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创业公司工作其实没你想象中的那么恐怖
前段时间跟一位想换工作的小伙伴交流,整个对话下来可以明显的感受到他被创业公司的不稳定吓着了。相比创业公司的高强度工作,他更担心的是公司突然倒闭了,糟糕点的还会遇到发不起工资跑路的老板。
刚入行的时候会为找一份工作发愁,当我们真正的上了轨道开始有产能了就会收到各种各样创业公司的岗位机会。面对创业公司的邀请,相比于到成熟公司确实会面临这样那样的突发问题。习惯了被选择,真正到了自己选择‘钱’途的时候难免是有点方。
作为经历过成熟公司和创业公司的人,我的观点是:“到创业公司工作其实没那么恐怖”。至少现在相比于15年来说,今年到创业公司的风险系数是小了不少。
资本降温,不靠谱创业项目在裸奔
从14年到15年底我们都能够明显的感觉到那时候资本很热,风险投资机构激进的投资组合,直接导致整个创业环境鱼龙混杂。蛮多扯蛋的项目都拿到了钱,同时也滋生了不少拿到投资者的钱就全身而退,不管员工死活的无良创始人。
现在资本降温了,钱变的不好拿了,大家都很慌,刷数据玩套路的不靠谱项目开始裸奔。但是个人觉得对踏实做事情的团队来说是件好事,对我们选择是否到某家创业公司工作的决策也是一种参考。
资本降温了意味着他们需要更加谨慎的去找投资标的,做项目尽调的时候需要更加严苛,同理也意味者好的标的能够分得更多的资本支持。毕竟风险投资机构的核心的工作始终是去判断行业趋势去优化投资组合,把募集到几十亿的钱投资出去,不然他们怎么给到基金购买人收益。
比起创业倒闭,更可怕是半死不活
对于愿意做事想出成绩的人来说,比起创业公司的倒闭更可怕的是:一口气想成大象的老板,这时你的能力要么被用在了不能有看得见产出的地方,要么就是项目半死不活让你无用武之地。
一口气想做成大象的老板,其实也不是满目自嗨。他们通常都是职业经理人,有成功的过往经历。他们创建的项目从资本厚度和团队资历上看过也确实牛逼,天使轮几千万,N多高管汇集。公司愿景也非常好,在创立之初就要想着模式上怎么革行业的命,技术上怎么做最牛逼的系统。
但往往真实的情况是远远低估了创业的难度,可能跟他们职业经理人出身有关,之前成功是空中阁楼,没经历过从零开始打天下,所以容易一开始就把战略和业务规划做得太大。具体的体现是系统太复杂,技术完全没办法落地,业务前景看的太理想,在产品还没研发出来就开始大规模的招兵买马,直接导致的结果每个月工资投入比营收还多。
按理说这种创业项目应该要清算倒闭的,但就是有一些老板能够凭借良好的口才和人脉找到接盘的土豪,做到拥有源源不断资金支持的让项目半死不活。当老板有了靠山之后,高层们也就不慌,他们擅长的为产品的拖延发布相互甩锅,不作为的开始权色交易,作为的呢开始打小算盘在想怎么在项目清算前多薅点钱。
所以,对于我们进入职场不久的人来说,在这样的公司环境(他们只能算是在组织架构和人数上的成熟公司)内心蛮难保持阳光,你做事情的激情也会消失殆尽,找不到自己为何要拼理由。
你会很想这样的公司快点倒闭,然后好让自己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去选择新的机会。因为在半死不活的公司,你的工作强度不会太多,人天生惰性会习惯安逸,但这样下去我们的技能和视野没有打开,这是一个很可怕的事情。
自我能力的成长比选择重要
虽然不太想承认自己一直是在靠运气吃饭,但确实在毕业后这几年也是艰难的倒腾出了点东西。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校园招聘选择到小红书,现在它做的不错,作为早期员工也是沾了不少光。
有蛮多人会问“当初选择离开小红书后悔吗”,虽然回过头去看似乎确实有点让人小惋惜。要是真的运气好到爆棚,那会应该是选择在小红书熬着等到15年踩着跨境电商的行业红利快速成长,然后跳槽到其他跨境电商公司把自己卖个好价钱,直接走向人生颠覆(呵呵)。但真实的情况是先选择到了华硕电脑,然后曲折的到了百度贴吧....现在的情况是靠卖自己的时间能够挣点零花钱。
说这个没其他意思,其实就是想引出一个观点:我们不会因为一次选择而成功,也不会因为一次判断而失败,对于还没三十而立的人来说,做到自我能力的成长比选择在哪搬砖更重要(当然运气爆棚,踩着行业红利的地方搬砖会成长的相比快些)。
频繁跳槽或许对职业发展影响不大
创业公司的不稳定,当我们在选择它的时候注定了我们的工作非常容易失业,可能失业间隔你入职创业公司会一年不到。所以,会很多人担心说,自己会不会因为这种创业公司倒闭,被动的频繁跳槽而影响下一份工作的前途。
可能跟个人经历有关,对这个频繁跳槽对职业发展的影响的看法会有点反常态:在互联网行业频繁跳槽或许对职业发展影响不大,主要是看企业方是否需要我们身上的这些技能。这些技能是我们在社会的立命之本,它们不会因为我们换了工作而让你所能够创造的价值贬值,不会因为跳槽频繁了让你拿比同等水平的人还低的工资。
企业方要是拿跳槽频繁当作拒绝的理由,往往真相有两种,一种是我们不够突出,不足以让他们冒选择的风险;还有一种企业方看不懂现在的趋势,还老想着怎么快速涨粉圈钱甩锅薅便宜,不懂我们对运营纯粹热爱的潜力!
记得选择一个与能力相匹配的岗位
“不是你会才开始做,而是你开始做了才能够会”,虽然在日常工作的中倾向于推荐大家做一些稍微超过能力的事情,但在找工作面试这件事上不建议打肿脸充胖子。
因为你给展示的越优秀,对方对你的期望越高,然后出现矛盾和误事的可能就更大。不管是要到知名互联网企业做运营经理,还是去做传统企业的创新业务板块的负责人,或者是去创业公司做运营总监….选择一个与能力相匹配的岗位很重要。
今年8月份从互联网金融公司出来后,对找工作这件事是非常谨慎的,一方面要找靠谱的项目和团队,另一方面要避免用人单位给自己太大的期望。在那个月其实自己是出现选择焦虑的,至于后来为何又选择到一家创业公司,说说我选择移动医疗方向的一些思考吧。
我和河马牙医创始人其实接触蛮久,是在去年12月份通过在行认识的。第一次听到他们做口腔项目的时候心里还蛮惊讶的,原因还有这样的创业方向,之前完全是没有想到。在行那次见面主要是给他们诊断产品的内容运营问题,后来也没怎么联系。第二次联系是在今年3月份,当时他们开始做C端用户,需要一些运营的建议,所以当时是以运营顾问的方式建立了长线时间的合作。
前面四个月合作是我到河马的非常重要的原因,他们是在清楚我真实工作水平的情况下做出的邀请,不是看到我在36氪或者说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上写了几篇还不错的文章,或者有过往成功的项目。
好了,说了这么多关于创业环境、能力成长和选择相关的内容,其实就想出一个结论:
如果你是真正想做事情并且还没到破釜沉舟的年纪,到创业公司其实工作没那么恐怖,能够找到认可你价值,让你自由发挥的地方,继续成长才是关键。成长了外面环境变的再糟糕都不可怕,就像我永远都不担心自己现在所在的创业公司会不会达不到自己对它的期望一样!
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产品菜鸟汇”(ID:U_quan),作者陈维贤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