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砸8390万元复活飞信!再战江湖能否成功逆袭?

/ 老喵 / 2017-12-14 14:03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加上移动互联网以及手机等智能终端的成熟,即时通讯和社交成为众多创业者选择的方向,就连支付宝也一直都在布局社交领域,即使是屡屡“战败”。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加上移动互联网以及手机等智能终端的成熟,即时通讯和社交成为众多创业者选择的方向,就连支付宝也一直都在布局社交领域,即使是屡屡“战败”。

依靠着QQ和微信,腾讯的即时通讯业务几乎一家独大,以此为基础成就了自己的社交帝国,并以此为核心,向周围辐射,提高了各项业务发展的速度。其 实,即时通讯和社交的力量大家都心知肚明,但这水却不好趟,成就的少,失败的多。这几年,我们见证了多款现象级APP的出现,但能像微信和QQ这样一直走在第一阵列的少之又少。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飞信”这个产品,曾经也算是红火了一段时间,成为一批人心中的记忆。现在,飞信又回来了,只不过名字改了,目标也变了。

飞信的沉浮:从5亿用户的巅峰到活跃用户不足百万

2007年,第一代iPhone诞生,从此手机界开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而同样在这一年,飞信也面世,成为可以实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网间的无缝通信服务,并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成为市面上最受欢迎的即时通讯工具之一。

在那个年代,无论是网络还是移动智能终端设备都不是很发达,人们之间的通讯大多是通过电话语音或者是短信。在众多的80、90后心中,有一个场景肯定特别熟悉,班委或者学生会在下发通知的时候大多数通过飞信群发的方式,而不是QQ。因为,那个时候还处于2G以及3G初期,网络并不是很稳定,而且流量费用也很高,并不是每个人的QQ都在线。而要是群发短信,一次就要几块钱,成本比较高。

而当时的飞信,可以提供群发短信功能,用户只需要选择群组或者多个联系人,便可以以短信的方式通知到每个人,而且收取的只是流量费,相比较短信费要便宜很多。当然,这仅限在移动用户之间,若向联通或者电信用户发送消息,则要收取短信费。不过,那时飞信每个月也会赠予免费短信条数,加上当时的移动用户在学生群体中数量占优,飞信很快便积累了上亿的用户。

从2007年成立,从北京前期推广到走向全国,或许中国移动在创办飞信之初都不会想到会如此成功,如此受到欢迎。根据相关数据显示,飞信用户在2010年前后达到巅峰,注册用户达到了5亿,活跃用户将近一亿人次。

正所谓花无百日红,多次“易主”后的飞信发展遇到了瓶颈,开始走下坡路,并且转折点遥遥无期。

现在的飞信,活跃用户已经不足百万,贴吧论坛里也偶尔会看见用户吐槽以及建议贴,但是再也找不到当初红火的感觉了。

内忧外患 飞信的倒下是必然

随着移动网络的不断成熟,加上流量资费的降低,飞信在经历过高潮之后,开始走下坡路,无论是用户量还是活跃用户都大打折扣。其实,飞信的倒下也不是什么不可预知的事情,当时的环境加上自身的劣势,倒下只是时间的问题。

2012年,短信业务量达到了最高峰,但随后便一直减少,而这之中,微信和QQ便占据很重要的原因。二者的快速发展,加上移动网络的不断完善,在线聊天以及社交已成为当时的新选择。相比较下,飞信仅仅只是个即时通讯工具,社交属性比较薄弱,而QQ有QQ空间,微信有朋友圈,并且,其聊天界面附属功能也更丰富。

除了外部的威胁之外,飞信自身的固步自封也是导致其倒下的重要原因。作为中国移动旗下的明星产品,飞信一直发展的比较保守,完全没有被当作一个市场 化的产品来运作。一直都没有打破移动的界限,开通三大运营商之间的业务,虽然也能发短信,但依旧收费,而且有时候发送消息还并不稳定。

与此同时,那时的飞信仅仅看到了即时通讯功能,在有了上亿用户基础后,并没有将用户量实现转化,比如社交等,使得用户效率很低。微信和QQ的走红和稳定发展,靠的不仅仅是即时通讯,社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连接用户之间最稳定的因素。

加码企业和个人业务 飞信能否卷土重来?

根据最新的统计资料显示,现在的飞信用户量还不足百万。不过,考虑到目前庞大的移动互用群体,以及之前的基础,中国移动再次对飞信给予了众望,希望其能够再回巅峰。

2016年6月,中国移动叫停了短信转飞信业务,并将飞信改名为“和飞信”。根据公开信息显示,中国移动分别在9月22日和10月11日,发布了两条招标公告,进行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2017-2018年“和飞信”客户端技术实施与支撑项目,以及运营支撑服务项目。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次招标的总金额达到了8390万元,是上一年投入的6倍多。

与此同时,在今年的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和飞信”还专门设立了展台,对外展示其业务以及各方面的优势,以吸引市场的关注。据中国移动方面表述,“和飞信”在政企服务方面,将面向企业打造智能移动办公新模式,提升企业管理效率,为企业构建全新管理生态。同时,中国移动还希望将“和飞信”打造 成具有运营商特色的个人社交平台。

在下载了最新版的“和飞信”体验之后,发现目前其仍旧以个人通讯业务为主,可以收发短信,实时了解当前的账户信息以及发起多人通话等功能。从中国移动的目标来看,这次“和飞信”被给予了很高的期望,企业和个人市场都想拿下,但是就目前来看,希望比较渺茫。

对于企业来说,转型最重要的是改变以前的运营思维和方式,并且要脚踏实地。依靠中国移动的背书,“和飞信”或许可以很快与政企达成合作,但是数量会 有限,假如体验不好,以后前景仍是未知。目前,市场上诸如钉钉等软件在功能上已经比较丰富,并且体验上也都不错,“和飞信”这时想搅局恐怖是不会很轻松。

而对于个人业务来说,“和飞信”在通讯界面上以及周边附属功能上依旧比较欠缺,相比较微信和QQ等工具,显得不是很成熟。

并且,微信和QQ的社交属 性更强,用户粘性和活跃度更高,而移动出身的“和飞信”要想打通这一切,重新获取老用户的信任,可以说十分困难。毕竟,现在短信最大的用处便是接收验证码,可能个人发短信,比微信QQ消息更容易被遗漏。

另外,在工信部的要求下,运营商不得限制老用户办理互联网套餐,而这会使得上网成本更低。那时,“和飞信”的短信优势便更不足为提了。

写在最后:

对于一款产品来说,起起伏伏很正常,但是假使与市场脱节太久,要想翻盘可能性微乎其微。不仅要解决自身的问题,还要拿出比竞品更优质的东西。作为陪伴了一代人的飞信,现在想要再战江湖,能否成功逆袭就看后续能否拿出令人惊喜的东西。

来源|微信公众号: TechWeb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