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级基因检测升级为价格战,又是一场不可避免的“百团大战”?态度
题图来源© 视觉中国
8月8日,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23魔方将全套检测“祖源+遗传健康”999元的价格降到了499元。降价前一周,23魔方刚宣布获得4000万元B轮融资。
WeGene也将原本999元的基因检测产品降至499元。一半价格的压缩,将消费级基因检测(Direct-to-Consumer Testing,以下简称DTC)的营销之争升级到了价格战。
幕帘才刚拉开,知乎上便有人提问“如何看待23魔方和WeGene先后降价一半?”有知友提到“下面就是比拼基因数据的解读了。”WeGene联合创始人陈钢赞同了该回答。
智商、情商皆可检测、抗雾霾指数、天赋检测,在精准医学概念的背景下,从2015年开始基因检测产品被包装成不同的噱头一股脑涌向受众。这背后是不断涌现的创业公司,360基因、23魔方、WeGene、Hi基因、基因猫……
据钛媒体TMT base数据库显示,目前国内近百家消费级基因检测创业公司,获得融资的不足十家,且多处于早期阶段。
“消费级基因到底是什么?”、“DTC的意义到底在哪儿?”受众和投资人们眼前的迷雾是,消费级基因检测没有一个可以类比的产品。
消费级基因检测是继算命、星座预测、塔罗占卜之后又一掀开命运底牌者,还是将疾病扼杀于未然,包治百病的续命稻草?
一种全新的品类
“消费者就是为好奇购买。”在23魔方创始人周坤看来,消费者是想了解自己的健康,而这和健康管理又完全是两个概念。
消费级基因检测直接面向普通受众,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或APP下单购买,收到采样盒后,将口腔试纸或唾液放置于特制试管中,并寄回至实验室。几周后,便可获得包括健康风险、营养代谢、遗传性疾病、药物指南、遗传特征等基因分析结果,整个过程中不用医疗人员参与。
如果用医疗的眼光去看,DTC并不能避免疾病,检测结果也不能成为医生的参考数据,而消费级基因检测的进入门槛较低,“这个角度看投资人会觉得很扯”;如果用纯消费品的逻辑理解,DTC客单价低而且大多属于一次性消费,也不符合投资逻辑。
“把基因检测做成一个算命的产品、体检的产品,我觉得这不对。”周坤对钛媒体记者坦言,DTC之所以一直没做起来,是因为这样的产品方向是错的。
这个体会源于一次纠结。2015年,23魔方的基因检测服务有易感基因检测(通过检测基因缺陷,来评估罹患各类疾病风险),发现一位用户有BRCA1(乳腺癌1号基因)的疑似突变。“我们特郁闷,那个突变就只是一次突变,不能完全确认,突变和癌症这事说不清楚。”
这件事处理了很长时间,最后周坤觉得测肿瘤突变不应该是消费级基因检测该做的事儿。2017年年初新版本发布时,23魔方把所有的肿瘤易感基因检测全部取消了。
“我们做消费级基因检测,不会告诉用户可能会得癌症,但如果用户生病时告诉他某一类药物可能不太适合,这个是我们要实现的。”百迈客医学检验所总经理张纪恒在一次采访中告诉钛媒体记者。这被认为是消费级市场的底线。
百迈客,这家业内知名、原本专注于高通量测序的生物科技公司也表示很快将涉足消费级基因检测领域。
2013年,美国国家食品与药品管理局(简称FDA)曾叫停了23andMe的个人基因组服务 ,原因是担心结果不准确会对公众健康产生影响。虽然目前国内针对消费级基因检测尚未出台相关法规,但23andMe被叫停,让各公司看到了DTC的边界。
各家也正试图将DTC塑造成“探索自己”的形象。WeGene的slogan是“解读基因的秘密,遇见未来的自己”,23魔方则是“解读生命的语言,探索未知的自己”、“伴随你自我探索的生命历程”则是各色的定位,基因猫则干脆用“一种精致生活的选择”来厘清定位。
目前23魔方、WeGene等多以祖源检测、遗传相关的性状这种偏娱乐消费的基因检测为主,在没有获得卫计委的许可之前,这些检测也只能仅供用户作为健康参考,“今天的消费基因检测,定位成健康管理,定位成基因预测,定位成包治百病,那就是把它的价值超前了,目前做不了这些。”
周坤的理解是,消费级基因检测应该是少数的一种全新品类。
数据化逻辑
与医学临床级基因检测动辄上万的价格相比,这个由“好奇心”驱动的全新品类直接将基因检测从神坛拉到了消费者面前,以WeGene为例,其提供了两种服务标准检测(祖源+遗传健康)采用定制基因芯片,价格为499元,但其全基因组测序的价格为9999元。
价格悬殊体现在基因检测技术的差异。
芯片筛查技术是把大量已知序列探针集成在同一个基片上,从30亿碱基对中选出一些重要的SNP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将标记的核苷酸序列与芯片特定位点上的探针杂交。通过检测每个人的基因组在这些SNP位点的变异状态,来分析疾病或其他性状的相关性;医疗级基因检测则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一次可以对全基因组进行序列测定,成本高达上千元美金。
芯片筛查技术相对成熟,利用检测的图谱可实现快速对照和阅读检测,但这个“封闭系统”仅限于检测人们已经知道的序列特征。
相比之下,高通量测序技术更为开放,可以发现新的信息和未知位点,从研究的角度来看,高通量测序更有优势,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全基因组检测成本也会逐渐下降,但现阶段,对于满足“好奇心”的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来讲,芯片筛查是更具性价比的选择。
今年3月份,WeGene 和赛默飞旗下的基因芯片品牌 Affymetrix 合作,针对中国人的基因设计了一款定制化基因芯片,包含约 60 万经过挑选的多态性位点。4月份,23魔方也与赛默飞合作定制芯片,“我们自己定制的是73万个SNP位点,之所以定制,是因为要定制出适合中国人自己的更多位点。”
检测技术往往掌握在上游设备厂商,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则通过芯片定制体现产品服务差异。周坤曾对钛媒体记者解释过这一逻辑,好的服务和产品销量自然会上涨,随着规模增大,产品的价格才能降得更低,才能有更多机会做更好的产品。
降低价格——扩大用户群——获取海量数据——服务更多消费者,这个循环乍一看和当年的团购、O2O如出一辙。
“999元,对于更大的爆发式增长,这个价格不支持。”在周坤看来,当价格降到足够低之后,非刚需也会变成刚需,价格的降低有利于消费级基因检测的普及;不过WeGeneCEO郑强曾在WeGene社区里给用户的回复中提到另一种看法,“价格是一门双刃剑,如果我们放弃我们的价值观,未来大家的服务又怎么能得到保障。”
除了产品和价格,各家也开始自建实验室,在服务端寻求差异。WeGene目前在华大基因等临床检验实验室进行检测,但也曾向媒体透露将在深圳自建实验室。23魔方的实验室申请的是“分子遗传学检验项目”,按照临床医学检验所标准建立,实验室近700平米。
反观23andMe,其基因分型是通过美国实验室集团(Lab Corp)的一间临床实验室来完成的,为什么国内的基因检测公司却要大费周章地自建实验室?
“最开始我们也是外包,我们经常发现外包会把两个样本搞混,时间、质量等很多不能监控,我们也很痛苦。”这是周坤建立实验室的初衷。
由于国内第三方检测市场尚未成熟,整个供应链体系和配套体系并不完善,自建实验室成为控制质量以及扩大样本检测数量的重要一环。
钛媒体记者曾于6月底前往成都参观23魔方实验室,据其检测中心负责人邢泽黎介绍,目前基因检测共有9个环节,时间约为25个工作日,499元的价格依然能覆盖到检测成本。
虽然这场价格战和“烧钱补贴”并不相同,但与原本999元的价格相比,盈利空间被挤压,换取更多的用户数量被解读为降价的目的。拿到B轮融资后,23魔方将继续扩建检测中心、进行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
“基因检测的逻辑是数据化的逻辑”,未来所有事情都会被数据化,在人被数据化的场景中,周坤认为消费基因检测是最大体量的数据化,是可以最快数据化的事情。
触不到的价值?
今年4月,FDA批准了23andMe自主研发的个人基因组服务遗传健康风险测试(Genetic Health Risk, GHR),用于检测帕金森、迟发性阿尔兹海默症等10种疾病风险。
而23andMe获得FDA批准的原因在于,其测试得到了同行评议数据的支持,通过检测超过50万种遗传变异体,发表了文献揭示特定基因突变与这10种健康状况之间的关联性。
FDA消费者设备和放射健康中心主任Jeffrey Shuren认为:“消费者现在可以直接获得某些遗传风险信息。 但关键是,了解遗传风险并不意味着这些风险最终会发展为疾病。”
当然,FDA还要求23andMe以消费者可以理解和使用的方式传达用于医疗目的的DTC测试结果。用户研究表明,23andMe GHR测试的指导和报告易于理解,参与测试的人能理解报告中90%以上的信息。
以这份国内消费级基因检测报告为例,目前消费级基因检测多通过GWAS全基因组关联检测方式,通过大量样本发现疾病等表型与基因之间的关联关系,得出基于大量人群样本的统计学概率
因为消费级基因检测,人们第一次不用再通过身穿白大褂的医生那里了解自己的DNA信息,可当拿到自己的检测报告时你又会一头雾水,标注着自己DNA信息的位点、数字到底意味着什么,得知了自己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病风险是5.75倍,然后呢?
消费级基因检测大部分解读都是基于几万个人体样本统计分析得到的结果,只是统计学上的概率,并不能从原理上验证结果的准确性,自然数据无法作为临床参考,但样本量的逐步丰富则会让概率更靠近准确。而附在检测报告后边的参考文献和位点,或是基因检测公司在界限之内留给用户的线索。
“目前基因检测的数据量还不够,但跟用户保持长期联系,就可以拿更多的数据,也许就能想明白基因数据未来在中国怎么用。”周坤认为现在基本数据量太少了。
随着基因检测成本下降,以及国内消费者对于DTC的认知,周坤判断2019年消费级基因检测将会迎来爆发,临界点是100万用户量。目前23魔方用户数为5万,而这一数字与Ancestry的350万数据库和23andMe200万数量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
Ancestry和23andMe的商业模式都是在获得百万数据后开始探索的。Ancestry朝着族谱生意越走越深;23andMe则和美国药物研究和制造商协会(Pharma)以及辉瑞及基因泰克等公司合作。建立在数据上的想象空间还有很多,比如与医美机构合作销售医美产品、帮助保险公司干预参保行为、引入第三方合作商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但数据只是前提,除了数据量不够的现实状况外,数据交易存在争议,数据安全尚未有法律监管,而单一的消费级基因数据要和生物信息、医学信息以及IT技术相结合才能最大地挖掘其价值。
周坤坦言“我们谁也不能保证,今天累积的数据是真正有效的,但这事也得做。”
“未来价值在哪儿,我们不知道。”虽然和周坤有着同样的困惑,但张纪恒认为,“消费级基因检测不需要建立数据库,从来自医疗级基因检测的数据库就足够了,消费级数据库对于医疗数据来讲会有价值,但这个价值可能会比较低。”
【来源:钛媒体 作者:付梦雯】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