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力推的格力手机究竟为何不受消费者欢迎?手机

/ 冯先生失眠中 / 2018-04-16 20:10
当年董小姐曾和做手机的小米有过一场豪赌,赌金是10亿元人民币,并且高调放言格力将开始做手机!

当年董小姐曾和做手机的小米有过一场豪赌,赌金是10亿元人民币,并且高调放言格力将开始做手机!

很快格力手机就横空出世了,让我们来看看格力手机吧!

董小姐并没有跟其他国产手机厂商学,找高颜值的女明星代言手机,而是自己的产品自己代言,因此如果你购买了格力的手机,打开手机就浮现出董小姐的照片。数码酷只想说:“画风唯美,令人荡气回肠,热泪盈眶,久久不能自拔。”

董小姐做手机是认真的,绝对不是图一时爽快。他曾多次在发布会上,代言其手机产品,并且做出了一些非常滑稽的事情。比如在央视的一道采访节目中,将自己的格力手机从高处摔下,捡起来,你瞧瞧这手机,多耐摔呀!

董小姐还在集团内部发表声明,格力的人就得用格力手机,人手一部!然后7万格力人,每人花三千多元买了一部格力手机,于是格力手机终于从销售为零,突破为销售量7万。于是网友开始惊呼——哇塞,这一季度格力手机卖得真不错呀!七万啦!不过很快眼尖的小伙伴在二手手机市场看到,许多人又将格力手机以不到一千元的价格转让。

是的,格力员工们整整亏了两千多元!不过,这一切怪不得别人,要怪就只能怪自己……格力手机难道真的不好用吗?当然也不见得,尤其是今年在各大厂商开始在配色上花功夫的时候,格力手机也不甘落后。新增了配色,这一做法终于让格力手机在电商平台的销量猛增了三倍,达300多部,果然厉害!

言归正传,格力为什么做不好手机呢?

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是手机不同于家电产品,手机是定位于未来的产品,他的每一项设计不是立足于当下的需求。而格力手机在模仿之余,竟给人感觉一股浓浓的家电风格。

董小姐是个非常不错的实干家,企业家,但或许并不是艺术家。但开发手机除了考虑功能外,艺术欣赏性同样不可获取。至于为什么董小姐要把自己的图像放在格力手机开机页面,数码酷现在还想不通。。。。

不要嘲笑小米,很多人嫌弃小米追求性价比,但是你要看到这么久了,小米的新机还是抢购状态,如今米2照样还有人保留使用。

而不知有多少手机品牌,金立,8848或者努比亚,从小米身边略过,小米也没有像ov那样用流量明星,这就是市场需求始然,消费者用脚投票。

同样的,格力消费者也用脚投票。有人说你没有使用过没有发言权,可是你看看,他们员工使用过都甩手了,你还要谁来发表反对意见,这个信号传递还不够明显吗?

设计上和工艺上,或者使用便利性上面格力肯定有缺陷,用过的员工也不敢公开讨论,另一个缺陷是董明珠的营销方式问题,他是强势营销出身,卖空调他有技术优势,他可以和国美杠,杠到国美乖乖听话,但是手机不应该是这种营销模式,手机需要亮点,而不是槽点,小米说我芯片最高级,华为说我莱卡三摄,OV说我的明星说什么消费者信什么。

摩尔定律的产品,经久耐用不是说不需要,但总体来说,格力手机在多元化版图上表现不佳,销售目标从最开始董小姐提出的1亿台,缩减到后来的5000万台,到最后格力手机迟迟不见踪影。为何一个凭借制造业称霸的巨头却在小小的手机硬件上滑铁卢呢?原因大概有三点:

1、追求功能,忽略体验。众所周知,互联网时代,用户体验十分重要,谁能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更好的付费理由,用户就会为谁买单。2017年中国制造峰会的董明珠摔手机环节造就了一个行业“佳话”,但简单的将传统制造业的思维方式复制到互联网时代的智能制造是行不通的,如果单纯能靠功能行走天下,诺基亚也不会被淘汰。更何况相同的事情小米几年前就已经做过。忽略用户体验,过分强调功能是格力手机的一大败笔。

2、品牌公关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格力手机问世的最好时机应当是与雷军的10亿“赌约”之后的几个月,那时人们都在翘首等待着格力手机的降世。但可惜的是,左等不来,右等不来,格力手机白白浪费了最佳的发行时间,凭空耗掉用户的期待值。

3、供应链管控思维传统,力气没用在刀刃上。格力习惯用传统制造业的供应链管理思维来驾驭所有产品。制造手机亦是如此。将产品的全部生产环节自我把控,这样一来,一方面延长了产品生产周期;另一方面,由于过分关注功能,与市场脱轨,更与消费者的需求脱轨。

事实上,格力在全国各地的销售公司也承担部分格力手机的销售任务,各地销售公司会向格力空调经销商少量地“摊派”出售。不难看出,格力手机在渠道建设、运营上缺乏一套完整的体系和打法,导致昏招频出,线上亲格力商城远京东和天猫、不发挥线下渠道优势,给人留下随意、任性的印象。

在手机厂商纷纷转向重视线下渠道的大背景下,格力投入不足且打法随意,格力手机二代注定销量不佳,不仅无法获得用户认可,而且连内部员工也颇为不屑,对作为年终实物奖的格力手机在闲鱼贱卖就是最好的证明,尽管董小姐的强势姿态可以逼迫员工使用自家产品,但无法改变其对格力手机前景黯淡的固有认知,经销商亦如此。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在主流销售渠道不见踪影,格力手机在供应链管理上也不受待见,更别谈掌握一定的话语权。一直以来,供应链从未把隔离手机视为大客户,只是将其看作一年2—3万的小客户。手机代工厂通常把客户分为100万台级、50万台级和10万台级,格力手机的需求量在5万台级以下,因此供应链没把格力手机当回事。

一言以蔽之,格力手机单凭“网红”董小姐助威而不脚踏实地深耕产品、渠道和品牌三大核心环节,想要在强敌环伺的手机市场有所作为,无异于痴人说梦,最终只会陷入自high无法自拔。讲真,我实在无法理解董小姐继续做手机的自信到底从何而来。

作者:冯先生失眠中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