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屏幕到内存的战争:手机配件国产化可能正当其时手机
当我们重新回过头来审视最近十年来身边电子设备的演变过程,会发现其中变化最大,最让人惊喜的莫过于如今我们片刻不离身的手机。
从最开始的大哥大时代,到2000年初功能机时代,再到iPhone引领的正面全屏幕触控手机,手机不光功能不断变强大,外观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当所有手机的正面都变成一整块屏幕,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时候,这块屏幕又发生了改变,无边框、3D曲面屏,最后到如今全民热捧的全面屏,智能手机似乎一夜之间进入了“全面屏时代”。
虽然在此前的一两年里,手机屏幕已经取代核心处理器成为一台高端智能手机成本最贵的元器件,但是屏幕受到如此关注,这还是整个手机行业历史上的第一次。
既然屏幕变得如此重要,自然会有人因此赚的盆满钵满,比如国内知名的面板龙头企业京东方。
根据京东方24日晚间发布了2017年前三季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实现营收694.08亿元,同比增长51.41%,预期三季度净利润增长有望超过45倍,之所以有如此恐怖的高速增长,面板产业供需关系的变化占最主要原因。
根据快报显示,京东方在智能手机液晶显示屏、平板电脑显示屏、笔记本电脑显示屏出货量均位列全球第一,显示器显示屏、电视显示屏出货量居全球第二。
不过懂得居安思危才是一个企业最核心的气质。
目前柔性AMOLED显示屏是最热门的手机屏幕,因为它可实现弯曲、折叠等多样产品形态,是未来智能手机实现曲面屏、折叠屏等必不可少的基础。而全世界的柔性AMOLED显示屏,近九成都来自于三星显示器公司。
最近,京东方刚刚宣布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正式量产,并向华为、OPPO、vivo、小米、中兴、努比亚等十余家客户交付了AMOLED柔性显示屏。
这无疑给今后国产手机的“花样”屏竞赛提供了强大的保障。同时,京东方本身在高性能手机、移动显示屏等产品的综合竞争力也将得到大幅的提升,对国内科技行业的发展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其实不光是京东方,整个智能手机行业都将迎来最好的时候。
智能手机行业开启新时代
和以往大家固有印象里智能手机早已成为红海不同,最近的一些数据表明,很有可能智能手机将要开启一个崭新的时代。
据研调机构GfK 24日公布调查报告指出, 2017年Q3全球智能手机销售量较去年同期成长3%至3.67亿台,销售量创下历年同期历史新高纪录。
这其中,又因为苹果(Apple)、三星、华为、谷歌(Goolge)等相继推出高端机型,2017年Q3全球智能手机平均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扬7%,也创下季度别史上最大增幅。
不光全球市场如此,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消费市场,中国市场部分同样也成绩惊人:2017年Q3中国市场智能手机销售量较去年同期增加5%,销量为1亿1,700万台,同时平均售价较去年同期大增15%,带动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大增20%。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销售量预估将年增4%,最终有望达到4亿6,430万台。
这足以扭转一直以来大家印象中手机市场销售逐渐疲软的印象。
出现这样一种局面的原因,我想主要源自以下两个原因:1,手机用户再一次迎来换机热潮。和几年前由功能机转向智能手机时换机潮带动的手机销量提升类似,这一次随着消费升级,用户对于手机的要求越来越高,自然会转而选择功能更强大的机型,从而带动一波换机热潮。2,厂商迎合消费升级,主动出击高端手机市场。不管是iPhone X还是华为Mate10 pro保时捷设计版,手机厂商越来越重视品牌建设,不仅在在产品设计、配置、功能、体验上要下功夫,在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上也非常重视,而更大的品牌力必定带来更高的品牌溢价。
元器件国产化正当最好时机
行业有如此优秀的表现,上游供应链当然也水涨船高。
像开篇提到的京东方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比如三星电子,虽然其手机业务在全球范围内并没有太大的波动,特别在中国市场还处在一路下滑的态势下,但是受全球半导体市场需求大增等因素的影响,三星电子依然在今年二季度营业利润创历史新高。
而最近内存价格飞速上涨已经几乎快成为一个社会性话题了,一根8GB DDR4内存条已经从2016年上半年的200元左右疯涨到现在的900多元,逐渐逼近千元大关
前段时间,一篇名为《内存的战争,疯狂涨价内存背后的产业故事》的文章广为流传,就是对目前内存条价格疯涨的现状进行分析。在这疯涨的背后,正是以三星、SK海力士等韩国企业的强势上扬的背景。
内存涨价表面看起来是源于部分企业在该领域的垄断地位所致,但是归根结底,还是目前供需关系决定的,有这样供不应求的局面,何尝不是国产化一个绝好的机会呢?
芯片和内存产业的国产化,中国一直都是站在国防战略的高度来考量的。早在2014年,关注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千亿规模“国家大基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既已落地,有这样的政策和资金刺激,相信内存芯片的国产化都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预计未来两到三年的时间,内存和芯片可能就要重归白菜价。
在这方面,一直以来都在不计成本,不断收购扩张的紫光集团就是对这场全球存储芯片竞争充满信心的代表。在刚刚过去的九月份,紫光存储器基地项目(一期)一号生产及动力厂房在武汉提前封顶,建筑总面积52.4万平方米,预计2018年投入使用,全面建成后年产值将超过650亿元,可每月生产30万块300毫米晶圆。
有如此强大的对手紧追不舍,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三星、SK海力士孤注一掷式涨价的原因。有分析认为等到中国产内存真正投产前半年左右,目前飞涨的内存条会有一波放量降价,以挤压国产内存的生存空间。
但是看目前国内对存储芯片的投资力度,恐怕不是那么轻易会被打压下去的。
表面上看起来,目前这些显示屏幕、内存芯片的竞争,只是一些上游供应链之间的角力,但是这背后却会影响到整个科技行业的发展。
远的不说,就说当国产手机有了国产元器件的支持,在成本上势必会更有优势,也才能在国际竞争中更加游刃有余,而这背后直接收益的,还是国内的消费者。
所以不管是屏幕还是内存,这场战争刚刚拉开序幕,对于这些元器件的国产化来讲,也是正当其时最好的时机。
来源:老铁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