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移动通信大会闭幕 中国厂商实力称雄互联网
近日,一年一度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018)在西班牙巴塞罗那闭幕。本届大会汇聚第四次工业革命、数字消费、人工智能、第五代通信技术(5G)、虚拟现实等当下时代热门议题,广受期待。而代表近年以来中国通信行业的佼佼者们,在本届大会上又带来了哪些刷新世界认知的创新技术与应用成果?一起来看看。
5G:从标准到商用,引领全球
从标准制定,到商用计划,中国企业引领全球5G发展步伐。据记者了解,MWC2018开幕前日,华为发布了旗下首款符合3GPP标准(全球权威通信标准)的5G商用芯片和基于该芯片的首款3GPP标准5G商用终端。
据介绍,该华为5G低频终端,体积仅2L,可在室内随意摆放,它不到1秒即可下载一集网络剧,可以支持未来基于5G网络的各类VR高清在线视频、VR网络游戏等各类高清视频和娱乐应用,同时兼容4G和5G网络。一举突破5G终端芯片的商用瓶颈。
中国移动在MWC2018上宣布,2018年将启动世界最大规模5G试验网。在杭州、上海、广州、苏州、武汉五个城市开展5G外场测试,每个城市将建设超过100个5G基站。同时,中国移动发布了“5G终端先行者计划”时间表,进一步明确了5G商用进程。据介绍,预计到2018年第四季度,推出符合标准的5G芯片,2019年启动终端友好用户测试,发布5G终端标准,推出首批5G智能手机,最终在2020年将5G商用终端推向市场。
中兴通讯在MWC2018上展示了旗下首款支持5G的原型机。据介绍,该机支持高达1.2Gbps的下载速度。中兴还进一步表示自身计划在2018年推出基于高通平台,下行速度可达2Gbps的5G热点及CPE产品,并且有望成为全球首发。
AI:中国AI应用场景全覆盖
MWC2018大会次日,阿里云全球同步发布了8款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产品,包括图像搜索、智能客服云小蜜、大数据PaaS产品Dataphin等。以智能客服云小蜜为例,在2017年11月11日当天,累计接待4000万用户咨询,完成1.2亿次对话。而图像搜索产品,用户只需通过API和简单配置就能实现“以图搜图”能力,该技术未来可广泛应用于新零售、制造、媒体、旅游等多个行业。
腾讯推出基于AI应用场景下的TRP-AI反病毒引擎。据了解,该引擎是首次引入基于APP行为特征的动态检测,并结合AI 学习,对新病毒和变种病毒有更强的泛化检测能力,能够及时发现未知病毒,变异病毒,和及时发现病毒恶意代码云控加载,更为智能的保护用户手机安全。该引擎在病毒形势日益严峻的态势下,为全球信息安全注入强心针。
除此之外,尚有包括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在内的一众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亮相MWC2018,带来包括人脸识别、AI语音、云端机器人、智能体脂秤、智能电视、生物传感等产品,触达智慧城市、智慧家庭、智能交通、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物流运输等多领域应用场景。
针对AI技术逐步趋于落地应用现状,记者从中景元物联云获知“场景触达将是18年AI发展的重要趋势,原因有二。一方面是伴随着物联网通信技术、智能终端、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解决了AI交互体验中数据传输不稳定、时延、丢失等技术问题,AI技术获得发展土壤;另一方面是以结果为导向。场景应用落地,才能告诉别人我们在做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有多大的发展价值。”中景元物联方面表示,未来将加快与中国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的深入合作,打造高速大并发的通信连接网络,保障亿万终端的数据传输与交互,致力于推进万物互联,数据贯通和全场景应用。
数字化:突破传统边界,数字转型风头尽显
在MWC2018大会上,中国企业在数字化技术创新与应用,驱动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更加专注和聚焦。
以中国移动为例,中国移动董事长尚冰在MWC2018主题演讲中介绍,中国移动一方面将开展5G产业应用培育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后续5G规模商用打好基础;另一方面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积极推动互联网、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 融合和规模应用,支撑传统产业向数字化转型创新升级,2020年实现连接数量较2015年翻一番。
而华为则在MWC2018媒体沟通会上倡议全行业共同努力,突破能力、连接、商业、体验、合作五个领域的传统边界,迈向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以5G为中心,在5G所能影响到的无人驾驶、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方面进行前瞻布局同样备受世界关注。
据数字智能应用服务提供商中琛源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中国已然进入数字化转型的快车道,新四大发明、新零售、NB-IoT、大数据、云计算等经验和技术都可以为数字经济的全面发展提供助力。以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为依托,深挖企业纵深价值与需求,帮助企业用数字技术和战略来改善核心业务,实现由数字技术驱动的新业务或新商业模式的创新,继而获得全新的市场发展机会,正显露峥嵘。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