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的机票突然涨价了,是谁在暗箱操作?

业界
2018
08/03
09:21
陈姗姗
分享
评论

明明显示有余票,下单支付时却被告知“舱位已售完”,反复下单均告失败;明明看到的机票价格很便宜,临到付款时票价却涨了。这是为什么呢?

明明显示有余票,下单支付时却被告知“舱位已售完”,反复下单均告失败;明明看到的机票价格很便宜,临到付款时票价却涨了。

最近,一些消费者在部分OTA平台上订票时的类似遭遇,再次被推上舆论热点。

有人说,这些网站是用大数据定位消费者需求,故意卖更贵的机票,或者用低价票吸引你点进来,搜索多次订不上,等最终支付的时候就变成了高价云云。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要弄清楚这些问题,首先要来聊聊中国的机票定价机制。

航空公司是在民航局的审批下,制定每条航线的全价机票票价,并在全价机票的基础上划分出不同折扣的舱位。

这里说的舱位,并不是头等舱、经济舱这样乘坐飞机时服务不同的物理舱位,而是指销售机票时用来区别票价的销售舱位,它是控制机票价格的直接工具。

一般来说,航空公司主要根据市场需求、运力和航空公司自身定位、历史数据等因素决定不同舱位的开放情况,当一架飞机的座位卖得火,或者一条航线处于旺季时,低票价的舱位放得就少,无人问津时特价票的舱位就放得多。

也就是说,消费者搜索机票时看到的票价高低,最终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与你的搜索次数,距离起飞的时间多久,并没有直接关系。

说完了航空公司,再来说说我们常用的携程、去哪儿、飞猪等平台。它们会根据你搜索机票时,利用大数据统计搜索次数,来提高机票价格吗?

这里先来说说机票价格是如何在携程、去哪儿们的平台上显示出来的。

作为机票销售平台,携程、去哪儿们并不参与机票价格的制定,只是将从航空公司或GDS(全球分销系统)接收的数据在平台上进行展示,平台上的机票价格变动,与全球供求关系实时变动和GDS系统与各销售平台的数据抓取、缓存的准确率有关。

目前全球各家GDS吐数的准确度在80%到95%之间,存在10%左右的变价概率(包括价格、税费和舱位的变化),主要就是由数据传送的缓存问题引起的,像去哪儿等现在会通过增加GDS查询频率来提升数据新鲜度,降低缓存导致的误差。

消费者运用机票搜索引擎时看到的报价,数据会经过至少两个传输步骤:航空公司上传GDS系统、再由GDS系统传输给OTA。航空公司的舱位及其对应的价格是根据供求关系实时变动的,而这些数据在二次传递的过程中则存在时间差,而从搜索到支付,一般也有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中,系统还会进行校验,与航空公司的最新“库存”进行匹配。如果价格不一致,系统会发出提示,告知用户价格变动。

也就是说,如果你正在搜索的是一条热门航线的热门时段,如果从搜索到下单的时间过长,价格的确有变高的可能,因为在你考虑下单的这段时间,相对低舱位的机票已经被别人抢走(下单)了。

当然,变价不只是价格变高,也会发生价格变低的情况,比如航司发现销售客座率低于预期时,就可能降价促销。

此外,由于OTA平台上显示的机票价格,是从GDS查询并同步过来的,但是因为每次查询都要收费,所以很多OTA都会选择隔一段时间查询一次,并将查询的数据放入缓存供给用户。

这样,消费者在OTA平台搜索某一航班时,最先看到的其实是系统中缓存的数据。当他来到支付环节时,OTA平台会与航空公司的最新“库存”进行匹配。如果该航班的相关舱位已售完,就会发出“该价位舱位已售完,请重新搜索”的提示,这样一来也可能造成“有票买不到”的问题,也就是技术缓存导致的库存更新不同步。

也有人会问,在实际搜索机票价格时,也曾出现过低价票在多次搜索后没有了,但过了一段时间低价票又出现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举个例子,现在你想预订的航线有500元和600元两档价格,你搜索的时候显示是500元,刷新几次后,如果500元的被别人下单预订(生成订单未支付的阶段)了,那你就只能看到600元的价格了,但如果那个人最终没有付款(OTA和各家航司一般网上预留时间是30~45分钟),过一段时间500元的价格就又可能回到了系统中。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陈姗姗】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机票 涨价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