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向消费金融的探索从未停止,擦边球怎么打?金融

/ IT时代周刊 / 2014-12-05 11:43
随后,银行信用卡的出现使分期付款不再局限于像房子这样的大额透支,出现用信用卡分期付款买车、装修房子、日常购物等等。但这些都不是重点,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带来了几乎...

曾记何时,贷款买房似乎还是新鲜事物,有超前思想的人才敢欠着银行的钱、住着现成的房。随后,银行信用卡的出现使分期付款不再局限于像房子这样的大额透支,出现用信用卡分期付款买车、装修房子、日常购物等等。但这些都不是重点,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带来了几乎颠覆这所有一切的节奏。

阿里“信用支付”(即虚拟信用卡)从传闻到夭折,京东白条的推出,现在又有“天猫分期”的加入,显而易见,互联网金融向消费金融的探索从未停止。对比来看,京东白条和天猫分期都属于赊购业务,这与被暂停的阿里信用支付在形式上有很大不同。

阿里信用支付本质还是银行贷款

既然要天猫分期,就不得不回顾一下阿里这些年来的互联网金融的布局,而阿里信用支付的半路夭折也曾一度成为舆论焦点。

我们知道,阿里巴巴互联网金融上的渗透是循序渐进的,从十年前成立支付宝实现网上支付,到2010年阿里巴巴小额贷款公司成立,再到去年6月推出的余额宝,阿里巴巴几乎完成了传统金融“存、贷、汇”的布局。但这些似乎远远不能满足阿里这个商界巨额的胃口。今年3月,一直被业界议论纷纷的阿里信用支付终于宣布实现了互联网金融的“先透支再还款”,这意味着消费金融实现“触网”,然而还没等产品落地,就被央行紧急暂停,一同被叫停的同样还有腾讯的虚拟信用卡和二维码支付。之所以被央行叫停,需先搞清楚阿里信用支付是个什么“玩意”。

事实上,阿里信用支付本身并不具备透支的功能,而是由合作银行先贷款给支付宝,贷款风险由支付宝和担保公司共同评估和承担,然后支付宝根据用户消费记录发放信用贷款,手续费由银行和支付宝共享。虽说本质还是银行提供贷款,但阿里信用支付通过互联网技术简化了用户审核、提高了“发卡”效率和风险管控,解决了小额消费信贷的难题。

另外,阿里信用支付首先向支付宝用户开放,用户无需在支付宝中存款,就可直接进行透支消费,这就意味着,买家在淘宝或天猫可使用支付宝直接付款,不需要捆绑信用卡或储蓄卡。

信用卡或储蓄卡或将被边缘化?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不仅仅是分期付款业务模式上的改变,甚至会重建业务体系,动了银行的奶酪,银行怎能听之任之?于是在关于“创新”和“风险控制”孰轻孰重的争论中,阿里信用支付也就这么暂时被偃旗息鼓了。

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阿里近日推出的捆绑余额宝的分期付款产品天猫分期,又勾起了人们对于分期付款的无限遐想。

天猫分期是阿里体系内的赊购业务

早在今年二月推出的京东白条就是一款和天猫分期针锋相对的产品,二者本质上都是“赊购”,只不过具体操作上有所不同罢了。有人不禁要问了,为什么阿里信用支付在现有监管下行不通,而天猫分期和京东白条却未被叫停?

似乎还得先从天猫分期背后的付款流程来查找原因。由于天猫分期有阿里小贷的支持,消费者在进行分期付款时,阿里小贷真金白银向商家支付商品全额货款,消费者再向阿里小贷分期还款。整个过程属于阿里体系内的服务,与银行并无交集,且风险都压在了阿里小贷身上,而与之相比,阿里信用支付风险端最后还落在银行。

与天猫分期类似,京东白条也只是赊销业务,用京东金融集团资金业务总经理刘长宏话来说,这只是京东给特定消费者提供的特定服务,形式上可能像信用支付,但只是先供货,过段时间再收钱,打了个收款的时间差,本质上和虚拟信用卡也是不一样的。

尽管法律并无明令禁止,但无论天猫分期(阿里小贷跨区放贷)还是京东白条(先提货再付款)都有打政策擦边球的嫌疑,若是有一天监管部门一旦严查,势必都会中招。当然,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赊购”控制好风险才是发展之本。【责任编辑/王丽娜】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