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618”“双十一”……电商企业为何狂造节?营销
最近,“京东618”的广告挤满了地铁、公交。进入到一个电商节的中,粗略想想,好像每天都是品牌节。从“双十一狂欢节”到“418空调日”、 “517吃货节”、“618购物节”、“818发烧节”等……品牌都企图让自己拥有一个节日。据不完全统计,电商方面,从2月到12月就有大大小小40余个电商节,相当于每月就有将近4个节日,每周消费者就会迎来一个电商节。
但是深究起来,大家为什么会选择造节营销呢?单单仅是凑热闹,想制造个噱头?其实不然,造节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商家选择制造节日做营销有这么几个点。
节日能够带来群体的仪式感
这句话得分拆成两部分说。首先是节日是群体的活动。因为人类喜欢从众,这是由生物进化而来的,是植根于人类内核的一个反应。举个栗子,如果在进化途中,遇到危险,你没有跟着一起跑,而是跑向相反的方向,那么你多数就存活不下来,基因就无法传承下来,于是现在的人类就是天生喜欢“凑热闹”。
而节日的仪式属性则有更多的功能。就像特殊节日祭天、吃特定食物一样,所谓仪式感会让你迅速进入一种状态,并且仪式性行为的目的往往超越行为的本身,仪式感主要有以下几点作用:
l 仪式感带给你控制感:就像普通人生日会许愿一样,通过双手合一心理默念这个仪式,我可以控制与把握自己的所想的事情,事情会向我想象中的那样来。伴随着购物节的到来,“全网降价”、“新品降临”等仪式的加深,用户也会觉得因为节日的到来,市场在降价,我之前对于购买的所有焦虑都在得到有效的控制。
l 仪式感可以带来暗示:暗示是影响潜意识的最有效的一个方式,当地铁、公交被购物节广告刷屏之后,你也会被同化,在内心中已经认可了需要产生购买行为,简单来说产生购物欲望已经变成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
l 仪式感满足人的群体归属感:在仪式面前人们才有机会感受相似的气氛,体验相同的情感。建立与对方和自己同属一个群体的归属感,这个在前面说过。
l 仪式感能够加深记忆: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记忆过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过程。只有经过编码的信息才能被记住,编码就是对已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改造的过程,编码是整个记忆过程的关键阶段。而节日的仪式感便是人对于信息的编码,当大家沉浸在节日中,脑中更会自动检索信息进而处理,更会编码重要的信息,进而形成长时间的记忆,对于品牌节日更是形成自己的认知。
时效性+低价让人更害怕失去
以上说的是得到,而造节更重要的是它背后的时效性与低价的锚定作用。
相比于得到,人更害怕失去,心理学中有一个“损失规避”原理,简单说就是“白捡的100元所带来的快乐,难以抵消丢失100元所带来的痛苦”大多数人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不对称,面对损失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面对获得的快乐感。这也是生物进化的一大特征。
比如赌客去赌场赌博,随身带了3000美元,赌客赢了100元,这时要求他离开赌场可能没什么;但如果是输了100元,这时同样要求他离开赌场可能就很难。
放到节日营销中同样是这样,节日有着相应的保质期,一旦错过节日,所有仪式都将被取消,而购物节中最直观的表现则是降价规则被取消。对于受众来说,错失一次降价机会是相当痛苦,这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大家宁愿跑超市几次,只为买便宜一点点的打折商品。
过多的人造节正在透支消费者注意力
节日本应是用来集体庆祝或纪念某样东西的,毕竟买买买从来不是“节日”的真正意义,人造节日的营销手段究竟能够撑多久?
文章刚开始就提到,现今人造节日的密集程度已经达到每周一个,外加本来就有的各种传统节日,频繁的节日营销给消费者带来的更多是疲劳,对活动逐渐失去信心,对打折更是没有概念。此外密集的节日营销,使得无良商家先抬价再降价,无疑是在一点点吞噬消费者的信任……
另外,由于我们脑袋的带宽有限,仪式太多了,就容易免疫,而且过多的节日导致群体的分流,这也就使得现在节日看着越来越多,但是我们却越来越不容易记住。
最后说一下,造节不能只是降价,真正有理念的造节就是将品牌融入进去,如2015年,京东618出炉,在传播中加入了更多引发情感共鸣的要素,为切合京东成立12周年,在618预热阶段,京东围绕“初心不变”的主题,携手李娜、谢霆锋、刘强东,与消费者进行了一次关于“变与不变”的心灵对话,展示其品牌的实力与调性。百草味强调休闲与探索精神,故在2015与2016年吃货节中分别与氧气音乐节、草莓音乐节合作,将吃货加入音乐元素,扩大自己的吃货范围,为品牌助长活力。
品牌节日现在已被排的满满当当,但品牌若真想走好造节营销这一路,可不只是靠打折来收获流量。若决定造节,就面临的大量宣传造势,一旦与品牌没有契合好,就彻底变成一次“大清仓”活动,效果更是得不偿失。
来源:DoMarketing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