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IDC 发布《中国超融合市场跟踪报告,2025 年第一季度》,详解中国区超融合发展趋势、市场份额规模以及厂商占比。报告显示,由于用户对数据安全与业务连续性的需求持续增长,超融合市场份额在 2025 年第一季度实现 14.1% 的增长,整体市场规模超过 30.9 亿人民币。
IDC 报告指出,异构环境部署、数据安全与业务连续性等需求推动了超融合市场实现大幅增长。政府及相关企业的采购也促进了市场的良性增长,智慧城市、应急响应、气象与环境监测等应用场景在 2025 年第一季度逐步恢复。金融、电信等行业的采购力度也在提升。
由于私有云平台涉及计算、存储和网络等各类资源的协同管理,市场将倾向于采购能够实现资源集中管理与调度的超融合系统,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灵活分配能力,未来私有云数据中心的建设需求也将继续上升。
数据显示,2025 年第一季度,中国超融合软件市场规模超过 2.29 亿人民币,其中技术供应商志凌海纳(SmartX)引领超融合软件市场的增长,市场份额达到 35.3%,市占率超过三成。
超融合软件市场前五大供应商及其市场份额如下,SmartX 35.3 %,安超云 14.1 %,青云 10.2 %,超聚变 9.5 %,戴尔 3.8 %。
超融合整体市场份额如下,华为 15.50%,深信服 15.10%,浪潮 14.70%,新华三 14.30%,联想 13.70%。
此外,本次报告首次新增全栈超融合系统市场排名,其从软件功能上包含多种类型的平台层能力,如云管理、容器平台管理、AI 与训练推理模型管理、容器管理等,同时统计维度包括一体机与独立销售的超融合软件出货。全栈超融合市场份额如下,深信服 25.10%,浪潮 10.90%,SmartX 10.10%,华为 9.70%,新华三 8.30%。
*数据来源:IDC《中国超融合市场跟踪报告,2025 年第一季度》
在对超融合市场的预测中,IDC 指出在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中,软件定义和软件平台建设的重要性被特别提及,需要在供需两端推动软件定义的发展。技术层面,5G、AI、AIGC 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也将在未来几个季度继续推动市场增长。行业方面,医疗和交通行业均已恢复增长,这主要得益于相关监管机构要求行业建立省级云平台以共享数据、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