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XT IDEA 想要连接年轻人“脑洞”和传统文化,文化产业正需要一条“鲶鱼”业界

/ 李程程 / 2018-02-01 15:26
未来中国的文化以及相关的产业,创意的来源是个人创意者和以工作室为代表的小微创意企业的崛起。

NEXT IDEA 想要连接年轻人“脑洞”和传统文化,文化产业正需要一条“鲶鱼”

越来越多的文化资源,尤其是传统文化资源,愿意向所有互联网创意工作者开放了。

传统意义上的研究者认为,“创意阶层”是以艺术家、科学家、作家、大学教授等为代表的“从事旨在创造有意义的新形式的工作”核心创意人群(super creative core),以及以金融科技、法律等知识密集型行业的从业者为代表的“创造性职业从业人员”(creative professionals)。

这些人是城市竞争的重点,并且获得了更高的社会认同,这些职业也日益成为教育体系的新增长点。

但很多研究者也对这样的观点提出了质疑。现实状况是,上述所谓的“阶层”并非铁板一块,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以及生活方式存在着或浅或深的沟壑,而人的精神需求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统一共识和终极目标。

而在个性化以及个人兴趣诉求日益被尊重的年代,未来中国的文化以及相关的产业,创意的来源是个人创意者和以工作室为代表的小微创意企业的崛起。这些由所谓网络大神和自媒体中不断涌现的个人品牌,甚至有可能超越企业的创意。

在近日腾讯社会研究中心和中国经济年鉴社发布的一份《数字时代创意者的孵化和进化》的报告认为,

“从鼓励用户成为创意者,到进一步连接优质文化资源,强化创意者赋能,活化优秀的传统文化,NEXT IDEA 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嫁接尾部文创资源与腾讯内部各个业务线应用,包括泛娱乐,甚至是整个社交平台的连接器。”

早在2012年,腾讯集合了优势业务以及合作伙伴,发起了关注艺术与科学领域的青年创新人才计划NEXT IDEA。

这原本是腾讯互动娱乐事业群一个走进校园的线下活动,在2015年,主办方决定将其提升至腾讯集团层面,并且开始全面传统文化机构展开了战略合作。

去年10月,腾讯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美国康纳尔科技学院发表演说时,第一次公开明确表示了腾讯未来战略的两个关键词——科技和文化。

五年多时间过去了,在最新一届的NEXT IDEA 腾讯创新大赛中,2017年6月发起以来,从全国2000多所高校征集到了创意成果。比赛以“未来想象”为命题,设立了11大赛事来挖掘年轻人的未来现象力,这些赛事包括智能互联大赛、安全挑战赛,以及故宫主题条漫大赛等。

2017年NETX IDEA 大赛

“NEXT IDEA×未来想象”腾讯创新大赛2017年度盛典

在接受钛媒体记者采访时,腾讯集团市场与公关部助理总经理李明表示,NEXT IDEA 其实不仅仅是要赋能传统文化、激活年轻人的活力。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想要让已经20岁的腾讯人看到,在外界还有这么多年轻人在创新,在内部更要提高对自己的要求。

面向高校学生的NEXT IDEA大赛,也已经成了腾讯招揽年轻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早期的 NEXT IDEA 腾讯创新大赛依托于腾讯互动娱乐部门,主要是结合互娱的业务选拔人才,包括 动漫、游戏等。

李明称,通过项目征集和大赛比拼,更多的青年人才向腾讯聚集,并且给与有潜力的创作者进行指导,能孵化出饱含创意、创新和激情的人才,在将来可能产生项目合作的可能性。

如何盘活传统文化资源?

一个不容忽略的现象是:目前中国的主要文化资源大部分都集中在政府机关、大学研究院所、社团组织、博物馆文化馆等公立机构和国有企业中,很多博物馆资源相对封闭化。

专业从业人员或者说创意工作者也往往来自于这些机构,他们往往固有惯性思维较强,若要把资源对外开放,引入新的机制,难免存在造成利益冲突的可能性。

“我们认为腾讯会是一条鲶鱼。”研究报告执行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黄斌发现,在以往,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在一些机构里,我们只是把它们拍下来,存下来,但现在可以释放出来,大家都可以用。

作为收支出两条线的公立机构,要活化或者说进一步传播和推广传统文化,会增加现有的工作量,而本身机构或者从业者,也很难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收益。

黄斌认为,未来中国的文化机构改革会是一个很大的亮点,现在腾讯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能像鲶鱼一样带动像故宫和敦煌能量大的机构,促进整个文化机构和机制的创新。

如果从国家战略层面考虑,根据2016年世界银行披露的数据,相比较美国而言,美国是全球最大知识产权顺差国,顺差为795亿美元,而我国是最大逆差国之一,逆差达228亿美元。

中国的传统文化想要取得很大的突破,黄斌称,如果是说中国电影想要打败好莱坞,按照他们的老路走,既无可能,也务必要,“他们这套东西已经玩得很好了”,但中国的互联网文化很多创新模式是引领世界的,这里有一条新路可以走。

而NEXT IDEA 则是开启在现行政策体制和激励机制下与超级文化机构合作的路径。在2016 年,腾讯与故宫博物院合作,故宫方面开放了包括《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韩熙载夜宴图》(局部)、《海错图》(节选)、明朝皇帝画像等系列经典IP,面向 NEXT IDEA 腾讯创新大赛全平台的创意者开展表情设计、动漫设计、游戏创作等赛事和活动。

传统与现代的边界在哪里?

如何提高图像展示的精度和虚拟参观的体验,已经成为全球各大博物馆关心的议题。目前,大英博物馆、卢浮宫和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都已经通过藏品的数字化,将博物馆的影响力延伸至网络世界。

作为传统文化的保存者、研究者和传播者,故宫博物院积极拥抱科技和现代生活,已经成为了博物馆中一个经典案例。

腾讯在2016年与故宫展开合作,举办了游戏创意大赛和表情包设计大赛,并诞生了不少优秀的作品。从《穿越故宫来看你》H5,到朱棣唱RAP,在到这一次,举办了专门的主题竞赛单元——故宫主题条漫大赛,双方的合作逐步深入。

故宫主题条漫大赛竞赛单元

故宫主题条漫大赛竞赛单元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冯乃恩告诉钛媒体,故宫是希望借助腾讯的科技,把传统文化能够揭示好,解读好,更重要的是转化好,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

实际上故宫在数字化方面,也有产出自己的数字化产品,比如“韩熙载夜宴图”APP,但是为什么还要选择与腾讯合作呢?

在冯乃恩看来,故宫本身的作品,更注重的是传统的书画的表现方式和内容、以及当时的风俗民情和生活方式,但在今年NEXT IDEA 大会上,他发现了让他欣喜的来自年轻人的脑洞。

这个名叫《韩熙载夜宴后》,不局限于表现画作本身,而是把人物和侍女单独拿出来,会后有一个座谈,座谈的内容是表现在这样一个志士在家的官员的心理变化。

“当然表现的内容不去评论是否正确,从历史研究,从人物研究各有各的理解,但是这是一个很新的点。”冯乃恩说。

那么,如何去把控鼓励年轻人的脑洞和尊重传统文化和史实之间的平衡点呢?

冯乃恩认为,差异的存在是必然的,但一定不要过于看重传统和现代的表现方式之间的鸿沟。故宫之所以愿意把传统文化这些数字内核通过数字手段表现出来,就是在探索摆平这个鸿沟的道路。故宫网站几次改版,甚至是推出新的理念——故宫社区,都是在尝试缩小这个鸿沟。

“说到对传统文化的解读,我觉得,也不要去害怕年轻人对于传统内容有过度解读的地方,甚至说,我们要包容他们解读错误的地方。并且,我们应该通过不同的理解和表现方式,来发现其中的亮点。”

在冯乃恩看来,把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紧密结合,把它们融入到公众的生活当中,一定是一个双向努力的过程。

“如果我们的年轻人或其他一些人对我们所提供的这些IP或提供的这些资源有误解的地方,我认为不是你们的错误,而是我们作为一个研究者,作为一个传播者,我们做的工作还不够。”冯乃恩说。

除了数字化,科技还能给博物馆什么?

全球的大型博物馆都面临着如何提升观展体验,以及如何存储数据的等问题。将博物馆资源数字化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不过,对于科技+文化的融合,科技如何赋能文化和历史,我们看到的更多的也大多只是将馆藏资源数字化。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博物馆的发展中,一个很重要的核心业务是对文化的研究、保存和修复的工作。在2016年,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记录片将这个隐藏在幕后,默默坐着“冷板凳”文博研究者推到了台前。

冯乃恩表示,科技+文化,并不只是单纯地利用数字技术和手段传播,更重要的是利用数字技术助推博物馆自身的发展。

在去年,故宫和腾讯宣布共同成立一个创新实验室,主要的业务内容就是利用现状世界范围内最新的数字技术,找寻和博物馆业务适合的结合点,用数字技术来帮助文物的研究工、修复和保存工作,在今年会对应相应策划的课题,最终的成果会成为二者业务重要的支撑。

李明向钛媒体透露,在腾讯与故宫签署长期的战略协议中,首先是要把模式摸清楚,第一年的定位是轻松娱乐型,第二年是科技型,第三年还会有其他更多开展合作的模式。等把这条路走通之后,会考虑将其借鉴到一些小型文化机构或者更需要帮助的IP方面。

目前,腾讯在文化部的推动下,成立了“数据创意科学实验室”,实验室的重要工作就是在前端和后端两个方面,与故宫一起探索如何让故宫博物院展示得更好。

在前端可以被感知的层面,技术已经在改变人们的观展体验,今年的 Next Idea 大会,观众在观展的过程中,用手机一扫,就会有展品的相关介绍;而更为核心的“化学反应”则在后端,比如,通过云存储技术把几百万件的宝物存储、记录,通过图像识别和AI大数据快速扫描和归纳——这些,都将成为“科学实验室”未来的探索重点,最终的研究成果会运用在四大博物馆中。

用技术连接和盘活传统文化,不仅仅是腾讯在做,就连 Google 的文化与艺术项目也在积极触电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正在从静态向动态演进,这其中,技术功不可没。

(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李程程)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