方式按需、实时取用设计创意能力,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应,满足复杂多变的消费者需求。
最后是策略性想象。在旧场景中,企业进行的是品牌营销“计划”,而在消费者需求和营销热点层出不穷的当下,企业更需要的是策略性的想象。
简单来说,通过20多个新媒体渠道和与造就、淘宝等品牌合作的设计创意线下活动,特赞辐射了近20万的设计创意爱好者,这个庞大的多元化社群为企业提供了想象策略的多重视角和素材,也为企业的策略传播提供了合适的通路。
人工智能可以让设计定制化
范凌先后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大学,是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青年领袖,他利用这些资源,建立了覆盖16个国家、74个城市的海量创意人才库,这些人才通过数据化的方式可以按时、按需、大规模精准对接给企业。范凌说:
“我们平台上会做筛选,把那些有很强价值的人留在平台上,让他们直接服务我们的客户,第二是作为一种数据的留存,去观察、推测他们能不能服务更广泛的中小客户、小微客户,看他们的智慧能不能被放大?”
在这个基础上,人工智能提供的数据算法,可以帮助特赞去维护一些业务,比如那些对于设计的定制化要求不高的、可以复制的业务。
范凌认为,在未来,重复性的设计创意工作可以交给人工智能来完成,而最顶尖的10%的设计创意人则把创造力运用在无法被机器和人工智能取代的工作上。
“人类的创造力受限于人的逻辑、方法以及自身的经验,人工智能可以帮我们摆脱这些桎梏,让创造力进一步得到释放。人工智能的极大发展,势必让一部分标准化的工作不再需要人工支持,但也会让一些人的工作变得更有价值。”他说。
特赞一方面最大程度地激发顶尖的设计创意能力,另一方面也通过人工智能来完成简单设计创意工作,让设计可以为“一千万人”服务。
范凌提到一个“脑机比”的概念。
简单来说,就是人脑和机器的比例,有些行业是机器取代脑力,比如电销,另外一些行业,虽然智能在指数级成长,但是人脑也在指数级成长,比如设计行业。随着设计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设计师创造的可能性也会越来越多。
范凌还说到一段关于人工智能的大实话,“人工智能可能会让一个素材为你而定制,设计可能也是这样,我们不会指望一亿个消费者有一个亿设计师精准做设计,但是可以通过智能的方式,让一些好的设计真正变为消费者自己的设计,这是非常重要的。”
来源:钛媒体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