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团20年深耕燃料电池领域,最近七八年来积累开发的经验、规范、流程形成实验标准,最终形成交付,目前已经走在国际前列。”上汽集团副总裁蓝青松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说出这番话的背后,是上汽集团刚发布了全球首款燃料电池MPV ——上汽大通MAXUS EUNIQ 7,以及“十款、百亿、千人、万辆”的2025氢战略。即在2025年前,上汽集团将推出10款氢燃料电池 ,培育一家百亿级氢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企业,以及组建一个1千人的研发团队,最终推广氢燃料电池 达到万辆。
无独有偶,近日广汽集团发布了首款氢燃料电池动力 Aion LX;现代 XCIENT Fuel Cell氢燃料重卡,获得中国 工程学会与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举办的首届“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奖”二等奖;并且,现代 正计划在中国市场引入氢燃料电池车。丰田表示其全新一代Mirai,将于2020北京车展上正式亮相;并且,8月份丰田 与亿华通、东风公司、广汽集团、一汽集团以及北汽集团成立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北京)有限公司.....
一夜间,氢燃料电池 的暗战已经开始。
目前,广汽集团在去年与丰田达成 合作后,今年便发布首款氢燃料电池车Aion LX。长城 在该领域刚涉足几年,近期也发布了“柠檬”技术品牌,预计也将在今年推出首款氢燃料整车平台,将在2023年推出成熟的燃料电池乘用车车型。还有主攻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的北汽福田,近期也发布了氢燃料电池商用车规划,计划到2030年推广氢燃料电池 20万辆。
作为2001年开始涉足氢燃料电池领域的上汽集团,已经成功推出FCV80、G20FC等氢燃料电池 进行商业化示范运营,在国内走在了前列。在积累了20年的经验后,借助这场氢燃料电池 新风口,“十年磨一剑”的上汽集团能否成为中国氢燃料电池领域的龙头?
离不开的地方政府
众所周知,日韩在氢燃料电池领域涉足最早,发展时间最长,技术领先全球。
其中,丰田早在2014年2月便推出氢燃料电池车Mriai,并且在2019年已经累计销售1万辆。现代 也早在1998年开始燃料电池的开发,在2000年开发出第一款燃料电池电动 。2018年第二代的燃料电池电动 NEXO,续航达到800公里。并且,现代 氢燃料电池 销量占到全球销量的一半。
据介绍,上汽集团目前有500多辆FCV80在进行商业化示范运营,与丰田已经卖出1万辆的数据相比,差距非常明显。并且,丰田的氢燃料电池车Mriai已经远销欧洲、北美等市场,而上汽集团的氢燃料电池 仅在本土市场销售。
但一夜间,长城 、广汽集团和北汽福田等纷纷公布产品上市计划,以及亮出并不逊色的产品技术,甚至公布赶超日韩的销量计划,背后的动力和实力值得寻味。
近日,北京市发布氢燃料电池 推广规划,计划在2025年推广数量达到1万辆。上海地方政府也有着类似的规划。据统计,全国目前已经有40余个地方政府制定和发布了氢燃料电池 推广项目。“目前中国氢燃料电池 以商用车为主,主要还是靠地方政府的支持。”一位 产业内的专家道出了车企积极布局氢燃料电池 的原委。
此次,上汽集团发布的氢战略中,到2025年将推广1万辆氢燃料电池 ,与上海市地方政府的规划目标吻合。尽管,上汽集团不局限于本地市场的推广,表示将与机场集团、宝武集团等在长三角和长江带地区,进行机场、港口和化工区的氢燃料电池 多场赢应用探索,但地方政府的助力不言而喻。
除市场推广外,在技术上,上汽集团、广汽集团们是否进入国际前列?
氢燃料电池 ,顾名思义即以氢气为电池供电,驱动 行驶的车型。因此,车载储氢罐储氢密度越高,所需储氢罐的体积越小,也将带来更长的续航里程。此外,燃料电池效率越高,氢能的利用率也将越高。这也是众多车企在氢燃料电池 领域竞争的核心技术指标。
此次,上汽集团发布的首款全球首款燃料电池MPV ——上汽大通MAXUS EUNIQ 7,核心零部件采用的是130kW燃料电池与70Mpa储氢系统,NEDC续航里程达605km,百公里氢耗1.18kg,具有-30℃低温启动功能。广汽集团发布的首款氢燃料电池车Aion LX,储氢系统采用53L和77L两个70MPa氢瓶,NEDC工况续航里程超过650km。
即将在北京车展亮相的丰田第二代Mirai,据介绍其续航里程比第一代车型增加30%,达到643km并提高了驾驶性能。早在2014年第一代Mirai上市时,其高压储氢罐可以承受70MPa压力。第二代Mirai更多的是对底盘进行重新设计,从前轮驱动转变为后轮驱动,并且是在丰田全新的TNGA架构上进行全新的造型设计,增加了车身刚度,降低了重心。
第二代Mirai的架构已经与丰田传统燃油车架构统一,已经具备大规模量产的条件。上汽集团新推出的首款氢燃料电池MPV EUNIQ 7,在技术参数上有很大进步,与丰田和现代的差距并不明显,但目前仍未达到大规模量产的水平。从实验性探索到量产,显然还有一段路要走。而通过合资合作采用丰田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广汽集团,尽管技术和产品导入很快,但丰田真能把所有核心技术共享给广汽?
补贴“神器”不再
“Mirai已经卖掉了1万台,但是要真正达到大规模市场普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必须要持续进行研发。” 丰田 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权藤宪治表示。
确实,氢燃料电池 的普及不仅要车企具备大规模量产的能力,还需考虑到用车端的经济性和便利性。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119个加氢站,按照规划到2035年将建立5千个加氢站。在政策的推动下,氢燃料的供应正迎来质的改变。比如,上海从今年开始将氢的定义从危化品转变为燃料,并采用燃料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极大利于上游的制氢和储氢产业的快速发展。
除了加氢站外,目前氢燃料电池 的成本仍居高不下。
“成本和规模相关”关于影响终端售价的成本问题,蓝青松这样解释到。“现在很多部件都是实验室级的供货,这正是成本的主要问题。” 目前,氢燃料电池 的成本主要集中在电锥,他表示“EUNIQ 7相比FCV80成本自然是下降的。目前氢燃料电池 仍在导入期,依然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
据上汽集团介绍,此次EUNIQ 7亮相并未公布价格,正是考虑到今年的氢燃料电池 补贴政策还未出台。
按照之前的政策,轻型商用氢燃料电池 单车最高可获得20万的中央财政补贴,结合地方1:1的财政补贴,一辆车最高可获40万的补贴。氢燃料电池客车和大型商用车所获的额度更高,并且,在纯电动 和插电式混合动力 补贴快速退坡时,氢燃料电池 的补贴并未有明显减少。但近日,财政部经济建设司一级巡视员宋秋玲在泰达论坛上表示,将调整燃料电池车辆补贴政策,由车辆购置补贴向支持城市群示范应用、支持核心技术突破等方向调整。
补贴政策的调整,或许跟过去十年财政部对纯电动 的补贴结果有关。宋秋玲表示:“中央财政从2009年起支持新能源 的发展和推广应用,到现在已超过10个年头。”她回顾到,“现在看,单靠补贴是打造不了国际知名的民族 品牌。”
在氢燃料电池 的发展上,车企再想依靠财政补贴扩张市场规模已经不可能,降低成本只能靠产业自身的努力。
丰田的新战术
“成本方面,目前氢燃料电池技术类似于5-8年前的锂电池” 捷氢科技总经理卢兵兵透露,作为上汽集团持股的核心零部件公司,捷氢科技不仅为上汽集团提供电锥和氢燃料电池系统,此次上汽集团公布的氢战略中的百亿目标,正是计划将捷氢科技打造为百亿级的企业,并且计划登陆科创板,为行业内其他企业提供服务。
“国内基础材料和基础研究的确存在缺口,所以依然需要上下游共同努力,包括材料、电堆和系统的研发,整车应用,大家共同努力推动国产化的加快落地。” 卢兵兵表示。
但与上汽集团和卢兵兵想法一致的人显然不少。
去年,丰田与广汽集团进一步深化开展涵盖新能源车、节能车及智能网联领域的全面技术合作后,广汽集团迅速推出了首款氢燃料电池车Aion LX。显然,丰田正通过广汽集团向中国市场导入氢能源 技术。
此外,近期丰田 联合北京亿华通,以及北汽集团、一汽集团等4家车企联合组建丰田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公司落户北京经开区,将建设商用车燃料电池发动机研发中心,开展满足中国市场需求的燃料电池电堆组件技术、燃料电池系统控制技术、车辆搭载技术等一系列核心技术研发工作,加快燃料电池 在中国商用车市场的普及。
丰田以其技术优势,在中国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领域已经开始扩张。
“第一个阶段我们更多关注于合作,而不是竞争,我们应该要有非常合作开放的态度,我们最早首先是给中国的合作伙伴来提供系统,然后在中国非常强有力的发展我们的品牌,在第二阶段我们的系统将和中国合作伙伴展开合作,一道进行开发。第三阶段我们的目标是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生产。”这是丰田 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权藤宪治透露的合作目的。此外,他还透露今年10月份丰田将会在北京建立一个新的合作关系。
众所周知,丰田 的油电混合动力和氢燃料电池技术都是全球领先者。其油电混合动力 在全球累计销售已经超过千万辆,但在中国市场的份额非常小。除了政策原因外,还与中国 产业中推广油电混合动力 的企业非常少有关。此次,丰田并未急于在中国投放丰田品牌的氢燃料电池 ,而是与其它中国车企和零部件企业共同合作,加快氢燃料电池 的落地。
很明显,混合动力 在中国市场推广的缓慢教训,让丰田在氢燃料电池领域采取全新的战术。目前来看,效果显著。
“预计到2030年,将实现氢能与燃料电池 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其中燃料电池 保有量将接近1百万辆,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这是中国 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对中国氢燃料电池 未来10年的发展预测。
未来10年,中国氢燃料电池 市场的规模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此时闻声而动的上汽集团、广汽集团、长城 和北汽福田,以及与丰田成立合资公司的一汽集团、北汽集团等,都开始摩拳擦掌。只是有的车企选择自主研发、单打独斗,有些车企选择合资合作、快速切入,行业的竞争模式已经初显。
10年前,中国电动 在“百城千辆”的推动下,迎来高速发展的10年。如今,氢燃料电池 正如10年前的纯电动 一样,迎来发展新风口。只是这一次,上汽集团为代表的中国氢燃料电池 企业们,能否成长为真正的“国际知名的民族 品牌”?能否打赢现阶段站在幕后,做着向“淘金者”卖水生意的丰田?(文/朱琴)