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阶段的背后:看网络文化所隐藏的新生代诉求观点
网络文化与互联网相伴而生,从最初名词的数字化,如“我爱你(520)”,到后来的表情符号的兴盛,从最初的QQ空间装修,到现在星罗于互联网各个角落的“次元文化”,网络文化其实是新生代心理活动的具像表现,网络文化的发现大致分成这么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单纯追求个性的时代
1、纯数字时代
最早出现的网络文化非常简单,无非是一些名词的数字化,最经典的网络文化产物是“520”和“1314”这两个数字,然后就是“886”。稍微了解网络文化的都知道,这三个数字所代表的是:我爱你、一生一世和拜拜了。
这三个数字所代表的应该算是第一代网络文化,那是一个纯数字构建的世界,十个阿拉罗数字不仅可以构建一个美妙的数学世界,还可以缔造一个让长辈完全看不懂,让年轻人乐此不疲的虚拟世界。
比如“7452”代表着“气死我了”,“0748”代表着“你去死吧!”
这个时代的网络文化主流人群是80后,90后00后除了对一些基本的数字了解之外,对于其他的数字语言或许是完全陌生的,纯数字时代的网络文化对于90后00后来说,就像是小浣熊弹卡或者邋遢大王一样。
那是痞子蔡和轻舞飞扬的时代,往事如风在那个时代还是一个酷酷的名字,纯数字语言也曾经让我们流连忘返。正如现在的新代生用各种颜文字和表情就可以聊天一样,当时我们也曾经有过一段只用数字聊天的时候。
2、QQ表情和颜文字登场,纯数字语言渐退
曾经有一本来自韩国的小说曾经风靡一时,那是一本非典型意义上的小说,我已经忘了作者是谁了,因为那种纯爱式的韩式小说我实在看不下去,但是却记住了里面通篇的颜文字。那是第一本将颜文字当做内容写进书里的小说,当然那个时代还没有颜文字这个词,只有一个土鳖的名字:表情符号。
如今颜文字已经俨然成为了一个专门的分类,成为二次元忠粉们的最爱,在颜文字诞生之初就曾经引起过一些轰动。但是那个时候次元文化还不够兴盛,QQ表情类的符号更受网民们的青睐,至到90后00后登场之后,次元文化的大暴发才让颜文字大行其道起来。
在颜文字和QQ表情出现之后,纯数字语言渐渐消失,只留下了一些经典组合,表情文化紧随其后接捧了次元文化。
3、流氓兔正式开启表情文化的新时代
所有的流行都将被遗忘,新奇的东西玩烂了之后都会被抛弃,如果说QQ表情开启了表情符号的流行,那么流氓兔则是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产业时代。在流氓兔之后,一系列的动漫表情符号脱颖而出,最经典的应该就算是兔斯基和阿狸了。
在《秦时明月》等经典国漫尚未出现之前,表情符号一度担负起了中国动漫产业的兴起,将一大批动漫形象推向了市场,正是有了这些符号市场的铺垫,才帮助这些形象走向了动漫化的征途。
动漫表情符号的出现,源自于网民不再满足于官方表情包的表达,个性化的追求需要更多的内容来填充。这种对个性化的追求催生了第一个阶段的网络文化,那就是个性化的追求。
第二阶段:无力抵抗的自嘲时代
互联网曾经是一个没有压力的世界,那个时候的网络文化所表现出来的,是新时代年轻人对于未来生活的向往,对于个性自我的追求。这个时代诞生了很多经典数字、表情和动漫人物原型。
然而我们知道,线上线下永远都不可能有一条清晰的分割线,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现实世界的东西开始不断入侵网络世界,各种负面的东西也开始在网络上出现。从最初单纯追求个性时尚,到后来寻找压力释放的树洞,互联网变得越来越重了。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的这三十年也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三十年,随着经济的持续走高,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生存的压力开始无孔无入的侵扰着人们的生活,最终也侵扰了原本安详平和的互联网。
吊丝这个词的出现,算是一个代表,正式开启了一个全民自嘲的时代。对于生活没有希望的妥协变成互联网上的一种集体自嘲。这个时期的网络文化带有越来越多的情绪色彩和阶层色彩,吊丝、高富帅、矮穷挫、白富美以及土肥圆等等。
第三个阶段:次元文化的大暴发
首先得说次元文化的大暴发,盗版起到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正是这些盗版站点让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优秀动漫作品,这也为二次元文化的暴发撒下了种子。之后便是一个长达十多年的社团时期,大量的二次元爱好者组成社团。
国家对于动漫产业的推动,大量的动漫展冒了出来,让这些二次元爱好者找到了展现自己的舞台。网络文化从最初的数字到表情,最终变得越来越立体,次元墙在这个时期被打破,越来越多的次元文化入侵了现实世界。
前两个阶段是现实世界向虚拟世界的延伸,而网络文化的第三个阶段,则是一个完全相返的过程,它是一个逆向输出的过程,虚拟世界的文化开始被反向输出到了现实世界。二次元文化在网络文化中的占比也在持续上升。
以二次元文化为代表的这一时期的网络文化,是一个在虚拟世界里寻找自我认同的过程,新生代的年轻人将自己对现实世界的理解,投注到了动漫人物身上,希望借助自己所喜爱的人物活在另一个世界里。
网络文化将不再属于互联网
随着网络文化越来越多样性,网络文化将不再属于互联网,它越来越多的成为了年轻人对于现实世界的一种投射,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会通过“次元化”而蔓延到互联网的各个角落里。
看似无厘头的网络文化背后,是年轻人心理活动的真实写照,是年轻人通过自己的方式理解了现实世界后的镜向反照。这是一个需要整个社会认真关注的地方,一部分网络文化事实上是社会问题的烂疮,最典型的就是“高富帅”系列。
网络文化被商业化爆炒的背后,值得思考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们不该仅仅把它们将成一种新奇好玩的流行文化,正确思考理解这些流行文化,将有助于去了解年轻人的心理活动以及行为走向。在这个角度来说,网络文化事实上已经需要从社会学的角度去思考一下了。
作者范子龙微信:iseric,同名公众号:艾瑞克自留地(ID:zwlp520),微博:@艾瑞克自留地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