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与投资:谈谈融资这个事儿
创业者如何获得投资,如何吸引投资,一直以来是个挺多人关注的话题,今天我说说我的观点。
先说关于融资的 两个非常常见的误区
1、必须有投资才能创业。
其实,这个世界上的创业行为,如果不算亲友的天使投资和借款,绝大部分是没有投资参与的。
一些年轻人经常看某些IT新闻和评论网站,产生了一个误区,以为创业第一步必须是融资,必须先有投资人才能创业,这是非常不对的。
中国互联网草根创业热潮的那些年,绝大部分草根创业者,都是在没有投资的情况下,创业成功,把事业做起来的,当然,后续逐渐有些人拿到了投资,甚至做到了上市,但是并不是说,没有投资就无法启动创业的。
能够在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情况下,把产品做出来,把业务做起来,其实在很多领域都是可行的。
我认识非常多类似这样的创业者,虽然现在一直说,草根创业的黄金期过去了,但是,一些个体创业者,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到一笔不菲的收入,还是有很多很多实例在身边。
顺便我解释一下,草根创业的黄金期过去,这个话题该怎么看呢,从市场格局来说是这样的,以前草根站长可以在国内网站排行里排进非常靠前的位置,以前草根流量可以决定巨头的成败,比如淘宝大战ebay,就是倚重于草根流量决战对手的门户流量。如果以这个标准来说,现在草根创业者已经没有这样的行业地位和影响力了。
但话说回来,互联网市场的整体盘子涨了100倍不止。虽然大部分增长被巨头瓜分,从净值来说,其实新一代的草根创业者的整体收入水平比起当年还是有显著增加的。
十几年前一个草根网站要是能卖掉一两千万人民币都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现在这都不是个事儿了。闷声发财的群体,一直都存在。
2、赚钱的企业不需要融资。
和第一个误区相比,这是另一个极端,也是很多草根创业者所谓格局不高的一个痛点。
有一种反精英的论调,认为烧钱的都是坏生意,好的生意不需要烧钱,完全可以靠自己积累发展。
一些创业者确实水平不错,跨过了生死存亡的第一道关卡进入盈利,然后拒绝利益分享,也拒绝精英思路,继续走小富则安的道路,我以前文章也提过类似的案例,仅在厦门,这样的创业者我都认识好几个。
但竞争格局是很残酷的,这个市场空间被你验证了,你小富则安,别人砸钱来抢,很快市场格局就会出现变化,运气好的话,你还能小富则安的活下来,坐看一个自己发现的巨大的市场被后入者瓜分。运气不好的话,可能一轮血洗下来,你想赚点小钱都难。
如果商业模式验证可行,市场增长空间可以预期,通过融资快速规模化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坐失良机是非常可惜的,很多很多很多很多这样的教训案例了。
以上两个误区,代表两种极端思想,一种是离开融资寸步难行,另一种是固步自封拒绝融资。我希望创业者,还是要能正确面对融资这个事情,有一个平和和公允的心态。
下面说最常见的问题,投资人是如何决定投资一个项目的?
当然,投资人也分很多种,不能一概而论,我只说通常来说,比较优秀的投资人,他们投资的一些判断标准。
第一是看人
这个人的背景,能力,认知水平,资源和品德,是投资人最优先看中的。
为什么很多互联网大公司的中层出来都能拿到非常高的融资金额,一是大公司的从业经验,二是大公司人脉资源和信息资源,让他们在竞争中可能会少走很多弯路。
以前海归名校比较吃香,现在不一定了,就算是硅谷的从业者回国,现在也未必能获得投资人的认可。评估标准其实一直在变化,而且随着竞争的加剧,说实话,优质创业人才的标准已经越来越高。
我们随便举几个例子,比如说冯爷出来创业,只要喊一嗓子,很多投资人追着给钱,什么商业模式,什么市场目标,也许很好,也许不是那么好,但做起来可以慢慢调整,人是第一位的。
有人说,是不是人脉决定论了?
这话分两分看,人脉分这么几种,一种是你认识多少人,你手里攒齐了互联网所有巨头大佬的名片,也召唤不出神龙和投资人。一种是多少人认识你,这个就有点用了,但也不要高估,也许人家以前看你是大公司背景的份上,必须认识你,奉承你,但未必认可你。再一种是,多少人认可你,愿意给你背书,愿意给你帮忙(别太贪心,只是举手之劳就很好了。)这个就价值超级巨大了。
所以,这也可以认为是创业者的资源,但话说回来,如果没有能力和品德的基础,这个资源也不会从天而降。
再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红杉是个巨牛逼的风险投资商,全球互联网巨头背后几乎都有他们背影,通常只投C轮,或者B轮,很少见过红杉投A轮的吧,但是你见过红杉的天使轮么?我知道的已经有两家,都是背景极牛的创业者,什么叫做背景极牛,技术圈子里很早就被封神的人物。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搜索,我也不替他们做广告,就不展开了。
第二是看现有成果
有些人,资历不够牛,背景也不够,怎么评估呢?看现在做的成果。
比如创业者,自己靠积蓄和个人努力,已经做出了一个不错的APP产品或小程序,日活跃用户好几万,而且还在持续上升,现在出来找投资,数据说话。
这个就很有说服力,至少证明这个人具有创业的能力和基本素质,知道如何开始一个项目,并且已经初步验证了产品模式。
我也认识不少草根创业者是这样拿到的融资,前期靠个人努力数据亮眼,甚至不用到处去找投资人,投资人自己就找过来了。
比如我旧文提过某个95后的创业项目,公众号里的社交平台,用户活跃度高,活动参与度高,数据持续上升,这个创业者还只是一个普通大学的大三学生,没任何资历背景,但这个项目就已经值得投了。
第三看商业计划书
很多人会高估商业计划书的作用,认为搞融资全靠商业计划书;
但有些人也会低估商业计划书,觉得只要自己厉害,商业计划书其实没那么重要。
那么,为什么说第三看商业计划书呢?
如果创业者背景不够强,资历不够显眼,而且项目还没有进展,或者进展中但没有足够支撑的数据和成果,这时候,评估一个项目,可能就只能依赖商业计划书。
但这时候,我特别提醒一下,看商业计划书的核心,不是说你点子有多好,你想法多伟大,而是通过你商业计划书的描述,来判断你这个创业者,对市场的认知是否正确,对竞争力的认知是否正确,对创业中的风险,财务核算的细节,成本构成等等认知是否正确。
商业计划书,此时最重要的目的,其实并不是说你描述的市场有多好,而是你是不是真的做好了创业的准备,并具有这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一些创业者会盲目的认为,我描述了一个伟大的市场,投资人就应该会投钱,这有点一厢情愿。
比如我今天说,我有个伟大的理想,我准备招募团队完成可控核聚变的研究,彻底攻克人类的能源问题,这个市场未来是万亿美元级别的,我的商业模式是形成技术垄断,通过知识产权授权的方式,全球收取授权费用,保守预计每年收入在千亿左右。现在我准备融资 50亿人民币用于科学家招募和实验室搭建,以及相关政府关系,知识产权的准备工作。怎么样,市场空间很美好吧,商业计划很靠谱吧。
你觉得投资人会怎么想,拜托,你谁啊,醒醒吧。
这个案例稍微夸张一点,但我想表达的意思很简单,关键不是你的目标有多伟大,而是你能否证明自己有能力,有实力把握你的目标。
一份优秀的商业计划书,最核心的,是证明自己,有能力把握目标,完成计划。所以,我前文也提过,商业计划书你写的时候,最关键的,不是如何取悦投资人,而是如何能正确回答创业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对创业的财务规划,项目计划有清醒和完整的认识,当你这一切都完备的时候,可能投资也就水到渠成了。
第四看谁来背书
以前举过这个例子,李彦宏在美国准备回国创业,谈融资的时候,投资人借故上厕所出去打个电话,打给李的上司,时任infoseek CTO 的william zhang,做背景调查,张先生说,李是这个世界上最懂搜索引擎的三个人之一,大意如此。投资人旋即回来敲定了投资。
一个默默无闻的创业者,如果有业内知名人士肯来背书,其获得融资的机会就会增加很多倍。
但你要知道,知名人士也是要顾虑自己的信用,虽然有薛蛮子,郎咸平,宋鸿兵这样的不管好坏有钱赚就去背书的典范,但大部分还是多少会担心未来影响自己声誉。
不说投资圈大佬了,我自己就说过几次,不替陌生创业者背书,送我股份也不,除非个别我特别觉得还不错的。
有些投资人对自己的眼光和判断力不是很信任,就选择一个取巧的手段,所谓跟投,只要有知名投资人肯投,他们就跟,但绝不领投。潜台词是,你判断过了,你肯定比我判断准,你觉得行,我就跟。
所以,对于知名投资人来说,投资即背书,就算你说你只是投着玩的,但别人真的不是这么看的。
第五看大浪淘沙
如果投资人看了以上,依然做不了决定,那么,还有最后一招,就是把项目搁置起来,放着看。
你这个商业计划呢,看不懂。你的背景呢,似乎也一般。你的成果呢,也看不到,那就放着。
三个月,六个月,回来找你聊聊,唉,项目还活着,数据咋样,发展的还行,和计划相比呢,好像稍差一点,这不是因为没融到钱么,不过这样也不错了,看来可以投了,再来聊聊吧。
市场环境好的时候呢,投资人抢项目,你敢把这个项目搁置,三个月后没你什么事了。
但市场环境不那么好的时候呢,其实很多投资人都觉得搁置一下挺好的,看看创业者有没有自己活下去的能力和勇气。其实东南亚的地方 挺喜欢这样打磨一下创业者的,但是中国,前几年,你再看不上的项目也总有其他投资人抢。
但大浪淘沙也有个不好的地方,有些投资人喜欢先签下来再看,然后签完了就熬着创业者,看到确实不错再投,看到发展不好找个借口就爽约。但这个就不是今天的话题范畴了。
第六看投入的决心
如果一个创业者的财务条件还可以,那么投资人还是希望说,创业者要自己出点钱,出些成本,不能说自己一点都不担责任,风险全在投资人身上。
有的创业者,我以前说过,卖房子发工资,当然这事不是说值得提倡,但这样的创业者投资人肯定喜欢。
有的创业项目,核心技术或者资源掌握在兼职的员工手里,这就是投资很忌讳的事情,创业者说,拿到钱就离职,投资人心里说,离职了再来谈钱。
有的创业者,手里一堆项目和公司,各种关联公司,当然不是说投资人不肯投,但是就有很多顾虑,你到底重心是哪个,未来会不会各种关联交易各种洗钱。
其实我知道有这样的案例,某投资人看好并投了某创业者的A项目,A项目一度是明星项目,轰轰烈烈,但后来在市场竞争中落败,失去市场地位,投资套现机会遥遥无期。而创业者自己搞的B项目,开始不显山不露水,后来却成功做大,并上市。但创业者呢,基于对投资人的愧疚也好,或者说感激也好,在B项目里给投资人友情价留了一些股份,让投资人总算是没有亏本,还多少赚了一些。
但这种呢,就属于要拼创业者人品了。所以回到第一,还是看创业者这个人,是不是靠谱,人品是不是靠的住,人品靠得住,他项目失败了,未来也会有机会报答或者偿还你;人品靠不住,他项目做成了,可能都有机会找个方法把你的利益输送出去。
以上,是我个人总结的,投资人是如何看待一个项目,以及如何做出值得或不值得投资的决定。但必须说,投资人也分很多种,也有很多不同的判断方式和不同的思考方式,我只是总结一些互联网领域,比较常见的投资人思考模式,如果你遇到的是其他方式的,或者认为我说的不对的,也欢迎提出指正。
未完待续,今天先说到这里。
来源|微信公众号:caoz的梦呓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