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抵制今日头条释放了什么信号?观点
6月3日,“基于数据化挖掘的个性化信息推荐引擎”的APP今日头条宣布获得1亿美元C轮融资、估值达到5亿美元后,随即有媒体(主要是纸媒及纸媒旗下的网媒)质疑今日头条“只做内容分发者,不做内容生产者”的做法有侵权嫌疑。树大招风,人红是非多,直接在今日头条的身上得到了映证,也符合社会发展的逻辑规律。
互联网似乎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其与传统媒体暧昧关系的命运。如今,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工具,也日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媒介。创立于2012年下半年的“今日头条”依靠个性化阅读,在短短一年时间内抢走了传统门户网站的风头。不生产新闻的今日头条,却是新闻的搬运工,最要命的是今日头条在短短两年的时间之内,迅速成为了国内新闻APP的巨头。这下传统媒体坐不住了,成为巨头就算了竟然还价值高达30亿人民币,红眼病就随之而来。
传统媒体本来就一直摆着一副老大哥的姿势,希望后生都能听从于它,想权倾朝野。始料未及的是,时代变了传统媒体还在做春秋大梦,终有一天,当攻城狮和商人的联军兵临城下时,只听到传统媒体的城头空余文人的慨叹和梦呓。看到今日头条这样日益强大的APP巨头,传统媒体自然而来的摆出了一副“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的架势。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博弈从来没有停止过,互抗还是共生是两者都需要去思考和选择的命题。早在2007年,以解放日报为首的传统媒体发出《发起全国报业内容联盟的倡议书》,提出“共同制定向网络媒体提供新闻内容的定价规范,提高网络转载的门槛,捍卫自己的知识产权,让新闻内容回归应有的价值”。传统媒体“保护版权”的呼吁已经喊了很多年,表面上是知识产权维护,但导火索实际上是网络媒体凭借低成本与传统媒体争夺广告市场份额而引发的冲突。同时也释放出了传统媒体对未来的恐惧,对时代瞬息万变的焦虑。
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普及,移动阅读习惯的兴起,一定程度上迫使了国内外一些知名报刊陆续出现休刊停刊。再加上互联网企业对传统媒体广告份额的侵蚀,传统媒体似乎已经到了“万劫不复”的地步,或许不就的将来。随着这两年自媒体队伍的迅猛崛起,用户所产生的内容正在逐步瓦解固有传媒生态环境,形成多样化的信息传播渠道。
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了传统媒体再次抵制移动新媒体的行为呢?很多人都觉得是因为新媒体崛起,内容渠道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所致,实质上与早期纸媒抵制门户免费转载的行为一样,还是因市场份额抢夺而产生的矛盾。
很多纸媒都开始尝试向新媒体转型,但鲜有成功案例,而很多从传统纸媒跳出来的自媒体却大放异彩。传统媒体为了稳住广告收入,眼看老阵地是不行了,就争先恐后去开辟新战场、搞网站、搞手机报、搞云报、搞户外视频等等。传统媒体搞的网站,除了各自媒体的原创内容,其它内容依靠从网上东扒一点,西扒一点,与其如此,不如搞一个传统媒体的电子版就行了,省钱省力。至于手机报,早已昙花一现不知魂归何处了。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较量当中,传统媒体本想反过来抢夺新媒体地盘,不料因为战线越拉越长,投入越来越大,并且非专业人做专业事,总体收入从巅峰走向下坡路,传统媒体再败一回。
现在传统媒体所有焦虑,不过是一个过气盈利模式走到尽头,难免溅泪惊心。今后,不仅是资本与技术支持的新媒体,任何行业、企业、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媒体,更多未经训练与不持牌人士加入媒体业,媒体人面临空前开放的市场竞争,不适应变化而遭淘汰的不是烈士,是恐龙。
今日头条对于内容的抓取,不仅来自门户网站、传统媒体及旗下网媒;还有来自垂直媒体的 、雪球,以及自媒体所生成出来的优质内容。新媒体、社交媒体、自媒体内容对于传统媒体形成互补,满足了用户的阅读需求。而传统媒体要创新一定是通过技术的引导、商业利益的驱动才能闯出一片蓝天,不转变思路,拒绝互联网思维,埋葬在历史尘埃中就是你的宿命。(文/科技也疯狂 微信:techfeng)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