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联网,离实现还有多遥远?专栏

/ 聂光辉 / 2015-06-17 15:09
能源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的利益格局,其定义、范畴尚未标准化,投资建设要素尚不完备,而相关的融资也有待进一步观察,能源互联网,离实现还有多遥远?

10

杰里米·里夫金在其著作《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提出了能源互联网的构想,称“能源互联网”将会出现,并将标志着第三次工业革命到来。这应该是能源互联网概念正式诞生。而国家电网董事长、党组书记刘振亚在《全球能源互联网》中也提出了全球能源互联网计划,即“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以疏松清洁能源为主导,全球泛在的坚强智能电网。”书中还提出了明确的实施时间表,2020年前形成共识,2030年前启动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基本形式是洲内联网,2040年前各大洲主要国家的电网实现互通互联,预计在2050年基本可实现全球能源互联网。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全球能源互联网》更受到国内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能源互联网犹如一阵旋风一样,誉满神州,其构想为人类描绘了一个宏伟蓝图:未来越来越多的人就像今天我们在互联网上分享信息一样分享绿色清洁能源。实际上阐述了一个全新的能源体制和模式,互联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将结合起来,有可能成为新的基础设施。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能源互联网,离实现到底还有多少距离?

能源互联网的定义、范畴尚未标准化

有消息称年内中国将出台国家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这阵风到底挂多久,没有讨论的必要,时下关于能源互联网的定义、范畴,业界也尚未标准化,政府也不可能给出确切的答案。能源互联网没有明确的标准化也未必是件坏事,业界经过一段时间对于能源互联网概念的发酵,对于定义、范畴的把握应当会接近能源互联网的本质,但无论怎么发酵,肯定的是能源互联网不是互联网,而能源互联网一定摆脱不了两个内涵,其一就是能源信息与其他对象的交互,其二就是能源本身的互联互通。内涵之一就是更像是互联网的形式,但需要更加的可靠、安全,与互联网不同的是更接近商品的属性,内涵之二暗含着意思就是能源以怎样的形式、怎样的传播介质实现能源本身的互联互通,比如以电能的形式、热能的形式、光能的形式等。

能源互联网一定会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以消费驱动生产者的新的能源消费流通模式,也一定需要具备互联网那种去中心化的特质,用户又寄希望于能源互联网能够打破现有的能源垄断体制,值得注意的是消费驱动不同于消费革命。就目前中国能源体制现状而言,能源互联网的定义、范畴也一定是由政府主导的,但是也不会十分明确的规范能源互联网的定义、范畴,从政府积极倡导的全球能源互联来看,话语权依旧是国际能源互联网争夺的高地之一。

不宜盲目追随所谓的能源互联网时间实施安排

“互联网+”行动计划铺天盖地的对民智碾压,已经代表政府表露出了政府欲通过互联网与其他产业的 融合打造新经济常态的心迹,但是对于处于严重政府主导、垄断下的能源行业,只表露心迹显然是不够的。能源互联网,不是单一行业的自导自演,需要互联网行业、通信行业、能源行业等多种类型的相互关联的行业进行一次大融合过程,当然这里面也离不开金融行业的融合。从现象上看,金融行业对于能源互联网的概念炒作表现的最为积极,从目前的A股情况来看,能源互联网概念还在不停的被炒作,从技术、产品、市场的角度而言,能源互联网的概念落地实现短期内难以实现。

能源互联网集成了传统能源、新能源、互联网等所拥有的属性特点,从目前的情形下,传统能源格局在短期内难以有所撼动。即便能源民主化不是能源互联网实现的前提,那能源民主化也是能源互联网时代的一个特点,政府目前有没有能力以乾坤独断的霸道推动能源互联网骨干建设还是未知数,或者说,政府目前主导投资建设的骨干电网是不是充分体现了民主化原则呢?大电网是否真正比小电网更加的稳定、安全、可靠?从理论上而言,大电网系统可以被认为是一个无穷大电力系统,然而在电网的发展历史上,是一个分分合合的过程,有业内人士将这归结于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这是不完全因素。

全球能源互联网格局是一种新的利益格局

全球能源分布不均,能源消耗程度以及能源危机意识不一,加上全球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在能源面前的达成共识显然是非常困难的,能源消费国与资源国之间、消费国与消费国之间、资源国语资源国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也给能源互联网在全球的实现设想增加了不确定性。国家出于对能源安全的考虑,都会制定最利于本国的能源安全政策,这是国际能源市场呈现多元化的今天依旧没有改变。

目前,全球能源互联网从表象上看是一种能源分享、全球能源自由流通的利好的资源优化配置,实质上是开辟了着眼于未来的能源掠夺新途径。按目前的能源消耗情况看,传统能源在未来五十年内不会受到匮乏的影响,因此传统能源依旧是全球能源互联网上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打破现有的全球能源利益格局不是易事。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能源互联网的 发展,新型可再生能源的日臻成熟,能源有可能出现局部过剩、严重过剩,强制的能源输出也有可能导致全球能源互联网的解列。

能源互联网投资建设要素尚不完备

在能源互联网当中,未来能源系统将像互联网一样发展,无数的能流可以双向流通的分布式能源用户贡献着自己的能源信息或能源本身,同时又消费者其他用户贡献的能源信息或能源本身,而多余的能源又可以通过储能设备进行储存。业界人士认为,以光伏、风力等为主的分布式能源、新能源以及相关联的储能技术等将成为能源互联网的新宠,获得长足的发展。有关能源专家表示,能源互联网要首先引发能源消费革命,再到能源技术革命、生产革命等。在当前的能源体制下,中国能否首先实现能源消费革命?不可能,原因有三个:其一,资源垄断,资源拥有者基本上不允许消费者有第二选择;其二,消费者还不具备主导能源消费革命的能力;其三,从电力体制改革的落实上的效果上看,雷声大雨点小,没有从根本扭转电力体制内的利益格局。

能源目前以电能的形式进行输送被认为是最为有效清洁的一种能源传输方式。在能源互联网结构当中,要求各发电主体是平等的,能流能够自由流动,电能实现自由交易,然而现存的利益错综复杂的发电主体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而用户只能被动的接受能流的单向流动,近几年来微电网的尝试应当说在能流的双向流动上吃了螃蟹,但是以示范工程为主的微电网到真真切切的工程应用,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考虑。

能源互联网相关融资方法有待进一步观察

近期,彭小峰的“绿能宝”一定新能源行业的一个热点话题,“绿能宝”称是构建投资者与绿色环保领域的高效实物融资租赁桥梁。彭小峰对于能源互联网的布局有备而来,意图利用互联网思维改变光伏融资难、新能源领域创新创业未成气候等客观现状。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行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冲击,这已经是事实存在,互联网金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其部分有关的金融产品同时也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困惑和风险,而能源互联网领域内所开辟的这种新型融资方式也是受益于风险并存,忽略风险只谈受益显然是对投资者不负责的。彭小峰自己也称,“金融讲究严谨有秩序、互联网讲究创新,而能源还要考虑安全和其他。但是三个行业的融合其实不是靠改变,而是靠分工协作。”未来对于彭小峰的“绿能宝”观察,需要明白的是,当下中国的金融市场还是相对宽松的,能够允许“绿能宝”诞生,以后就要看它如何接地气,且行且珍惜。

现阶段,还是要理性的看待能源互联网领域的融资,光伏产能过剩、光伏反倾销、弃风、弃水等现象的出现,除了受限于现有的电网体制,一部分原因就是盲目的投资热度造成的。在互联网思维下,能源融资问题可能寻找到新的突破口,但是怎样能够从当下的实际情况出发,避免泡沫化,如何在互联网框架下发力于实业,应当是能源互联网能够从概念到落地实施的关键,不能把新型的融资渠道作为能源互联网的一棵稻草,最好还是扎扎实实把技术、产品、创新搞上去。

能够互联网实际上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从目前的能源结构看,最易于实现能源互联,也是呼声最高的,就是电网,而在目前的能源体制下,最易于让能源互联网雏形初现的,就是能源信息领域的交互。无论是从技术角度出发,还是体制约束,抑或是对融资渠道的担忧,能源互联网离自己描绘的宏伟蓝图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